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合奇缘记》中的满族民俗文化

时间:2024-12-26 00:57:1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遇合奇缘记》是稀见的清代女性剧作,作者化名桂仙,以按年月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与情人椟珍的一段奇缘。由于作者及剧中主要人物为满族人,且剧本纪实性强,我们可以从剧本中挖掘出民俗文化的相关线索。

关键词:《遇合奇缘记》;桂仙;满族;民俗

《遇合奇缘记》是稀见的清代女性剧作,作者为桂仙。该剧本手抄本被收录在《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丛刊零册有戴云所写的该剧提要,用“祖籍或出东北满族,侯府千金”简述桂仙身世。剧本的写作原则是“按年月实录”,所提及与外界大事相关的时间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剧本纪实性较强,可信度较高。剧中多处提及桂仙为“椒房贵戚”,其夫婿为“藩府世子”“侯门子弟”,而其情人椟珍在第十一出《入谒》中说“世子与我同谱同窗”,这一切都说明剧中主要人物为满族宗室的可能性较大。我们不妨以满族文化视角切入,在剧本中挖掘出相关的民俗文化信息,在考察满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时,也关注汉族文化的满族文化的影响。

桂仙的丈夫听闻来访的椟珍最近添了儿子,感慨自己“盼麟儿昙花先现,怎如你一索生男”。此句“一索生男”容ซ易被读者忽略,极容易被认为是“一举生男”之意,但熟悉满族文化我们便会了解,在满族的产育习俗中,有记录子孙繁衍的“索线”,即所谓的“子孙绳”[4](145)。“索”,是满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孩子出生后要“戴索”,生病时要“换索”,女儿出嫁时要“摘索”,可以说,“索线”是满族人血缘与情感维系的象征。

而第二十四出《猎饯》中所提及的“围猎之差,例隔一年一次”,正是满族皇室一直保留骑射习俗的直接反映。

有满族本为关外的骑射民族,有一系列不同于汉族的文化习俗,但随着满汉人民长期交往,两种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态势,满族逐渐接受并推广了一些汉族民俗,《遇合奇缘记》中也有不少关于满汉文化交融的例证。

修禊本为古代汉族的节日民俗,著名的《兰亭集序》便记载了这一民俗现象。《遇合奇缘记》第三十五出记述了桂仙与椟珍于己巳年三月的修禊之事,二人携手登楼,见到了“芳尘铺面景清幽,见提壶携盒人驰骤。香车骏马,纷纷陌头,王孙公子,翩翩胜游,望杏花帘幕晴云覆”的盛景,说明修禊已然成为满汉共有的风俗。为父母守孝三年是汉族源远流长的丧葬民俗,在服满以前守孝者不能参加娱乐活动,该剧第四十四出《再庆》中记述,桂仙三十岁生日大庆时,椟珍非常想与大家共同庆祝,但其时他母亲因病去世,便以“小生服制未满,碍难侍奉霞觞”为理由避开了欢聚宴席,自己的生日也没有与桂仙一起庆祝。三年之后,椟珍服制已满,桂仙安排了“莲花宴”为其庆生,椟珍欣然应允,二人共享欢爱。

汉族人的名字文化也影响了满族人。剧本第十二出《话旧》中,桂仙问椟珍“有字否?”小生回答“贱字椟珍”。桂仙问夫子“我呼彼字何如?”夫子说“甚好。但彼虽有字,汝尚无字。吾依汝名,赠汝一字。嗣后彼即称汝为ღ桂仙夫人,可谓情礼兼尽矣”,这一段内容正好与“清中叶以后,满人不但取汉名,又加表字,使名字更加复杂”[5](679)的现象相符合。表字,旧称台甫,又称号,即人在本名外所取的与本名有意义关系的另一名字。旗人之间称谓原本十分朴素,后来受汉人影响,趋于繁缛,以致后来旗人相见,不问氏族,先问台甫,据《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记载:“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亲疏远近,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说明自清代中期开始,满族人热衷于仿效汉人,为自己取上字雅音美的名号,认为这样十分风雅。

汉族的宗教信仰也为满族所接受。学者金启Q先生曾指出“京旗满族的信仰,除在家祭祖之外,已经和汉族基本一样,汉族信仰的,也就是满族信仰的”[6],《遇合奇缘记》第二十三出提及了桂仙对汉族女神“碧霞元君”的崇拜。满族文化研究专家刘小萌指出“萨满教式微以后,一般旗人的信仰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民间信仰中历来是儒、释、道三家兼容并蓄”[5](685),《遇合奇缘记》前四出讲述天宫故事,此处的“天宫”正是道教信仰中的神仙之境,“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天仙圣✎母”“南岳夫人”“☮金童玉女”等称谓都具有明显的道教文化特征。而第五出《奇遇》中,桂仙与椟珍幼年相逢之处为一座“斋坛幡影龙蛇动,梵呗声相应”的寺庙,第六出中二人订盟结拜也正是在佛殿之上。此出更有“无量寿佛”出场,自陈“吾乃这万寿禅林,一尊古佛是也。今有玉帝座前金童玉女,罪犯天条,贬落人世,来此焚香设誓,愿生生世世,永作夫妻。俺悯其真诚,鉴其痴愿,须要时时庇v,以完此断公案”,大有玉皇大帝与无量寿佛互有关联之意,正体现了清代佛道信仰相互融合的情态。

《遇合奇缘记》作为清代中叶满族女性创作的纪实性剧本,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戏曲文学景观与女性文学景观,更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บ

[1]桂仙.遇合奇缘记[M].清嘉庆间抄本.

[2]赵志忠.《正红旗下》民俗文化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02).

[3]老舍.正红旗下,老舍全集第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周虹.满族妇女生活与民俗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79页

[6]金启Q.京旗的满族[J]满族研究.1998(0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