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一节课让不同的老师去上,得到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体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课上课花了很多精力却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呢,看他没怎么费力,却成绩显著,多大的区别啊。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下面我谈谈教学反思中总结的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人体会。
一、以趣诱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一节课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在十几分钟,而且也不稳定,要想让他们老老实实坐着,认真地学习40分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前提。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ฉ呢?用我的学生的话说:老师你上课太有趣,我们喜欢听你上的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最有效的方法。趣味的游戏,幽默的笑话都能在学生思维疲倦,注意力分散时加以调节,让学生的思维能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我们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不断地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如教《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我让学生齐读, 学生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读着: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我让学生再读一遍,学生还是那样的语调。我知道学生的思维开始疲惫,注意力开始在分散了。我停了下来,说:你们想听听用你们的齐读速度说出来话吗?学生兴奋了说:“想”。于是我学聊斋里牛头马面勾鬼魂的声音叫了一个学生的名字:李…小…明…跟…我…来…,舜间全班哈哈大笑,刚才那无精打采的一幕一下烟消云散了,两句玩笑话一下子把全班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了,学生又带足了精神进行下一个学习任务。
二、剖析教材,有效处理教学内容
在知识更新的年代,任何教材都有不能及时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的问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以本为本”来处理教材,不能把教材当圣经,而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组教材,让教材真正有效地服务于学习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材呈现的是清洁济浓缩液稀释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这类问题理解掌握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我变更了这个问题情境---偷鸡成功,分鸡。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巷子里出现了两个黑衣人(老师和明明同学)……偷鸡成功,开始分鸡。偷来22只鸡,老师和明明同学按10:1进行分配,老师和明明各分到几只?一个搞笑好玩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大增,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每个学生学得不亦乐乎。又如教学《数字与编码》,教师可以把原教材中对邮政编码的研究这个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改为对身份证编码的研究,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身份证编码方面的知识,认识身份证编码的特性。再让学生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学籍编号,最后把原教材中邮政编码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延伸。这样通过对教材有效的处理,把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量身定制,选择有效可行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一节课让不同的老师去上,得到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体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课上课花了很多精力却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呢,看他没怎么费力,却成绩显著,多大的区别啊。我想,这也要归功于教学方法的魅力。因此根椐教学内容,选择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如教学《圆的周长》,学习前可能很多学生已经知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对于这个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可能不知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分组合作,动手测量、猜测、计算中总结出圆的周长总 ツ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深对“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ฒ径的3倍多一些”的理解,进而自学课本认识圆周率,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即圆的周长约等于它的直径的3.14倍。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自己的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中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有了透彻的理解,这和在黑板上直接写出公式,那效果是不一样。不过,有的时候,传授性学习方式也是最简捷、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有些人为规定的关系就无需采用什么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了。因此,教师根椐教学内容,选择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是我们进课堂要慎重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
四、正视差异,练习给予“人人成功”ว的机会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追寻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