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精准扶贫奔小康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面貌持续改善,特色支柱型产业加快发展,整村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变化喜人……多年来,河南省漯河市坚持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突出重点,加大帮扶,用心用情,持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广大农村群众生活的改善。
一段文字和一组数字足以显示漯河扶贫开发建设取得的成效: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69个扶贫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扶持佳源乳业、金龙面业等 17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采取公司 +合作社 +贫困农户等多种形式,带动 100多个贫困村发展支柱产业;针对贫困群众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实施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致富增收……
上下一致、协调有力的扶贫工作机制
今年上半年,漯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在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舞阳县莲花镇半李村,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召开座谈会,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站在富民强市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切实加大帮扶力度,促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与全市人民同步共享全面小康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多年来,漯河市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漯河市农业局副局长郭东升介绍说:“扶贫开发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漯河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列入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抓住发卐展、抓住产业、抓住增收这三个关键,不断增强“造血”能力;坚持整村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级经济;实施 “雨露计划”,帮助更多的群众不断提高致富本领。
漯河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体系。漯河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乡(镇)三级都成立了扶贫开发机构,配备了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形成了上下一致、协调有力的扶贫开发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了全市扶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通过开展贫困县扶贫开发考核,促进贫困县党委、政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如期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户一案,精准扶贫
7月 1日上午,在漯河市扶贫办规划财务科科长杨效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舞阳。
舞阳县扶贫办主任陈希洪介绍说:
“如何尽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们县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下一步,我们要根据每一村和每一户的实际情况做好精准扶贫。”把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重新识别的贫困农户作为主要对象,实施精准扶贫,做到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集中舞阳全县帮扶资源,瞄准全县 114个贫困村,4.3万贫困人口,实施集中帮扶,实现整体脱贫。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要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采取精准识别、分类帮扶、动态管理的方法,制订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精准扶贫。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舞阳县委、县政府通过各方努力共筹集财政扶贫资金 339万元,社会资金 464万元,项目覆盖 1085户。家住吴城镇袁庄村的张耀东,共有耕地 6.5亩,以前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全年收入在 1万元左右。去年秋季,该村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实施了扶贫开发到户增收项目,张耀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耕地全部种植了花生,没想到收获花生近 4000斤,收入 1.1万多元,比种植玉米收益还要高出 3000多元,亩均增收 500元,效益非常明显。在张耀东的示范带动下,今年袁庄村花生种植面积又达到 400亩。
袁庄村并不ฟ是个例,舞阳县其他扶贫项目正在陆续开展中。目前,莲花镇李寨村优质花生种植、吴城镇双楼村大棚马铃薯种植、孟寨镇吴庄村优质花生种植、孟寨镇邢王村千亩核桃种植等项目已经开始实施,,预计年底脱贫人口达1.3万。
漯河市扶贫办主任吕孟奇说:“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ฌ全局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全社会资源,着力抓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工作,让更多的优势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让更多贫困地区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