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提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提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文章来源教育网
化学工程是一个覆盖了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一级学科,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骨干企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大中型化工企业迫切需要大批责任感强、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1997年国ღ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多年来,由高校培养的众多化学工程硕士成为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了我国化工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随ศ着我国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与之相应的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岗的工程硕士对专业课学习的时间不能保证;专业课设置范围窄,不符合学生工作现场的实际需求;缺乏优秀的♂专业课教材;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现场实践经验;专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等等,这些问题在全国的大多数培养工程硕士的高校当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针对目前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
一、修订教学计划,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专业课程应用性
工程硕士主要面对的是特定的工矿企业,不同企业的生产过程与产品不尽相同,来自不同企业单位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也相差较大,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实践过程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制订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时,应该按照国家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标准,在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学时及内容的范围内,针对各个企业的培养方向灵活的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学到实际需要的课程。另外,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一定要慎重选择,在广泛征求企业的领导、专家、硕士生导师以及学生的意见后,根据大多数学生所在企业单位的行业需求合理制定,以真正起到核心支撑作用。而对于选修课程,设置的范围一定要宽,尽可能使多数学生能够选到自己喜欢或者想学习的课程。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效果。
二、加大教材建设力度,把学生需求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推动力
要提高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优秀的专业课教师、良好的学习氛围,还需要与教学目标和授课对象相匹配的优秀教材。教材建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目前化学工程硕士专业除了公选课的教材外,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教材非常短缺。这就需要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工程硕士特点的专业课教材,从教材体系和内容上体现出重基础、重个性化培养、重创新性培养。同时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第一线,把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掌握第一手资料。总之,要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为目标,高度重视教材建设。
三、改进授课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
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实际,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授课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①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学生学以致用。工程硕士大部分都是工厂企业的骨干,看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对自己工作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和实际生产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将它放到现场,结合现场实际,尽可能利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②集中上课,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和地点。工程硕士学生较为分散,工作比较忙,不能像全日制学生一样按时上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可结合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采用不同的集中方式来进行。③利用网络,加强交流,完善师生互动。课堂内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以讨论为主、点评为辅,以网络为媒体,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建设专业硕士教学网站,将教师的教案、课件、习题答案以及部分重要内容的视频、音频等资料放在网络上,供学生实时查询学习;还可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保持与学生的互动,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和学生是完成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好坏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工程硕士的特点是学员进校不离岗、在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由于多数学生来自生产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产业和行业要求,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经验。所以,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对专业课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专业课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所教所学的内容都做好充分准备。
五、改革考核手段,把课程论文与生产经验总结相结合
中国的传统教育主要以考带学,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注重的都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虽一直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但很难被付诸教育实际,其原因之一是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学生把应试成绩的提高作为学习的唯一推动力。
硕士教育阶段注重的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工程硕士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工程硕士的培养必须有其独特的考核手段,不能沿用已有的简单考试方式,而要注重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灵活性首先就是要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如工程硕士专业外语的考试,可以将学生所接触到的进口仪器的说明书让学生翻译。而应用类课程,如精细化学品合成,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并合成相应的精细化学品。任课教师负责审核学生实验设计方案,检查学生合成出的产品的得率和纯度,根据学生实验结果给出考核成绩。考核的多样性主要是多种考核手段的结合,课程理论考试仅仅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许多工程硕士都有工作经验,并且和所学专业紧密相关。所以,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已有工作实际相结合完成课程小论文,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教师根据学生对理论应用的理解程度给出评价。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同时提高了任课教师对生产实际的进一步理解,达到教学相长。
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是工程硕士能力培养的关键。我们应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不拘形式,开发出更多、更有效的考核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要提高认识,按照化学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合理制订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设置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专业课教材建设,选择或编写优秀教材,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