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深造的一个途径和教育形式,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当前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就现阶段存在于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的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乃至整个研究生教育发展当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都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素质则是影响到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对于保证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一、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幅度扩招使各高校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但由于研究生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没有按照研究生数量的增加而迅速改善,使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下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做进一步论述:
(一)缺少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支持
从当前阶段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来看,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以十分迅猛的速度逐渐上升,但高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却难以跟上这样快速的发展步伐,短期内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给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限制和阻碍。具体情况如下:
1.图书文献资料不够。新专业课配置教材陈旧,外文书刊量面窄,中文书刊配置不全,电子图书方面又在数量上有所不足,这些都使研究生在查询资料上受到一定限制。
2.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作支持。在研究生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开展上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研究生基金不是设立的太少,就是覆盖面太窄,只有极少数的研究生能够获得。
3.难以保证实验、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来说,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但研究生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基本都要依附于导师,而每个导师手里的科研项目又各不相同,存在很大差异,进而也就无法保证研究生科研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有效落实。ฎ
4.整体上缺少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对于学术报告或是有关学术方面的活动并没有经常性组织开展。
(二)导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虽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实际上,导师队伍也存在如下问题:
1.自身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问题。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导师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不具备学科前沿研究的知识基础;有的导师偏重理论研究,不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本身实践能力有限。
2.自身时间精力受限。导师精力和时间有限,而需要指导的研究生的数量增加,且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做,难以保证每个研究生均得到导师的精心❥指导。
(三)管理机制需要完善
需要建立促进研究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导师积极投入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机制。目前,有的研究生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有的研究生只求混到文凭,有的导师只求研究生顺利毕业,甚至答辩走过场。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评估制度。
(四)研究生本身素质亟待提高
研究生的扩招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研究生上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个高学历文凭,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对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害怕吃苦。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研究生接受培养的过程中,导师除了能够在学术上给予研究生一定指导,其自身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人格魅力,以及其在追求科学真理和开展科研工作、学科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严谨、认真负责态度与开拓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在对待学生、同事、朋友时表现出的热情与关爱、尊重和理解;对名利的淡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同等也会于无形之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的典范。可见,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没有导师们的细致入微的教诲,就无法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只有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严格遴选导师制度
按照遴选条件进行,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
(二)不断培养或引进人才
在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培养或引进一些综合素质高、业务精湛,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高级人才。目前不同高校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不一样,有的引进人才困难较大,必须在制度和政策上鼓励导师形成科学研究团队,并组成研究生指导小组,一方面可以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批研究生导师。
(三)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工作制度,实现好研究生导师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四)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的培训
开办好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工作的培训班。可以请优秀研究生导师和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领导来介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同时,了解好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情况,明确研究生工作中导师的重要性,并将研究生工作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导师,对导师提出具体要求。同时组织部分导师座谈,进行工作交流。另外鼓励研究生导师到国外高校进行进修学习。
(五)建立评估体系及管理机制
针对导师工作质量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及相应的激励、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经常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理,促进工作开展,同时起到激励、约束的作用。但是,在导师工作质量评估的具体实施中,必须保证可操作性和公平公正性。 (六)建立学校科学研究基金,加强后备导师队伍培养
目前不同的高校以及同一个高校内不同的学科在科研项目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研究生的人数可能差别不大,所以要完全靠政府的项目来支持年轻教师科研与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校设立科研基金来支持年轻教师的科研,这些年轻教师通过科研的锻炼就可以成为后备的研究生导师。
三、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
所谓应用研究型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其特征之一就是要具备综合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一)有足够的洞察力
能够对科学新发现及其多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洞察力和客观的预测与评估。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的转移周期越来越短,相应的在及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就对技术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应用型高级研究人才,既要及时、客观地对新技术在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评估,还要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及时可靠的预测与评估。
(二)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除了在科学技术研究这种专业领域内要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能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生存的能力,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协同合作与自我更新,并能够适时适当地将自身所具备的多种能力综合运用起来。
(三)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能够同ร自然和谐共生
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是为了顺应我国科技改革趋势与经济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中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一种更高规格的要求。拿工科来说,不论是从它自身具有的科学性质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来看,还是从科技发展趋势和工业社会需求来看,都必须将工科研究生向着应用型研究人才方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创建专业的研究生实验室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学校的培养计划中都把实验包含在内,但在实验内容、形式以及硬件设施配备上都有所欠缺,无法满足达到培养计划目的以及学科发展需求。因此,在这方面的要求下,必须根据学科发展要求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实验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加大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其自身潜能的发挥提供空间。
(二)构建好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的;一方面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角度出发增设公共试验培养环节,通过公共实验平台推进理科学科和工科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以增强工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此种共用平台、共享资源的培养模式有效避免了科研教学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也有助于缓解扩大研究生规模后教育资源与实践能力培养要求间存在的不平衡。
(三)建立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
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那么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借助企业在资金和生产实践以及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建立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创造机会和空间,让其在知识结构和科研实践能力上与社会化需求更贴近。
(四)构建完จ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系统而完善的体系,既要有实践基地、实践项目,又要有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师队伍以及相应的实践管理系统。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确好应在培养方案和制度设计上体现的要求,进而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其次,为将实践项目的作用凸显出来,要选那些交叉性强的综合性典型项目;再次,注重导师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发挥出导师的帮带作用;最后,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创建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教育管理制度。
总之,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我们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与管理者,要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研究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丽丽.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定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5).
[2]金永东,李侠.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角色转换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