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留下永恒的美
因为是辽南第一高度,因为是手挽黄渤两海,因为是近在咫尺随意可攀――大黑山注定成了摄影者们“掠美”的“猎物”。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无论是相机还是手机,都想把大黑山咔嚓成自己的框中之物。这无可非议,“各美其美”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否都能做到“美美与共”,就要用文化的、历史的、审美的高下去PK了。
而于越,无疑是一个胜者。
继去年他的《发现金石》摄影集获得大连市科技二等奖之后,今年他又推出了“山・海・城”系列丛书的第二集《再现大黑山》,厚积薄发,他是该到了收获期了。
在众多以大黑山为题材的摄影作品中,我之所以看重和推崇他的这一部新作,毫不客气地说,我是觉得他真正拍出了大黑山的高度,大黑山的厚度,大黑山的深度,大黑山的温度。这是其他作品所未能企及的。
我始终认为,如果把绘画看作是一种“创作”艺术,那么摄影就是一种“发现”的艺术。关键的问题是,你怎么“发现”、你“发现”什么、你“发现”的东西是不是事物的本质和艺术的极致,而这些,于越都领悟了、都做到了,甚至都跨越了。因为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是文化的意蕴,看到的是历史的纵深,看到的是审美的高度。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他恍然知道身边的大黑山竟然是一道中华民族九五至尊的“龙脉”时,他激动了,他不无煽情地在自序中写道:“于是我们的审美视角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于是我们族群的身份跃上了图腾之巅,于是我们找到了庇荫佑福的力量源泉,于是我们歌之舞之颂之蹈之,在一种深深❣的敬畏与仰视中,把一代代子民的爱送给了大黑山。”
正是在这样一种敬畏与仰视中,于越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对大黑山的情迷般的端详、全方位的眷顾、零距离的触摸、刨根般的叩问。于是,他找准了镜头的支点,他捋清了拍摄的主线,他定格了一个个预选的画面,他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胸有成‘山’”。
我从来就不认可“作品的成败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我更看重的是决定你按动快门的幕后那一只“手”。那只手,握着的是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纵览,是哲学的观照,是审美的筛选。一句话,只有完成了文化的自觉与升华,才是决定作品高下的关键。而于越,恰恰已经走过或者说完成了这一类乎蝉蜕般的历练。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看于越的“大黑山”,就看出了灵动的智慧,就看出了厚重的蕴涵,就看出了高人一筹的手段。具体说,我以为《再现大黑山》是由三个“火”为主线、为建构、为统领、为支点,开始了他的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布局谋篇。
第一“火”,是“淬火”。
大黑☭山何以成为“黑”山?何以成为“赫”山?那岩体何以如此冰冷、如此栗寒?只要展开翅膀放飞想象,你的眼前就不能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25亿年前,宇宙鸿蒙、天地混沌,无山不以拄地,无山不以擎天,于是造物主拽来天火地水、扯动风箱,开始冶炼大山。或许是技术不太娴熟吧,或许是炉火尚未纯青吧,在“哧”的一声淬火中,一座黑色的大山横空出世,拄地擎天。“大黑山”从此横亘千古,显现今颜。这在你看来或许是一种杜撰,但我想于越一定是悟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这样,他不会在“黑”字上狠下功夫,他不会不惜调动一切技术手段把一个“黑”字演绎得如此惊心动魄、如此脾冷胆寒。看一看他的第一章《你从远古走来》♥吧,相信你要比我更感到战栗、更感到嗖冷、更感到震撼。
第二“火”,是“香火”。
虬曲的山坳里,深埋的山谷中,环绕的是晨钟暮鼓,坚守的♚是青灯黄卷。儒释道和然融处,观寺庵杂驻其间。一声声梵音禅韵,一道道彩绫旗幡。瑶琴伴着石鼓,石鼓震动响泉;朝阳唤得唐王起,点将卑沙胜水边。有多少善男信女,双手合十佛烟袅袅;有多少心声委曲,虔诚埋首呓语连连。三月十五,观音阁庙会千年香火逶迤;九月九,石鼓寺登高队伍首尾相衔。这一切,都被于越的镜头收入囊中,把一个冷峻的大黑山搅得香火漫漫。
第三“火”,是“烟火”。
领略了巅峰的“淬火”,嗅过了山谷的“香火”,此时此刻,于越又来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是人间“烟火”。山脚下,有无数的大黑山子民在这里薪火相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锄,粗茶淡饭。一座座青堂瓦舍,一条条溪水沟畔,一声声呼儿唤女,一阵阵犬吠羊咩。一篮篮瓜果梨桃,一挂挂车马犁辕,一串串红椒绿韭,一张张憨朴笑靥。地头旁,男人们拄锄话桑麻;溪水边,浣纱女笑声动漪涟。红白喜事,东邻西舍全到;年节嘉庆,村南村北团圆。好一幅田园生活图,让于越展现得淋漓而又温暖。
正是这三“火”交炽,大黑山不再静寂,它涌动起来了;大黑山不再浅薄,它厚重起来了;大黑山不再冰冷,它温暖起来了。而且我更欣赏的是,在三“火”交炽中,他不仅拍出了层次感,更把握住了距离感。在高高的峰顶,他看到的是历史的沧桑与渺远;在虬曲的山谷中,他体味着文化的浸染和蕴涵;在平坦的山脚下,他感受着的是平静的生活、人间的温暖。这种清晰的层次感,绝非是只靠片子的堆积所能达到,更不是门外的摄影者所能与其比肩。而且我还注意到,站在峰顶时,他是以置身世外的姿态对大黑山进行打量和观照,因此,镜头放得无限远。而在香火缭绕的山谷中,面对着一群群善男信女,他却保持了若即若离的时空站位,以一种冷静的理性对其进行默察旁观。而一旦到了山脚下,走进了篱笆小院,他的镜头就与村民打成了一片。他像老人家膝下的一个长子,又像孩子们的一个叔伯混迹于他们中间,在零距离的接触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快闪”。
不多说了。这就是于越,以一颗赤子之心,以一种特殊的语言,为家乡留下了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