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硕士生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4-12-27 03:17: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项目组在系统分析目前机械类硕士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提高机械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策略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汇聚强大的人才智慧和力量。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硕士生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与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机制。[1]机械行业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已融入各个专业领域,机械类硕士生不仅要服务于机械领域,还要服务于其他专业领域,因此对机械类硕士生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人才质量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社会持续提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一、机械类硕士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บ大的差距,离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比较大的落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近年来积极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在学或已毕业的机械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一方面,机械学科是传统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许多技术已相对成熟,要在该领域有所创新,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许多硕士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式学习方法,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方面过于依赖导师,缺乏独立工作能力。[2]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真正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最多一年左右,其余时间则忙于上课,找工作和准备毕业论文,对机械类硕士生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创造性课题研究。此外,受择业就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既要做课题,还要考公务员或各种证书,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对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本质上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应正确理解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内涵,但目前大多数硕士生培养单位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并不透彻,对创新人才的定位并不科学,因而难以制订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3]许多高校简单地用获得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标准,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不仅没有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并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导致了近年来大量垃圾专利、垃圾论文和虚假成果的泛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还造成了严重的学术腐败与学术道德问题。

(三)培养模式单一

受传统研究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行硕士生教育体系大多采用传统的规范化单一培养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模式基本雷同,基本上都是先完成课程学习,然后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学习以修学分为主,所学课程多为公共基础课,与课题研究内容关联不大,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脱节。二是专业型硕士生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雷同,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系统考虑两者的差异性,同一导师在指导两种硕士生时往往采用同一模式,没有体现出差异化。[4]三是管理及考核模式单一,在教学管理、师资选配、资源保障以及考核机制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不能有效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资源匮乏

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实践,而实践需要相应的环境与资源。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于本科教学资源的配置比较重视,而在硕士生教育的教学资源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只重视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培养硕士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平台。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硕士生任课教师与导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掌握相关领域在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及进展,并将其应用于硕士生培养。[5]受年龄、环境和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导师不能与时俱进,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相关问题的原因剖析

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对机械类硕士生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制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选拔模式僵化

研究生选拔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研究生选拔方式注重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缺乏对考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考查,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年以来,机械类硕士生选拔一直沿用固定的模式,初试阶段考核政治、英语和数学三门基础课和一门专业基础课,考查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对考生的应用及创新潜能进行测试;复试阶段以面试为主,通常也仅限于对考生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缺乏对考生能力的深度考查。这种人才选拔体制对专注课程学习的应试型考生有利,许多具有创新潜能的应用型考生则往往因考试成绩的劣势而惨遭淘汰。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能自主学习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而这些要求在现有的研究生选拔考核中都没有体现,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虽然入学考试成绩突出,但研究生阶段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科研方面都表现平庸,少有作为,难以达到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定位失当

受传统教育理念与现实条件的限制,现有的硕士生教育大多是教学型、知识型和封闭型的培养,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课题研究,硕士生都囿于书本和理论,科研能力训练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性、创新性的人才。硕士生教育体系比较复杂,既有学术型硕士,又有专业型硕士,每一类硕士又分为不同的专业,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硕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方面各有不同,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针对不同硕士生的类型,须有不同的教学定位,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体系,如专业型硕士生侧重于职业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学术型硕士生则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工科硕士生与文科硕士生在培养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但目前的硕士生教育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定位模糊,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专业实践的问题,学术型硕士生♚与专业型硕士生之间、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生之间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置等方面大同小异,课程学习与后期的课题研究严重脱节,导致硕士生与任课教师、导师以及管理人员之间难以有效沟通,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融合,学生的学习动力、创新潜力难以被有效激发,严重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系统的保障体系

受现实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硕士生教育体系难以有效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首先,缺乏系统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许多学校都制订过促进硕士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是对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的修补,没有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功能。其次,缺乏产学研高度融合的综合实践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实现教与学、产与研、教与研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平台的多样化,结合行业生产、课题研究、实验实训等多种实践平台,培养硕士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受观念、资源和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缺乏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缺乏完备的硕士生创新活动保障体系。此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匮乏也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但师资建设没能及时跟上,在任课教师与导师的遴选、培养和考评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师资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在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岗位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避免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严重影响。

三、强化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为了有效提高机械类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培养模式,采用有效对策解决制约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构建系统完备、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改革硕士生招生模式,建立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

改革现有机械类硕士生招生办法,将创新潜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硕士生选拔考核体系。首先,在专业课考核内容中动态调整考试内容,增加考查创新思维的✎内容,重点考核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克服现有专业课考试题型固化、过于侧重基本知识点的缺陷,解决部分考生通过题海战术或针对性突击的方式获取专业课高分的问题,让真正有思想、会思考的考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其次,改革复试模式与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潜力,降低基础知识考核的比重。摒弃现有基于考生自我介绍与各种证书对考生进行学术能力评价的方法,在复试内容中增加创新能力测试的内容,尤其是学术型硕士,应单独进行创新能力测试。测试形式可以是笔试或口试,内容为与机械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创新思维与学术潜力。此外,提高复试在硕士生招生中的比重,淘汰学而不用的应试型考生,录用有思想、有潜力、真正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考生,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需要包括任课教师、指导教师、教助人员和硕士生在内的各方人员通力协作。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改革,充分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掌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难点问题和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体系。制订培养计划时,针对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讨能有效激发硕士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平台

机械学科属于工程学科,更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配套的创新实践平台支持硕士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层次实施和多方参与共建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是培养机械类创新型硕士生的必要条件。机械类硕士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机械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所,为了实现硕士生学习与工作的有效衔接,应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各自优势,建立硕士生联合培养机制,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高校主要承担硕士生课程教学体系,利用相关企业或研究所的资源建立各种创新实践平台,结合企业或研究所的相关技术课题指导硕士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不仅实现产学研的真正融合,相关企业与研究所还可借助创新实践平台和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与整合,有效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师资与保障系统建设,营造创新环境

任课教师与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与业务水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应强化对硕士生任课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ภ务能力和创新意识,规范硕士生导师选拔机制,确保导师的学术能力与个人修养。建立导师与硕士生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与硕士生的多层次与多角度交流,扩充导师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此外,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与交流,通过国内外访学、进修、短期培训和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硕士生培养单位应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制度保障方面,应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强化对硕士生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不断改革与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搭建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科研立项、专利资助和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拓展硕士生开展创新研究的渠道和途径。在培养模式方面,构建高校、企业和研究所合作、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有效保障硕士生创新活动的实施,促进硕士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士荣.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特点与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5(5):86-91.

[2]段海滨,魏晨,武建文,等.北航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6-109.

[3]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4(1):163-166.

[4]赵万峰,邓戎,郭向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5(2):89-92.

[5]李忠,王守林,刘起展,等.浅议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因素[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46-348.

作者:李学艺魏军英½丁淑辉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