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行走与救赎的寻觅

时间:2024-11-13 08:36: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这是一部读起来有些沉重,甚至内心有些刺痛的写实文本。

“空巢老人”这个词汇,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加剧,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时见媒体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也听到一些学者、专家关于重视这个群体的呼吁,间或也曾见政府的某种表态或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这个群体,当然也引起了作家的关注,已出现一些写空巢老人的不错的文学作品。彭晓玲为我们奉献的,是在她独特视角、独特经验和独特体悟里的沉重书写,是对这种中国社会之殇的透影报告和切肤呈现。

空巢老人遍布城乡,彭晓玲重在写乡村里的这一群体。

张水美,上海人,抗战从上海流落苏州乡下,逃婚到北京,做保姆,当工人,与外院大学生成家。丈夫从北京下放到浏阳,又莫名其妙地到郑州,最后再到浏阳。张水美带孩子再无力在北京支撑下去,咬牙到了浏阳,在鞭炮厂、竹帘厂做过零工。她年老后,五十多岁的儿子离婚在外守着邮电亭混饭,孙子远在深圳打工。作者写道:“我仿佛看到每天每天,老太太躺在床上,睁大着眼睛,呆呆地看着天花板。我的心绪更为沉重,赶紧将视线收回来,便看到进客厅的地面摆满了一大堆金灿灿的东西,有鞭炮、钱纸、纸元宝、纸房子等!老太太告诉我,这些物品是准备过年时烧给丈夫的,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不愁吃不愁穿有人陪伴。而墙上,相框里的丈夫正笑笑地看着她。”

供销社下岗女人陈安霞,住在老年公寓10年,没有亲情,住院做手术时,在外地的女儿不愿回来,只让女婿回来,女婿却不愿在手术单上签字,只留给了老人200块钱拍屁股走人。陈安霞无钱医病,卖掉别人送的空调,自己在房间冷得瑟瑟发抖。

戴朴兴,老伴鼻癌去世。只身一人的他只抽二元一包的烟,只喝8元一斤的散装谷酒,他三天一醉。他向人解释:天太冷了,早上起来喝点酒就暖和些,晚上睡觉时喝点酒,就睡得快,也不觉得冷了。但外人都知道他就是买醉,就想糊里糊涂打发生命残余的时光。

各种各样风烛残年的凄凉人生,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彭晓玲寻访他们,以充满感伤同情之笔记述他们,我们读来,如同读“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那首词,让人内心百味杂陈。

真实可信的情景实录,真切强烈的现场感,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为写作这一题材,彭晓玲的脚步踏遍湖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河北、甘肃、广东等省市,深入采访,与人物对象贴心交流。采访中,她与采访对象接触,没有端出作家的身架,而像是他们的女儿、亲人、友朋知己,她倾听他们的倾诉,探访他们走过的岁月,了解他们的命运遭际,他们的愁苦与欢笑,他们的无奈与希冀;她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景象、手足的一举一动、眉头的一皱一舒,都真切细微地收入眼底。她不像一个作家,而像一个负责合格的民政干部,与他们促膝相谈,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为他们分忧解难。如此深入的采访,获取的自然是第一手鲜活素材,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这部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朴素记叙,客观描写,不矫揉,不煽情,在家常化的娓娓道来中发挥事实张力和文学感染力,是这部作品留给我的另一突出印象。彭晓玲的文字,素来就有这种特点,而在这部作品中,她似乎更加刻意把控,不想过分泛滥思想,恣意宣泄情绪。她相信事实的力量,写得很节制,很多人物,很多章节,纯粹白描手法。她不是用作家的主观情绪影响读者,而是把客观情景再现出来,让读者去感受,去体味,去品评,进而引起警觉和沉思,从个体命运推演到对整个时代、整个生活的思索。这种阅读感受的转化和认识的升跃,彭晓玲寄期望于读者自己去完成。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记叙――

胡耀邦的祖籍江西周岭村的朱英歌老人,大儿子在渡船上淹死,小儿子在外地打工。老人手里有一部老年电话,天天开机,等儿子的来电。晚上,老人不睡自己的房间,总睡在儿子的床上闻儿子的气息。

河北赞皇县84岁的孤独老人陶景修,从屋子提着一只长条形的旧盒子出来,盒子上满是灰尘。老人打开,拿出一把旧京胡。他拉了起来,激越悲凉的琴声一冲而起,迅疾铺满了偌大的院子,老人忽儿坐直身子,忽儿欠起身子,微眯着眼,拉得如痴如醉,仿佛有一圈隐隐的光亮笼着他。他拉的是河北梆子古调《朝天子》。

甘肃庆阳一个村子425户人家2300多人,80%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外出打工,大部分到天津厂里打工,到宁夏种菜或跑出租。老年人大都带着孩子留守在家,除了种地,料理果园,还养猪养鸡。很多老人手里没钱,常常向儿女们手里讨,常常受气,但有一个李老汉与众不同,儿女们给他钱就接着,不给他也不问,他的腰板挺得比谁都直,他坚持靠双手养活自己,喝小酒,戴墨镜骑摩托车……

这些画面,能不触动我们的心灵,能不令☂我们深长思之?

爱,同情心,悲悯情怀,人道精神,是这部作品的基调和主题旋律,那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温暖的力量,是这部作品给我的第三个突出印象。彭晓玲是深情的,她用情于人,用情于笔,用情于文,她的怀抱里涨ผ满情和爱心,写这部作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归于对爱心的追求和对于人世间温暖的向往。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已经成为人们的一大忧患,一块心病,文学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消解这种人际之间的坚冰,让爱回归,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彭晓玲用心去贴近她笔下的人物,触摸他们痛楚的时候,我们都能分明感觉到她是那么小心翼翼,不忍给她的主人公和她的读者带来过度的刺激。在写到重庆的曾婆婆因儿女不孝导致老人命运悲剧,写到大足的龙大叔因灾病导致老无所养,写肖奶奶提着一只旧行李箱在儿女家流浪……写到这一切时,我们看到了作家内心和笔下所传递出的难以隐忍的痛楚。悲悯情怀人道精神本来就是文学张扬的旗帜,彭晓玲撑起了这面旗帜,因而我们阅读这本部作品便很容易为之动容。

把思考、诘问、疑虑、忧患融汇于行文叙事,不做高深态,藏思想锋芒于行云流水般的文本进行中,做到水到渠成,信笔点示,是这部作品留给我的第四个印象。这种话语特点渗透在整个作品中,随处可见。比如:“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独自忙碌着,独自辛苦着,痛苦与欢乐都几乎没人分享。”“ 但我真切地知道,他们也曾开怀大笑过,也曾微笑过,只是生活的棱角将他们的笑渐渐磨去。当然,他们并不卑微,只是未曾料到人老之时,孤独与无奈也随之降临,乃至老无所依。” “人活在世上其实也就是几十年罢了,不管穷也好,富也好,最后都要化归为零。家人,亲戚,朋友,这些才是我们的财富,那些千万家产也仅仅能炫耀罢了。”“面对那些体弱多病又无依无靠的老人,光倾注同情显然不够,每月区区的55元钱也显然不够,就是再加上低保也显然不够。此时能指望子女的良心发现么?倘没有子女怎么办?子女本人生存都困难又怎么办?有人便会说,城乡赶紧建立系统的养老保障体制,至少得让老人能看得起病能住得起敬老院,能过平静安心的日子呀!那么,仅仅有养老保障体制就行了么,老人们就能安享晚年了么?”没有令人振聋发聩的警句名言,没有ϟ疾言厉色,这样的思考和发问一卐如作品平和的叙事风格,但因为与场景,与人物命运结♂合得非常紧密恰贴,读者仍会感觉到其中的分量,自然也就不会无动于衷。

空巢老人现象,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之痛,随着农村空巢化的加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横亘在当下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高塄硬坎。彭晓玲这部作品,尽管在地域概念上涉及面不算小,但还谈不上全景式地表现这一问题;对于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也尚未充分展开探究,也看得出对于完成这部作品,她是显得仓促了一些,但我仍要说这是一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是值得一读并能为我们的价值判断注入思想营养的好作品。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