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雪国”周期
《雪国列车》中,由于人类发射CW7冷却剂的失败,更确切地讲是太过成功,导致整个地球都被冰雪覆盖,全球陷入冰期。电影《后天》也讲述了一个地球在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也许有读者会问,地球真的会变成“雪国”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地球曾经就有几次变成“雪国”。
当地球被冰雪覆盖
还记得动画电影《冰河世纪》里面的猛犸象吗?猛犸象是已经灭绝的动物,我们现在只能看到猛犸象的化石,但人类可是和猛犸象共同生活过的。猛犸象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也灭绝在第四纪大冰期。现在南北两极的冰盖,就是第四纪冰期形成的。
第四纪大冰期约从200万年前开始,其结束时间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我们目前还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也有人认为第四纪大冰期已结束。在寒冷的第四纪冰期时,南极大陆与格陵兰岛形成了永久性的冰盖,欧洲、北美与西伯利亚西北部也存在大型大陆冰盖。在距今1.8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5℃。那可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第四纪大冰期有几次冰期,冰期之间又存在着间冰期,其间气候转暖,冰川融化,甚至整个极地冰盖都会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地球真真正正地变成“雪国”,是8.5亿年前到6.3亿年前的那次大冰期。那个时候,从北极到赤道再到南极,到处都是冰盖,连海洋都被冻住了(那个时候可不是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当时的生物都还是单细胞)。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雪球一样!估计那时的景色,应该和《雪国列车》与《后天》等电影中描绘的差不太多,且冰雪的厚度比电影中更厚。
也许有人会问:几亿年前的事儿,即便有冰川也早已融化不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吧,这事儿和警察刑侦的意思差不多,不过要找的东西是几亿年前的事物所存在的证据。地质学家寻找冰川存在的证据也不难,那就是冰川遗迹。
冰期时的降雪量很大,积雪成冰。雪越下越多,冰体的重量也越来越大。当高山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山上滑下来形成冰川。冰川运动时,会把和冰体冻在一起的岩石一起带走,就像拔毛一样,把山体表面的岩石都“拔”走了。这些岩石会和山体摩擦,形成划痕。这个划痕就是冰川的“指纹”。当冰川融化后,水可以流走,但被其冻住的岩石会留在原地形成冰碛物,它就是冰川的“化石”。有了冰川的“指纹”与“化石”,就能确定冰川的存在。
冰期的开始和结束
众所周知,地球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绕太阳运转引起,如果地球老老实实地围绕太阳公转,那我们的气候应该很规律才对,冰期又是闹的什么鬼?
说到这个问题,同样要把尺度放大一点,比如太阳系甚至银河系。
也有人认为冰期是由板块运动造成的。北风呼呼地吹,雪花飘飘洒洒:而南风一来,则是春风吹又生。高山影响了季风,进而影响了气候。但板块运动也会影响气候,比如青藏高原就是一个巨大的挡风墙,挡住了北方大陆的寒流南下,也挡住了南亚温暖潮湿空气的北进,使得青藏高原以北地区气温降低。北美洲的科罗拉多高原和青藏高原具有类似的作用。同时,板块运动还会导致大量的火山爆发。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层会遮挡阳光,降低地球温度。
上述理论都是围绕地球本身来解释冰期形成的原因。但有的科学家不满足于此,他们发现,太阳系在银河系旋转,当地球的磁场与银河旋臂磁场极性相同时,正是地球的大冰期。因此,他们认为地球进入冰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
关于地球冰期的成因,除了上述三种理论外,还有其它的很多理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同米兰科维奇循环理论。根据米兰科维奇循环理论,冰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自然就结束了,就像人类无法调节四季的轮回。还有说法称:目前盛行的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可以加速冰川融化,使冰期早早结束。
6.3亿年前地球变成“雪国”时,冰雪阻断了海水与大气的接触,二氧化碳很少被溶解。同时,由于当时强烈♥的火山爆发,喷发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最终地球这个大雪球仅仅用了数百年的时间就融化了,当时的气温可能飙升到4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50℃。
严寒中的避难所
《雪国列车》中,地球进入冰期导致大灭绝,人类只有依靠永动机驱动的列车避难。影片末尾,北极熊的突然出现虽然被众多人吐槽,但还是说明有生物可以活下来。现实中,地球进入冰期,生物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最近一次冰期发生在大约65000年前~10000年前,对现代生物的影响最大。那时,亚洲北部、欧洲、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原覆盖。这种变化,乐坏了本来就喜欢低温的生物,它们的领地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充(比如前文中提到的仙女木)。但是,它们中有些可能高兴不了太长时间,如果温度进一步降低并超过了它们的承受范围,灭绝和其他物种也是一样一样的。 对于生活在温带、热带地区的生物而言,降温则是毁灭性打击。它们的生活圈逐渐向赤道方向压缩,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幸运的是,由于海平面下降,连接西伯利亚东北部和北美西部的白令海峡露出海面,成为环太平洋动植物交流的通道。当时的地球上存在若干个“生物避难所”,比如北美洲的阿巴拉挈亚山脉南部、白令地区以及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地区等。我国的滇西高山峡谷地区、南岭地区等可能是金丝猴、羚牛、水杉等动植物的避难所。
虽有避难所,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大量动物灭绝。冰河时期,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均有许多动物灭绝,比如猛犸象、剑齿虎、西伯利亚野牛、塞浦路斯侏儒河马、巨型睡鼠等。有人认为冰河时期大灭绝事件可能不是气候原因导致,而是人类的猎杀所致。关于这次灭绝事件的具体原因还存在争议,但气候因素也应是导致这次生物灭绝的原因之一。
第四纪冰川期时,地球上还有一些地区没有被冰原覆盖,部分动植物得以避难。可是6.3亿年前的“雪国”时期,地球整个变成了冰淇淋,生物是怎么避难的呢?前面已经说到,当时的地球还只有单细胞生物。当地球被冰雪覆盖,单细胞生物太不了暂时关闭生命活动。当冰雪融化温度回升,它们又重启活过来了。而且这次冰期过后,它们神奇地迅速进化,造成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出现了大量的较高等生物。
从地球形成到变成“雪国”的30多亿年间,地球一直都是单细胞生物的天下。但是,经过这次“雪国”事件,生物进化速度突然加快,在仅仅几百万年时间内,节肢动物、腕足动物、环节动物等等一系列动物在地球上集体出现,地球上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让我们有理由认为,“雪国”事件极大地消除了阻碍生物演化的不利条件,造就了加速生物演化的环境。从这种角度来看,冰期是地球自我净化新陈代谢的手段之一。
气候轮回
不过极端天气,倒不是最近才出现,而是在古代就有,只是可能现在更频繁。
地球气候变化周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周朝到元朝我国气候的变化情况:温暖(周朝早期)→寒冷(周朝中晚期)→温暖(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寒冷(东汉、三国、南北朝)→温暖(隋朝、唐朝)→寒冷(宋朝)→温暖(宋末、元初)→©寒冷(元朝)。
竺可桢曾指出,从周朝开始,在每一个400年~800年的期间里,ฌ可以分出50年~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也就是说,在一个大的寒冷、或温暖周期内,也会出现小范围的波动情况。
根据对挪威雪线变化的研究,其最近800年来温暖期、寒冷期的周期是100年~150年左右,这与我国气候暖冷的变化周期近似。在中世纪的时候(约公元900年~1300年间),欧洲天气比现在要温暖,称为“中世纪暖期”。那个时候,我国的年平均气温也比现在高。这似乎说明全球的气候变化是统一的,可能因为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环境差异,不同地区存在超前或滞后现象。
对考古遗迹中发现的古代花粉和树木的ษ研究表明,5000年前,中国北方温暖湿润,草木丰美。当时气温更适合粟(小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正是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孕育了黄河流域的文明。
如果把时间跨度调整到自地球形成以来,会发现全球的气候也是处在冷暖变化中。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样,全球至少出现过5次大冰期,每次冰期持续几千万年到几亿年不等。在每一个大冰期内,气温也会是冷热交替。
到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无论是在以分秒计时的小尺度上,还是在以亿年计时的大尺度上,地球的气候都有着它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