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转专业实践中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基于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为了更好地吸引生源,近年来,各大高校竞相扩大 学生进校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由此, 考上大学再转专业蔚然成风。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已基本达成共识:减少转专业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甚至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二次或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在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热潮下,认识转专业实践演变趋势及可能存在问题,探讨转专业实践的优化策略,对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有重要现实意义。扬州大学现设有25个学院,招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2013年,招收本科第一和第二录取批次的专业共有109个。扬州大学自2004年首次引进学生进校二次转专业的机制,至今已实行了10余年。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与国家大环境基本接轨,认识其本科生转专业发展实践的动向和现实困境,探讨其转专业改革策略,不仅有助于推进教育管理改革,也可以为思考我国高校转专业实践方向提供借鉴。
一、本科生转专业的发展动向
1.本科生转专业的历时过程扬州大学于2003年出台 优秀学生转专业实施细则,从2003级学生开始试行转专业,当年仅录取5名转专业学生。2004~2009年为转专业实践的初期,转专业人数一般每年不超过15人,并且有严格限制:转专业只面向优秀学生,且只可申请转入招生性质和录取批次相同的专业。而且,转专业办理程序主要在二年级开学初进行,被录取转专业的学生在开学第三周后才能插班上课。
2010年、2013年学校先后修订转专业实施方法,基本原则从强调对所转专业的志向和爱好,到进一步强调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对各专业转出人数和接受人数的比例控制不断放宽,如规定各专业转出人数不超过该专业人数的比例从20%上升到40%;可在全校范围内跨文理、跨院系、跨学科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提前至第一学年末进行。由于2010年转专业规程不再限于优秀学生,当年转专业录取学生人数暴涨,从2008级的仅有14名学生跃升至2009级的176名学生转专业。随后转专业人数保持逐年增长态势 ,2014年的2013级达到736名,转专业学生占当年学生入学人数的10.1%。由于有转专业规模的比例控制,2009级至2013级的转专业人数在4年间的环比增速分别为 180%、159%、133%、109%, 呈 逐 年 下 降态势。虽然学校层面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不设学习成绩的限定,但某些学院由于转出申请量大,就需要对申请转出学生按成绩排名。经转出学院和学校审核后,参加接收方学院组织的转专业考试,最终转专业录取率一般能达到批准参加转专业考试人数的70%,近两年提高到80%左右。这表明学校对转专业的控制有放松趋势。转专业未录取的原因,一般为未通过转专业考核,也有少部分学生临时放弃转专业尝试而弃考。
2.转入转出的学院分化特征以下分析基于2013级736名拟录取转专业学生的数据样本ภ,其中男生307人,女生429人。按转专业学生的流向,可以将各学院分转入方和转出方两类。转专业基本涉及到所有学院。全校25个学院中,有24个学院 涉及96个专业的学生转换原专业,这些学生分别转向22个学院 的57个专业。根据转专业人数的进出差值,学生人数增加明显的有商学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学院 和医学院 等 ;学生人数减少明显的有旅游烹饪学院 、园艺植保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等 。转专业学生限于学院内部转换的有295名,占本级转专业总人数的40%。除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因专业特长生录取,只能在学院内部变更专业,其他学院内转换专业比例较高的学院有:医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商学院 、文学院 、水利与能源动力学院 。相反,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以及转出人数规模较大的旅游烹饪学院和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基本为转向其他学院。从转专业的学院流向初步可以发现,对于地方性综合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法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受热捧,而旅游烹饪等地方特色学科、农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及社科等学科学生流出明显。
3.转出转入的专业分化特征转入人数规模较大的专业如图4。转入人数多,表明转入专业受欢迎,这些专业有如下特点:一是以本一批次录取的专业为主,图4所示的专业中,除中西医临床医学,其余均为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二是以应用技能型专业为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临床医学、机械设计等,这些专业市场需求大,潜在收入水平高。三是师范专业受青睐,由于近年来教师待遇提高,且工作稳定,普遍存在从同样本一批次录取的非师范专业转向相应师范专业的现象,如汉语言文学 转汉语言文学 、物理学转物理学 、化学转化学 。由于转出规模还受制于该专业本身的招生规模,图5所示的转出人数规模较大的专业只有一般示意性。但从这些专业仍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一是以本二录取批次的专业为主,图5中转出规模大的专业除汉语言文学 外,✍均为本二录取批次专业。二是应用技能型专业的升级需求明显,如护理学专业转临床医学或中西医临床医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转电气工程专业等,这些转出专业往往预期工作环境较差、社会地位不高。三是基层管理类专业,如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由于包括村官在内的管理职位基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录,学生认为考不上这些职位也只能改行。
二、本科生转专业实践中的主要困境
1.对教学资源配置秩序的冲击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扬州大学规定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0%。即使有转专业人数的比例限制,学院之间、专业之间仍出现明显的冷热分化,如商学院每年流入上百名学生,而旅游烹饪等学院则生源大量流出,由此可能会引起教学资源配置失衡。学生向某些热门专业集中,如财政管理、会计、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扎堆,导致师资紧缺,而冷门专业则可能老师闲置。当前的这种转专业还增加学生适应新专业的成本,也影响到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扬州大学2013级跨学院重选专业的人数占转专业总人数的60%,对这些专业转换跨度大的学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一般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转到新的院系或专业的学生需要补修新专业一年级课程,不仅如此,甚至英语和高等数学等许多学科的共同基础课,如生命学科和工程学科的学分要求就不同,因此,很多跨学科转换的学生到二年级还要重修一年级修过的英语和高等数学。
2.对志趣导向转专业理念的偏离扬州大学2009年实施转专业新政策以后转专业人数的跃升,以及2013级转入专业大多数是本一批次高分专业,转出专业人数比例大的往往是本二批次的低分专业,这些现象表明,许多学生对专业的二次选择往往首先以录取批次、职业前景为导向,其次才考虑兴趣与志向。追溯这一现象的成因:一方面,家长对孩子上大学的期望是能有一份高薪、稳定、让人羡慕的工作。而在国内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学生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或听从家长的安排,或跟着别人走。另一方面,在我国的高校招生体制下,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面往往受限于学生的高考分数。扬州大学的许多本一录取批次的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和临床医学等都是录取分数较高的专业。这样,考分不理想的学生,只能先进入本二批次的低分专业,进校后再设法转本一批次的高分专业。这一现象表现出高校转专业的理念与学生主体功利务实选择之间的矛盾。基于高校层面,实施转专业的出发点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以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为导向,支持学生进入确有特长的学科领域。但基于家长和学生的层面,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选择一个好专业,将来就业有个好出路。这本也无可厚非,因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学生和学生家长是消费者,家长要维护消费者权利,必然会期望高投入下的高回报。但是,如果转专业以热门专业为首选,家长与学生也需要认识这一行为的潜在风险:热门专业是否已经饱和以及学生能否胜任新专业的学习任务。
3.对基层社会需求的忽视与学术研究型高校不同,扬州大学这类地方综合性高校的主体定位是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许多专业的设置往往来自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如医学院的护理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水产养殖、社会发展学院的社会工作、农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等。但由于这一类面向基层的工作岗位,或薪金低,或工作环境不佳,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的投入程度不够,即使不转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改行的概率也很大。这样,虽然有大量基层工作岗位需要高素质大学生来充实,但由于这些工作与大学生所预期的 高大上的体面工作的预期有很大差距,相关专业在高校并不受欢迎。
三、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对策思考专业选择牵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安排、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甚至还涉及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结合国内外高校的相关经验,就转专业实践的基本方向,以及当前转专业中冷热分化问题的缓解对策等方面,总结如下:
1.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专业自主选择机制高校根据专业人才需求计划进行招生,资源按专业划拨,教师、教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按专业配置。这种以专业为中心的招生、培养和管理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专业招生计划已失去计划经济的基础,这就需要高校为学生找到一种专业选择机制,这种机制要符合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要能够让学生基于本人的兴趣与特ღ长自由选择专业。借鉴美国一些名校的经验,本科阶段应注重基础教育,以培养学生素质、引导并强化学生兴趣为导向,不必入学前就定好专业。按大类招生,即新生首先接受通识教育和各大类的平台课程教育,一年之后可根据各院系制定的相应政策和专业培养方案,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在该类所涵盖的专业,接受相应的专业教育。这样,学生进校后至少有一年时间可以了解、比较和选择专业,使得专业的选择过程更为理性。2001年北京大学创办 元培计划,首次在国内进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正是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北京大学结束了10多年没有省市高考状元学习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历史。试想一下,如果将专业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学生,即扬州大学完全放开转专业的人数限制,短时期内,正常ฑ的教学秩序可能会受到冲击,专业的不平衡可能会更为加剧。学校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对冷门专业的冲击,包括对冷门专业教师工作量的影响。但从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的转专业实践来看,迄今还没出现学生全部转走的情况。转专业后,冷门专业由大班授课改为小班教学,因此对教师课时的影响不大。
2.缓解转专业冷热分化的对策思考
系统开展学业指导活动。一方面,学校要提供条件让学生全面认识大学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各院系可以通过专题报告等形式向一年级学生介绍专业,并组织感兴趣的同学深入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实地考察。另一方面,对有转专业意向的学生,学业指导老师可以协助他们分析转专业动机,提供相关专业的基本信息,并运用一些性格测量工具,判断学生是否适合当前专业转出或转入,并进一步帮助他们制定未来专业发展计划。2012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职责之一就是教学生如何选择专业。
通过奖学金制度、辅修第二学位等制度进行调节。对冷门专业的本科生可提供奖学金优惠政策,如加拿大和美国,一些学校为鼓励学生报读冷门专业,不仅会降低录取标准,还通过发放奖学金吸引学生;湖南农业大学借助农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等特色资源,近年来从高考生中选拔成立创新实验班,为本科生提供5 000元/人/年的创新教育专项,另外学生还享有5 000元/年/人的专项奖学金,农学类冷门专业就此可以吸引到优质生源。实行双专业制、双学位制度,如学生进入三年级,可以申请选择跨系的某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完成相应学分,学校发辅修专业证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如对第二学科有兴趣且有一定基础,可以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第二学位专业课程,修满学分并完成实践环节训练,可以获得第二学位证书。
转专业仍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前提条件。如转入院系要把好笔试和面试关,要能证明学生在自己想转的专业里有优势、有潜能。另外,特定专业可能仍要设定一定的门槛。即使崇尚自由选择的英美等国,理工类转入社科类简单,但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想转入工程和科学类专业,必须能证明自己在☯该领域有极大的热情和丰厚的知识储备,其中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修完理工类的基础课程。在英国,医学是非常精尖的专业,医学专业的转入非常难,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申请也很难。
地方与学校合作,实行特定岗位的订单培养。通过高考统招,采取 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既可以为广大基层输送人才,也可以促进相关弱势专业的发展。2010年,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签订了合作定向培养本科生协议书,计划用10年时间为张家港市培养300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本科生。2014年,学校又与常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