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的干预及效果
临床医护人员应提供充分信息,积极引导,鼓励患者之间互动,进行经验交流,帮助患者理性接受现实,树立生活的信心,缓解损伤后应激反应,从而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摘要】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影响,以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4—1O月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辖区范围内、在本院康复科出院且便于随访的脊髓损伤患者38例,通过建立居家护理干预团队、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对其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测评患者康复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训练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通过居家护理干预,康复技能掌握情况及自我训练情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既往统计资料[1]显示,SCI多为健康的青壮年,年龄在40岁以下者占80 。由于经济和人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带着伤残返家康复,但因环境改变多不能坚持功能训练,最后导致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2]。故此类人群需要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的长期关注和支持,而如何让患者尽快、尽可能地恢复身心健康并及早回归社会是一个重要问题。我科自2010年4月起对SCI患者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2010年4—10月医院辖区范围内、在本院康复科出院且便于随访的SCI患者38例。人选标准:年龄18~70岁,意识清楚,双上肢功能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无认知和行为障碍,自愿参加并积极配合测试。退出标准:出院后180 d内因并发症再次入院或死亡。最终纳入为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岁;胸SCI损伤17例,腰SCI损伤19例。患者均根据SCI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诊断为SCI,带尿管出院。
1.2 方法
居家护理干预目标为: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患者对SCI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内容包括:
成立居家护理干预团队,团队人员组成包括康复科医师、治疗师、责任护士。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下肢肌力、泌尿系的管理现状、文化背景、职业性质、家庭信仰及社会支持等情况。居家护理干预团队编制了《脊髓损伤居家护理干预手册》,该手册按照评估、问题、指导、评价的模式编写。对每例患者建立护理档案,每次指导内容以评估为基础。
发放SCI自我康复材料,讲解和示范相关自我康复内容和知识。包括指导进食、洗漱、穿衣、排泄、排尿训练、居家导尿、床上活动、肢体训练、轮椅转移、预防压疮、预防尿路感染、利用康复工程技术等,并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残存功能的不同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知识层次较低的患者,增加随访次数,辅以模型、图片等进行教育。
责任护士每2周负责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次,居家护理干预团体每2个月上门随访1次,持续6个月。患者在自我康复锻炼中遇到问题也可随时电话咨询,居家护理干预团队及时进行解释和干预。
1.3 评价方法
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用以调查患者的康复知识、技能和健康行为的变化。问卷调查表为自行设计,经过课题组成员反复思考修改,主要包括:
康复技能,共8个项目,分别是肢体训练、排尿训练、尿管护理、自家导尿、床上活动、轮椅转移、预防压疮、预防便秘,每个项目lO分,评价时要求患者边演示边操作,6分以上为“掌握”。为了保证评价的正确合理性,评估者持中性态度,避免暗示及提醒患者。对胸SCI和腰SC1分别进行统计描述。
患者近6个月膀胱功能及 肢体功能训练情况,分为每天训练、有时训练、没有训练等3个选项。
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l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检验和秩和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SCI患者居家护理干预前后康复技能掌握情况比较
见表1。结果表明,干预后胸SCI患者和腰SCI患者对各项康复技能的掌握情况均较干预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2 36例患者居家护理干预前后膀胱功能与肢体功能训练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表明,干预前后每天训练的人数较干预前大幅增加,有时训练及没有训练的人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居家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前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7例、压疮8例,发生率为69,4 ;干预后发生尿路感染5例、压疮2例,发生率为19,4 。两组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居家护理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在居家护理干预中,制定居家护理干预措施的目的不仅是为患者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促进其掌握自我康复技能和行为改变。患者出院后脱离了医护人员的监护,使其在功能锻炼、治疗、心理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自我管理显得更加重要。过去,我们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出院健康指导,但患者出院后对康复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能否按照要求的方法进行功能锻炼等则无从知晓。ฟ本研究通过对36例SCI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干预,调动和激发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参与护理的能力。居家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能基本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并已形成良好的依从性,膀胱功能与肢体功能每天训练的人数显著增加,而有时训练及没有训练的人数则明显减少,这也显示了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的可行性。双上肢功能无障碍患者由患者自己完成导尿,也提高了患者的独立能力。通过电话和上门随访,还可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如本次随访中发现6名患者导尿前不注意洗手,认为自己的双手干净就可以操作,通过及时干预,使其纠正了不良操作习惯影响。研究者持续对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收集、综合分析和解决,亦为临床康复治疗积累了经验。
3.2 本研究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患者掌握情况最好的康复技能是预防压疮。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注重普及压疮预防知识,压疮危险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识;同时,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规范培训及干预,便于患者随时对照施行,而家庭跟进式护理可有效防止外伤性截瘫患者居家压疮的发生。但调查发现,泌尿系统的管理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居家✞导尿掌握率偏低,原因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未接受规范的间歇导尿操作指导;另一因素是部分SCI患者认为间歇导尿易引起尿道损伤而且操作麻烦,且患者普遍处于青壮年期和性活跃期,对于SCI后的排尿障碍存在一定的顾虑和误解。目前SCI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仍然较高,有研究[7]已经证实,问歇性导尿是各种导尿方式中泌尿系感染发病率较低的一种导尿方式。个体化居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法能有效提高SCI患者生活质量和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护士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教育,SCI多为截瘫,上肢活动正常,自我间歇导尿具有可行性。帮助患者懂得尿路的康复对保障机体全面康复、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极为重要,让患者心理上接受并配合此项操作;并讲解插尿管时的注意事项:轻柔规范的无菌操作、保持外阴部的清洁、足够润滑剂的使用和尽可能使用小口径的导管等。研究者于2010年12月对本组患者再次上门随访,34例患者已基本掌握居家导尿术。另外,由于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下肢功能丧失、巨额的医疗费用、漫长的康复过程,患者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临床医护人员应提供充分信息,积极引导,鼓励患者之间互动,进行经验交流,帮助患者理性接受现实,树立生活的信心,缓解损伤后应激反应,从而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未与医院内护理相比,也没有进一步验证居家护理干预模式的远期效果,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石凤英.康复护理学E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6—11.
[2]朱美红,杨在英.加强康复指导对脊髓损伤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698:700.
[3]李建军,周红俊,孙迎春,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2.
[4] 夏同霞,侯根翼,蒋中艳,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居家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评价[Jl护士进修杂志,2O12,27:936—938✿.
[5]施娟,周月秀,陆静,等.社区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上海护理,2012,12:2卜24.
[6]刘西花,高杰,岳寿伟.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261-262.
[7]Whiteneck G G,Charlifue S W ,Frankel H I ,et a1.Mortali—ty,morbidity,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of persons spinai cord injured mor♀e than 20 years sgo[J].Paraplegia,1992,30:617.
[8]熊根玉,冯珍,刘炎玲.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89—1590.
[9]夏艳萍,郑红云,赵超男,等.脊髓损伤患者自我间歇导尿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624—625.
以上是由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的干预及效果,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