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动物的自然瞬间
虽然藏雪鸡与那些令人瞩目的大型兽类相比并不起眼,但这张来自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照片,却可谓“高大上”。远方延绵的雪峰与蜿蜒的盘山路衬托出壮阔的背景,朝阳的光线恰到好处地打在藏雪鸡的身上,早期红外相机的胶片成像,使照片有了特别的质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红外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野生动物研究人员创造性地将红外传感器与传统的相机陷阱结合起来,制成采用红外触发机制的新一代相机陷阱,就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红外触发相机,成为新时代野生动物们自我触发拍摄自身影像的利器。
自从诞生之日起,红外相机就显示出它在野生动物调查与研究领域内的巨大应用潜力。由于没有人类在场,野生动物多不在意红外相机的存在,因此红外相机可以记录下动物自然状态下的种种姿态与活动模式,尤其适合用于探测那些嗅觉、听觉发达,活动隐秘的食肉动物。设置在野外的红外相机可以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受人工调查时的人员精力与昼夜限制。随着红外相机自身的技术升级和不断完善,如今的红外相机可以在野外全天候持续工作数月乃至半年以上,有效工作时间大大延长。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野生动℉物相关的诸多领域,红外相机都得到快速的推广与广泛的应用。在红外相机的市场与应用都比较成熟的欧美地区,红外相机的使用者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野生动物研究者,还包括众多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狩猎爱好者、动物摄影师、自然爱好者与普通大众。在欧美,型号繁多的红外相机已成为户外用品店和狩猎用品店里普通的货架商品拥有数量庞大的各类用户人群,被广泛应用于科研、保护、狩猎、户外等领域。如果你在北美走进一家大型的户外用品超市或狩猎用品商店,或许就会惊叹于货架上那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众多红外相机型号。不同的性能,不同的价位,正是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不同需求。随着国内红外相机近年来的大量普及和使用的快速增长,以及普通大众对户外运动和自然保护热情的高涨,可以预见,如此的场景也将会同样出现在中国。
在早期,红外相机设备只有国外数家欧美厂商生产,在国内则难以见到。有限的研究经费,使得我们面对国外产品的高昂价格时只能自己动手DIY。从2003年起,我们从焊接电路板开始,在小作坊式的实验室内开始自制红外相机。2004年,我们制作出了像模像样的第二代产品,这属于早期的胶片式红外相机,内部拍摄模块就是用市场上买来的傻瓜胶片相机改装而来。虽然还存在防水性能较差、故障频率较高、供电时间较短等诸多问题,但这些DIY的设备还是为早期的野生动物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一手数据与资料。
水鹿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大型食草动物。这只生活在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鹿,悠然地在红外相机前摆出了一个“鹿回头”的姿势,完成了一次标准的红外拍摄,定格下了精彩瞬间。
亚洲金猫是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在我国华南与西南地区的大片山林中生活,在华南虎与金钱豹成为传说之后,金猫就是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通过捕食调控着小型偶蹄类食草动物和雉类的种群。亚洲金猫素以毛色多变而著称,体表的毛色和斑纹有复杂多变的组合,ภ依据花色的不同在民间有着红椿豹、芝麻豹、乌云豹、狸花豹等诸多称谓。各种色型变异中,最为稀有的则是花斑色型(也称豹斑色型),就如红外相机拍摄于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个体。亚洲金猫天然的低密度种群和隐秘的活动习性,使它成为山地森林中最为神秘的动物之一,难得一见。但是,它们在面对红外相机时,也会酷酷耍起自拍。
在红外相机的镜头前,中华斑羚大多是单独出现,偶尔也会捕捉到成双成对的画面。它们似乎对新奇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经常会在相机镜头前驻足观察,仔细端详。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留下了它好奇的目光。在野外,如果远远遇到人类,它们通常不会立刻转身而逃,而是先停下来对望、打量。如果判断没有危险,它们则会悠然转身,缓缓而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们在悬崖峭壁上随心所欲、腾挪跳跃的身影。那些在我们看来陡不可攀、高耸云端的绝壁之上,竟有着它们来往无阻、如履平地的通道。想来这也是千万年的进化历程中,面对自然界中天敌的紧密追捕,它们在行为和生境选择上演化出的应对策略之一。如果有幸在野外亲眼见到,你绝对会时刻为它们在峭壁之上的每一步捏把汗。它们于山峰之巅傲然伫立的剪影,是众多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渴望追求的精彩一瞬。在我的心目中,灵动是对斑羚最完美的注释。
“这是个什么奇怪的东东?记得前两天我从这儿路过时,还没有这个家伙啊!”画面中的川金丝猴似乎在暗暗嘀咕。或许翻译出来,就是这样的独白。没有人在场,动物们在红外相机前左摇右转全无顾虑地自拍。但毕竟,这个结结实实的盒子是个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初次见到,难免一番好奇与琢磨。甚至有脾气急的,直接就上爪子或用嘴巴、牙齿来仔细“研究”一通。设置于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梁上的红外相机,就记录下了这“猴生”与相机“初次相见”的珍贵场景。
经典的回眸,莫过于“高山之王”雪豹在此处的自拍。长久以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因大熊猫蜚声海内外。而红外相机前的一张自拍则让世人了解到,原来除了隐身于密林之中的熊猫,林线之上的卧龙还拥有另一个明星――素有“雪山隐士”之称的雪豹。原来,雪豹与大熊猫,在普通人印象中这两个似乎远隔千山万水的物种,可以在卧龙的山水间共享着同一片蓝天。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大熊猫都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以其无敌的呆萌与可爱吸引着公众。在10多年的红外相机调查中,我们已从最初见到第一张大熊猫自我触动拍摄时的欣喜若狂,变到现如今面对累积数千张的大熊猫“靓照”时的审美疲劳。在有众多更为清晰、生动精彩的照片,我最喜欢的大熊猫红外照片,是来自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早期红外相机胶片照。这只熊猫刚刚钻出雨后的浓密竹丛,抬头就看到了迎面树干上这个ฌ奇奇怪怪的方盒子。一脸的好奇与无辜,“滚滚”45度仰角的大脸就留在了我们的底片之上,成为经典。
大熊猫总是让人感觉慵ฅ懒松散、憨态可掬。或许,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来自于生活在动物园中的熊猫。在野外,大熊猫生活的环境可远没有动物园中那么舒适。而野外的熊猫,虽然平时也都慢慢悠悠,但一旦动起来,却个个身手矫捷,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动在陡峭崎岖的山地,穿行于密不透风的竹丛。“生活不易啊”――如果能够说话,雨夜中还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中晃荡的熊猫,或许在面对红外相机自拍时会发出如是感慨。
与那些令人瞩目的大型兽类相比,藏雪鸡毫不起眼,但它们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彩的红外触发☤拍摄,却可谓“高大上”。远方延绵的雪峰与蜿蜒的盘山路衬托出壮阔的背景,初升朝阳的日光则恰到好处地打在自拍者的身上,再经过胶片特有质感的渲染,谁说山鸡难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