琵琶演奏中的音质与音色控制研究
琵琶演奏中的音质与音色控制研究
所谓音质就是乐器发声的质量,在演奏时尽量使发音圆润和纯净,噪声比非常低,如果噪声非常大,琵琶的发音的圆润程度就会下降,影响演奏效果。噪声的确是演奏中不可能排除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降低噪声比,在演奏过程中噪声的强弱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琵琶结构问题(1)乐器本身构造不合规范使噪声比较多,比如在接缝处的胶脱落产生噪音,琵琶中某一品位与上一品位之间的高度不恰当,下一品位高于上一品位时而造成噪音的产生,所以在日常的琵琶维护中要关注到两个品位之间的高度一致 问题;还有在品、面板、音柱间有脱胶的现象,在弹奏后在脱胶的地方会产☣生相应的震动,这个震动就会造成一定的噪音,影响音质的纯洁度;在乐器受潮和进水后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噪音的。
(2)在定弦过低也会造成噪音的产生,由于弦的不同材质所以弦的紧张度和粗细也不同,在定弦的时候如果没有能够适应此种材质的弦的紧张度就会造成噪音产生,定弦过低就会使平琵琶发音飘忽不定。所以在定弦的时候多采用标准音,以免造成定弦过低的状况。2演奏者指法问题
(1)演奏者本身的演奏手法不正确也会产生噪音,比较常见的错误有左手按弦的位置不正确,正确的按弦的手法是按在品位的尖端上部,从而使弦和品位之间紧密接触,弦的震动才是上起在品位上,下起在缚弦上。另外,在做弹、抡、挑、分等指法动作时,指甲的与弦接触面过大造成吃弦过深,没有让指甲的尖峰与弦接触也会使琵琶发音过沉噪声加大。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指甲的吃弦深度,只有吃弦较浅才能弹奏出轻快的声音,还可以减轻演奏者的手腕疲劳度,但是吃弦浅并不是时时刻刻要遵守的,在遇到要演奏出比较雄厚、粗犷的音质时也可以加大指甲与弦的接触面积使发声的强度和厚度增加。(2)弹奏时候右手比较僵硬,反应迟钝也会造成噪音的产生,在拨动某一弦的时候,指甲没有能够及时的离开弦,使弦的震动传导在指甲上从而产生噪音,或者是在弹弦之前让震动的弦与直接接触也会产生噪音,还有弦太慢也会使琵琶发出噪声。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初学者的身上。
(3)弹奏时的击弦速度也会影响到音质,通常说来击弦速度越快越好,指甲与弦接触时间越短指甲撞击弦的频率也就越小,噪音也较小,因为频率越快弦的受力越大,频率越慢弦的受力越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击弦的速度的快慢不是和弹、抡速度相同的概念。在弹奏的时候右手的力要恰当,这个力是指的腕力、指力和臂力的想结合的方式。这个力如果应用的得当,琵琶的发音质量有很大的提高,音色也是趋于完美。当在弹奏的时候如果无名指和小拇指作用力较小时可以利用腕里和臂力来补充,具体的方法是遇到需要补充的时候向前推进手臂,只有指法得当,弹奏出来的音色和音质才是圆润的。(4)左手按音的技法也会影响到音质。在琵琶演奏中除了以上要注意的问题外还要注意左手的按音,在演奏中按音力求做到快、小,音质圆润稳定,由于吟比较小,不同弦之间的交替也是比较快的,可以使音比较准,滑音也是比较小。世界上的事情也都不是绝对的,同样在琵琶演奏完后还需要演奏35321第一拍的时候,就不是要使用小吟,但是接下来就要使用快而小吟。例外当演奏到空弦时也是无法使用这个▲技法的。当然在空弦音质要求是弱拍时要使音弱下来。
关于音质的问题我们也说了很多,以上的注意事项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需要演奏者长时间的练习。相ธ信只要不断坚持弹奏出来的音质一定可以是圆润,干净的。3应用恰当的音色演绎乐曲
对于琵琶音色来说主要有五中不同的音色,分别是松、尖、堂、脆、爆。松是指发音很灵敏,余音比较长:尖是专指高音发音明亮,相对是是堂,低音发音明亮;脆是指音色清脆;爆指音色比较厚并且坚实。相对应在琵琶的四根弦上也是会发出不同的音色,一弦是发出的音色是明亮清脆的,二弦的音色是优美柔长,三弦的音色是高亢紧张,四弦的音色是粗犷宏厚。不同的品位也是不同的音色,在这样的复杂多变的音色中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乐曲。 在演奏强拍或者中强拍的时候用“下”的方式来弹奏,在遇到弱拍或者中弱拍时候用“上”的方式来演奏。音量需要强的时候用“下”的方式演奏,音量需要弱的时候要用“上、中”的方式演奏。在演奏的时候要根据乐谱的表现做一定的音区、音色、速度的变化。另外演奏时击弦的角度也对音色有着巨大的影响,通常来说45度是比较合适的角度。当遇到需要音色较厚和闷的时候可以击弦的角度减小到30度以下。如果需要比较飘和薄的音色时候,击弦的角度可以调高到8▼0度以上的角度。这些角度的改变和应用需要我们具体到各种乐曲中仔细的体会,只有这样才会应用自如。音质和音色是琵琶演奏中重ฑ要的两个方面,当然能够演奏好一首乐曲还需要其他的技能,也需要演奏者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