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5-01-14 02:46: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全媒体是一个技术时代的传媒习语,它主要是基于当下媒介使用形式的不断翻新和变化,而引发的在媒介传播内容、路径、功能层面的无所不包大融合的代称。在ว这种境况下,传统实体平台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但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独特的传播优势仍使其成为媒介市场的有力影响者。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形象性一直是其发生这种影响的支撑,但是如何借助新的传播技术切入现代消费市场满足公众需要,又成为新闻类电视节目不得不居安思危的核心命题。

一、媒介生态:电视新闻的现代技术情境

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全面进步,我国电视新闻的存在和传播形态已与世界主流的媒体相接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历了黑白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和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之后,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ห国内电视新闻传播也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移动化、融合化和个性化加速的态势是中国媒体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在这种态势下,媒体的存在景观出现了三种显著的变化: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互动传播逐步成为主流沟通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速度加快、新媒体呈现出显在的技术属性。

电视新闻传播信息迅速,它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在同一个时间里快速而直接地传播。这是它的基本特点,也即通过多元信息符号,如演播室和新闻现场连线、画面转切,动画演示等传达大量、丰富、生动的信息。相比于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来说,确实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挑战也更加明显。有调查显示,随着4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在2014年大幅增长,预计达到5.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将超过50%。人们在闲暇之时可能会更多地选择智能手机、网络文字等移动终端浏览碎片的简要新闻,而不去选择耗时的电视新闻。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也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它有着与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兼容的特点。

另外,电视新闻与受众的关系有明显的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明发展和公众表达意识的凸显,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关心新闻的有效性,并希望参与到新闻的讨论中来。这一点,低成本、高效率、互动性强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更具吸引力。面对如此的挑战,电视新闻若想巩固自身的媒介地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必须要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及实际需求,开拓新领域、打开新思路,真正做好采、编基础之上的传,才能被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现代受众所青睐。

二、精准的移动传播:抓住个性的客户端

技术改变着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一个显在的事实是,想要关注新闻却没有恰好的、大量的时间收看电视新闻,那么手机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移动电视可能就成为他们的首先选择。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更加关注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的人群特点:利用碎片时间和无限网络等。如何做好?1.电视新闻编辑要更加简洁。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获取新闻的第一时间加以编辑和播发,再进行跟进报道。2.更加注重文字的编辑和۵图片的选用,在不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观看时间。3.更加注重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移动客户端的相互配合,二者不应是相互取代的关系:一方面,移动客户端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容易、更快地收到阅读人群的信息反馈,是比电视新闻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电视新闻应当伸长触手、利用移动客户端的这一特点,及时调整新闻采编,将反馈信息拉入演播室,在真实完整传播信息的同时,更加注重回应民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2];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更加要利用好自己在短时间内传播信息形式、内容丰富的优势,使得新闻更加具有立体感,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多维的传播者:与屏外人的互动

这里的传播者是一个多层面的实体概念,既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平台,又包含参与其中的媒介外组织、个人。电视新闻节目因为受到播出时间严格的限制,所以基本以单向输出信息为主。但是,人们在满足了日常的生活需要之后有更多的精力来享受精神生活、关心社会动态、国家动态和国际热点;同时,国家很多惠民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也通过电ส视新闻实现更广泛、生动的传达,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相关。更多地及时关注新闻、更深入地解读新闻是帮助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微传播引发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电视新闻必须关照到这一新的公共的舆论集散地,高效利用地发现微传播集散地的热点,及时地反馈信息、快速地调整新闻的切入视角,可以使新闻事实与公共观点更好地贴近人们的实际认知,从而增强自身传播的可靠性和引导性。

例如,2015年4月美国两架F-18飞机在台湾机场降落的事件时,CCTV4套新闻节目在制作方面,不仅有演播室的画面、机场画面,同时请到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专业解说,使观众对这次事件、以往类似事件都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主持人还选取一些网友在其微博、微信客户端针对此事件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在演播室现场向专家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回应。这使得这期节目变成了一个丰富、专业、平等的互动平台:有报道、有评论、有与观众的交流意义重大。

特别是与观众的这种交流。一是充分利用了网络易于多方同时交流的优势,将网友观点融入到电视新闻节目中来,使其问题得到解答,形成良性互动;二是选取这些网友留言到节目中来,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度和专业程度,也显示出我国一些网民的专业素养,间接引领了网络评论的价值取向,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针对网友问题的专家答复会更具针对性,语言表达也更加平民化、形象化,有助于电视机前的观众对军事、政治、外交等高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吸引更多人对这类事件的关注,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超预期的传播目的。

四、全知性的事实传播:故事性的编辑与展示

全知性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体现为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其实际上是多视角、完整的、可信性的统称。不容置疑,新闻需以客观、真实、及时的原则进行传播,但这并不妨碍运用恰当的叙事手法对新闻进行多层面的全知性编辑。跌宕起伏的情节、感人至深的细节,这些无疑会更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展示一个案件的发生和侦破可以通过展示现场画面进行引入,再由主持人对案件的整体情况进行解说,然后进入这个新闻的主体案件的侦破过程,利用办案民警、知情群众的采访画面和画外音解说的配合,形成丰富而真实的事件还原;注重细节的展示(但避免出现过于凶残的画面,也避免由于过详细交代犯罪过程和方法而引发的模仿犯罪),注重展示办案民警的英勇和智慧等。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故弄玄虚,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会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把他们的采访当作一个个材料,而画外音起串联和解说作用,使整个采访形成完整的新闻。当然,在结案之后,主持人应当结合案件和类似事件给予观众恰当的提醒,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新闻的特质要求它真实、客观,在实践叙述中融入艺术手法不会改变它的这一特征,反而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极大丰富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认识。电视新闻也应该更好的利用它集音、画、字于一体的优势,使整个新闻立体起来,成为传播手段的同时也能够使观众得到视听的享受。同样,这种叙事方式适用于社会新闻、历史新闻、突发性事件新闻等。

五、结 语

电视新闻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更具竞争力,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时代的特点、变化和机遇,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受众的需求,以及如何结合环境更大程度地取长补短。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时间消费的个人关联性愈发显示其在传播媒介上的正相关:人们希望花费更少的时间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也希望通过更为轻松的方式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关键越来越多的个体不再是单纯的接收信息者,而是愿意参与交流、表达观点、获得个性化问题的媒介人。没有个性的节目是无法长久生存的,没有技术冲击下的传播路径创新亦是无法赢得竞争的,只有实现节目制作与技术传播两个方面的平民化、亲切化、互动性,才能使观众从节目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也只有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才能获得真正的持续健康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