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眼,出版心路
2004年,带着对行业的茫然和困惑,我进入了天津新蕾出版社,开始了编辑工作。在后来的十年间,童书出版经历了市场化的两次大跨越发展。2006年,引进的单本获奖小说和获奖图画书开始获得市场认知,引进品类逐渐由单调到丰富;2008☿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原创的推动,原创儿童文学从稀薄迅速迈入了大量重复出版。到2015年,所有的出版社都涉入童书,各种儿童图书民营公司纷纷成立。我们几乎移植了整个世界优秀童书的森林,几乎用尽了原创儿童文学的已有资源,童书出版给人以无所不能的感觉。而我,从逆境思考,到顺势向前,到尝试实现自己童书出版的理想,一直身处其中。我不曾想到,这是一个如此适合我的职业,让我在从事童书编辑工作的十年间,很少觉得自己是在工作,而是有源源不断的发现、思考、热情和使命感一路相随。
懂得童书,发现好书
在我成长的八九十年代,专门的童书阅读仍旧是缺失的。除了世界范围内的几本经典作品,我们并没有获得丰富的阅读资料。所以,刚入职的我对于儿童图书,是没有特别清晰的感觉和概念的。新蕾社重点出版的一套书是“国际大奖小说”,选取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的作品出版,已经出版了16本。可是这些出版物在当时并不被市场认可,除了大力推广的《时代广场的蟋蟀》有一定的认知度之外,其他的图书ณ,甚至需要采取多报销售数量的方法,来获得外方权利人的认可,以保有版ป权。因为市场的持续低迷,社里已经在讨论,还要不要继续这个项目。
我在2005年4月进入新蕾的版权部,开始负责整个系列的选题以及编辑统筹。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让我激动的是,当我阅读这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儿童文学,发现这些童书作品完全不是轻浅的故事,在创作上毫不输于成人文学。文学流派的每一次发展变迁,包括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都在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有相应的体现。而它们的主题关注儿童成长、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疑更贴近儿童。可是,这些图书为什么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呢?我对整个已出版系列进行阅读和思考,对所有国际童书奖项历年的获奖作品资讯进行梳理、查找,从几个方面来考虑这套丛书。
首先,了解世界各大童书奖项的风格和特点,开拓思路,选择更适合的选题;其次,改进当时大奖小说暗沉的封面设计,增贴表现大奖小说权威性的“金标”,形式上更贴近市场、贴近儿童;再者,发挥阅读推广、书评、课件设计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老师、推广人阅读、了解这套图书,从而更好地推广这套书。
在已经出版的十几本图书中,我发现,美国纽伯瑞奖的作品市场反响要好于卡内基奖和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而且有意思的是,纽伯瑞奖的银奖作品要好于金奖作品,这个现象是能从文本上找出原因的。由于欧美专业童书创作和出版的发达,以及文学的深刻内省,他们的审美和关注与尚处于儿童文学普及层面的中国大不相同。卡内基奖和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获奖作品,多以儿童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为主题,比如单亲、死亡、内心困惑……而这些,是中国家长避讳向孩子提起的。美国纽伯瑞奖的调子要明快一些,但它的金奖,也会评给一些特别的作品,这些作品即使不是讲述特别的主题,也会在创作风格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互文、意象、碎片化……这些,对于当时的中国读者来ว说,是比较陌生和难以接受的,最简单的反应就是:看不懂。
“国际大奖小说系列”是全方位锻炼我编辑能力的一套书,它是一套开放式的丛书,让我有机会进行国际儿童文学选题的多种尝试,与国际知名出版社、编辑前辈、译者、推广人、新兴网络渠道进行了各种交流和讨教。
开辟板块,尝试创新
2010年6月,我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负责引进类选题工作。天天出版社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组建的专业少儿社,在选题方向上,遗传而来♀的文学优势较为明显。可它进入专业少儿出版确实比较晚,对于引进类图书来说,各种选题方向的优质资源基本已经被占领,国际几大图书公司的重点品牌已经被瓜分。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天天社该做什么样的引进类图书,还有什么板块可以进入?只有定下了方向,版权引进的选题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世界之眼,原创之路
2014年之前,我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引进类儿童图书出版以及版权输出,熟悉世界儿童图书的发展,却从未策划、出版过原创童书。可是,越是了解世界儿童图书的发展,就越是为中国原创目前的状况而担忧。在国外版权经理人一本又一本地向我推荐他们的图书时,我拿不出同等品质的图书来让他们了解和选择。这种“同等品质”既在于出版形式,也在于出版内容。
除了原创童书缺项的新品类之外,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同样能从世界的经验中,获得灵感和激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来我会运用自己对世界儿童图书创作和出版的了解,为原创童书的创作及与世界的交流,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