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意象在唐代诗歌中的流变
注:本文是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研究生创新型课题论文。
摘 要:桃花作为意象,成为了唐代诗歌中重要的自然意象。随着唐王朝的由盛转衰,桃花意象也有着明显的变化轨迹,由明艳转灰暗、由繁富变简约、由欣喜到哀伤。然而,其间始终存在着一股神秘的仙灵力量,这与有唐代宗教的兴盛密切相关。
关键词:唐代诗歌;桃花意象;流变;宗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学界普遍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而桃花意象也随着唐诗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
安史之乱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4]P359桃花意象背后呈现的情感也更加多元和复杂。
此时,还有一类诗歌,桃花甚至成为反面意象,如刘禹锡《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3]P4111这首诗重在写秋,山明水净,红黄交加,情韵高雅,颇具君子风度,让人敬肃。最后一句诗人用“春色嗾人狂”加以反衬,春天百花之轻狂更显出秋天“深红出浅黄”之娴雅。春色以艳丽取悦于人,秋景以风骨陶冶情操,因此繁艳的桃花反而给人“浓得化不开”的嫌恶之感。♥又韩《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3]P4111用桃花与梅花对比,以桃花的轻佻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在此,桃花成了趋炎附势的无才小人的代称。
随着唐诗的发展,桃花意象由景致美到情致美,由外在的美艳到诗人内♂隐的情愫,意象表达渐趋复杂。
二
在唐代诗歌中,桃花常作为桃花源的象征,并时常打上宗教的烙印,文化意蕴深厚,审美情感独特。
首先,桃花象征诗人对美好人间的向往,尤以桃花源为代表。
唐代桃花意象这种宗教意味和仙灵气息与唐代宗教发展密切相关。唐朝政教分离,宗教不干预政治即可存在,因此宗教兴盛,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多宗教并存,佛教与道教发展尤盛。除了太宗和高宗,其他皇帝都大力宣传佛教。“武后大造佛像,中宗崇饰寺观,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宪宗命中使杜英奇至凤翔法门寺迎佛骨。”[7]统治者“擢用方士,崇奖僧道”;文人士子也纷纷效仿,佛教徒比比皆是,如王维、杜鸿渐、元载等;百姓则“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寺庙数千,僧人上万。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修炼神仙之术,尊崇黄老之学。高祖李渊崇奉道教,并自称是老子之后,建立老子庙。高宗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유帝。玄宗熟读《道德经》,规定老庄之作为士子必读书目,道教风靡一时,据《唐会要》记载,当时长安城内有三十多所道观。宗教营造的是一个没有硝烟弥漫,没有阴谋权术,人人万寿无疆,逍遥快活的极乐世界。因此,宗教往往和仙境紧密相连。唐代文人大都受道教影响,李白是道教教徒,贺知章也由佛教转道教,王维也深谙道教,在他们文中时有一股仙风道骨。
三
唐代诗歌中桃花意℃象随着政治的变迁而变化,在唐代诗人笔下,桃花不仅仅是春天的使者,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娇美的容颜,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寄寓了诗人对壮美山河的赞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虽然它带有宗教的成分和幻想的泡影,但这种美好的追求正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及对残酷现实的不屈不挠,而这也正是唐代诗歌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北宋)司马光著,宋传银译注.资治通鉴全译第十三册[M].贵阳:贵州人
民出版社,2002
[2](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吐蕃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清)彭定求等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北宋)司马光著,宋传银译ด注.资治通鉴全译第十五册[M].贵阳:贵州人
民出版社,2002
[6]渠红岩.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J].南京师大学报,2008,3(2):125
[7]聂石樵.唐代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