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摘 要: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应当采取一加一模式,即每讲一节理论课,就要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基础不仅更加扎实、丰富,而且动手能力得到增强,符合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基于此,文中就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一加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2-0-02
0 引 言
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强调实践和创新,学生只有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实现自身发展,为社会贡献力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研究性(一加一)学习模式,结合情景创设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探索和发现,并逐渐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为了确保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教学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而网络则为开展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 研究性学习特征
学习类型可以划分为两种: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1]。维持性学习主要是课堂知识,强调 ﭢ识记;而创新性学习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课堂知识丰富得多,学生探寻课本以外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研究性学习就属于创新性学习,因此应当大力推广。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1 探索性
在研究性学习下,学生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而是延伸到了课本之外。因此,及时研究的内容并非前沿,但这些知识却是课本中没有的。课本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媒介。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发现问题,激发探寻答案的兴趣,从而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以,探索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2 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体地位被改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寻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甜头,对学习充满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不仅使得学生视野得以开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实践性
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单独完成,所以实践性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特征。在这过程中,学生既要动脑,还要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亲自动手实践。这样学生就不再被局限于教师和教材中,而是实现了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2 计算机软件应用现状
与其它学科相比,计算机软件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掌握新知识之后,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发现,从而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对于教师来说,理论知识传授是十分容易的,但是如何才能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过去,教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抽象画的理论知识得不到真实体现,往往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大多数学生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可实践能力却非常弱。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根本无法为社会培养出所需人才。教师应该将计算机软件更加直观的演示给学生,参考教学的需要,将课堂所用到的软件作为教学工具,给学生详细地讲解,直观明了清晰,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自己动手操作后的喜悦。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软件知识的掌握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状况。大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对计算机常见的简单故障无法排除,最基本的安装和维护都不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趣味[2]。专业知识学得好的同学却反映知识面太窄,学习内容太浅,知识总是吃不饱。计算机软件应用学习中,®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展示计算机操作状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操作的技能培养。中职教师应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氛围。
3 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研究性学习途径
3.1 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教,不考虑学生听没听懂,采取划一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共同点只体现在学习成绩上,除学习外,每个人并无特色。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学习过程中予以指导,而这正与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担任课堂指挥者的角色,而是为学生“服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恰当时,由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3.2 多启发,多讨论
在传统计算机软件应用课堂上,教师都是按照教案开展教学,很少组织学生自学或者小组讨论,认为这样会扰乱课堂秩序。实则不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触动,促使学生向问题的更深处探索。在具体实践中,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探寻问题答案的兴趣,同时要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兴趣的情景,帮助学生搜集和了解相关知识,教会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在探究中共同收获成功的喜悦[3]。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同时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4 强化实践
4.1 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是针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实践任务。也就是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开展其它实践打下基础。由于是基础实践,因此在任务安排上应当尽量简单,只要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即可。比如对Photoshop等软件基本功能的操作。在基础实践阶段,教师要在正式授课之前准备好教学方案,根据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教学。首先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课堂操作,学生按照教师演示,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从而完成实践任务。 4.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要针对专业课程设置实践任务。大部分实践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但是涉及到的都是一些较为基础的技术,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由于专业实践与基础实践相似,都是对学生已知的理论进行实践,因此,在实践模式上参照基础实践模式。与基础实践类似,教师在上课之前制定好教学方案,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操作,学生按照教师演示,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从而完成实践任务。
4.3 创新应用实践
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的根本在于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计算机软件人才。作为学校来说,应当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采用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所谓创新应用,就是学生在已掌握的基础上,向未知领域开拓的一种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创新应用与前文所述两个阶段是存ท在本质区别的。前两个阶段看起来更像是“部分”,而创新应用则更像是一个“整体”。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后,创新应用能力得以提升。需注意的是,实践活动不能脱离理论而单独存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心中的疑惑被一一解答,不光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同时又为学生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积累了实践经验。创新应用实践可采取的形式比较多,比如专业课设计、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等。学校实验室配有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学生们可将抽象化的思维逐渐过渡为具象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从而有利于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为参加电子竞赛提供一个良好的设计平台。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
5 课堂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具体来说,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可以从政治、文化、习俗等方面展开研究。可参考以下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课题;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或者由学生自行分组;根据课题展开小组讨论;得出、分享讨论结果。在课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索资料,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小组成员对操作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心得等进行整理,并将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生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以增强,为了完成任务,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在探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碰撞,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 合理选择课外读物
既然研究性学习强调创新性学习,从课外获取知识,那么就离不开课外读物。由于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无法判断一些课外读物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课外读物。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同时还要考虑他们的理解水平,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5]。过难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过于简单又不能满足学生的研究欲望,因此,课外读物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7 结 语
综上所述,文章就如何开展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探讨。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我国传统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研究性学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主要是由各校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学生水平不同所决定的,本文提出的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专业发展情况、学生水平等,制定合理的研究性学习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策略绝对不能离开创新和研究,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才能将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邓伯男.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研究性学习[J].信息通信,2014(2):269.
[2]吴黔云.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分析[J].电子制作,2013(6):123.
[3]李丽娜,陈小琴.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发展分析[J].电子制作,2013(13):229.
[4]高祥民,吴桂贤.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3):203.
[5]罗蓉.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研究性学习[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2015(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