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
摘要:在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是一项重要课题,开展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之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教育;要求
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家长、学校甚至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人的一生。作为孩子的监护人,ฟ我们每一方都有权也有责任来为孩子的健康教育负责。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健康教育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初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外在影响,使得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初中学生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因此,课改后的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จ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体育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学习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新的、和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性行为、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主动关注学生安全,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注重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们体育老师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