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从事第一线工作的,既具有专业知识,更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因此要结合市场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现在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或多或少都需要接触计算机,需要运用计算机相关的常用办公软件,这就要求高职生都必须要会操作并会简单维护计算机,并掌握使用办公软件的操作。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主要是以Windows为界面,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的操作、Word文档的处理、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PPT演示文稿制作和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操作技能。
现在计算机及其网络十分普及,中小学也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但由于不是主干课程,只有少数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会学一些,大部分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很少甚至根本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的。虽然很多年轻人都会“玩”计算机或有过上网的经历,其中甚至不乏计算机或网络高手,但由于这些年轻人是以“玩”为主要目的,对计算机的操作不是很规范,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以至于不能很熟练地运用办公软件。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困难。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适当引导,这就包括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构建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基于笔者从事本课程的多年教学,现就其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现代化、有效化、信息化的建设。以前,各高职院校硬件设备条件有限,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方式,即“板书+讲解”。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没有直观的演示,即使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精彩,学生还是不知所云,无法集中精神,总是昏昏欲睡,教学效果非常差。现在,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学,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建设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能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这克服了以前传统教学手段的落后,实现了同步的演示,学生也可以自己马上动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同时,师生还可以利用世界大学城、QQ、论坛、微信等信息手段进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令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慎用合适的教学资源
如今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教学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了教材、教案、课件、课程标准,教学视频等。对此,教师教学要慎用合适的教学资源,要筛选、整理、归纳,从而形成适合高职学生、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资源。以教材选择为例,选择适宜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本科院校的教材理论性强,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感,因此,要避免选择此类教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加之各高职院校特色不同,因而在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应选择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同时注重加强校本教材建设。
三、调整实用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固化,无非是windows系统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注意知识的整合、迁移,坚持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非常ฒ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教学侧重点应该不同。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加强Excel的学习,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着重PowerPoint的学习,同时锻炼学生文字、口头等方面的表达能力。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精神的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越大,学习状态越好,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好。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选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问题引领、案例演练等。以案例演练教学法为例,案例演练教学是指,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案۵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案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研究此类实例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案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
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或者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五、构建合理的考评体系
在考核评价方面,推行基于过程的形成性考核评价,考核内容分为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设置合适的比例。其中,阶段性考核内容包括了学生行为表现、实践任务考核、综合项目考核等三个方面,终结性考核内容包括了期末综合作品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获取。考核评价的主体不能只是教师,要引入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社会、行(企)业的评价,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บ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加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宣扬这种思想,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安排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要注意开始自主学习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主学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主学习的难度。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再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七、注重实践操作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光听老师讲是学不会的,一定要注重实践操作,并坚持从易到难的原则。在课时安排方面,不能简单地将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平均分配,而应该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以及毕业后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设计实践操作任务。推行过程考核,学生每完成一项实践操作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并记录相应的成绩,这样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本校高职学生的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筛选出重难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精心组织教学,把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消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