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严家风成就唐太宗的美德

时间:2025-01-13 07:15:0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台湾学者柏杨在其《中国人史纲》指出:“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此言可谓精辟。探究唐太宗李世民之美德,和其母亲窦氏知书达理,家风谨严,悉心教育培养息息相关。

一、才貌品佳深明大义

抚育一代伟人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出身名门望族。史载,窦氏,出身于世家。其远祖为避难,于西汉新莽年间迁徙平陵侯苏建封地武功而居,故亦称京兆平陵西人。其父窦毅曾为北周时期定州总管,封爵神武公;母为北周的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可谓皇亲贵戚之金枝玉叶。窦氏少时可谓才貌品能绝佳的奇女子!其出生后不就即“发垂过颈”,三岁时则发长齐身,可见其异;少习诗文,善诗词书法,涉猎诸子百家,“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嗜好度曲弹唱,显得聪慧过人;还极具贤淑之性、温婉之情,为时人所称道,可谓有着大家闺秀难得之蕙质兰心。

尤为瞩目的是,此女自小练就了“遇事多谋,且能机智周旋”的能力。她受舅舅周武帝宠爱,被接去在宫廷受教育,小小年龄就深明事理,显得持重老成,已经懂得了臣藩之礼、应变之道。且说偏安一隅的周武帝,当时实力还比较弱小,面对强大的突厥威逼侵扰,不得不采取和亲策略,迎娶了突厥公主为皇后,但日常生活中夫妻关系很冷淡。生活在舅舅周武帝身边的窦氏,虽然小小年纪,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此小小女子,毫无忌讳地对舅舅周武帝说:现在中国还没有统一,突厥还很强大,舅舅应该抑制自己的情感,好好对待突厥皇后,只要突厥配合,江南和北齐就容易对付了,统一大业也容易实现。小小女儿家,这一番发自肺腑的童言,让一代枭雄周武帝听了,如有灌顶之醒,深以为是,竟然乖乖地听从了小外甥女的指点。当时朝中官员虽然也看到这一点,但耽心因言获罪,竟无人敢向周武帝晋谏言。可就是这个小女孩,敢直言不讳指出,可谓胆识谋略实在不简单。话说窦氏,随之又像一个小大人似的,几乎天天来到新皇后的宫里请安问候,还为皇后弹曲唱词,解烦除闷。作为一个还未及笄的姑娘,她机智周旋,渐渐弥合了周武帝和新皇后突厥公主的裂隙。

此时,后来成为大唐皇帝李世民之皇后的长孙氏,其伯父长孙炽,恰在后周朝廷为官,是周武帝的近臣。他对窦家这个小小女儿家之“遇事多谋,且能机智周旋”的能力留下深刻印象。后来,长孙炽任隋朝尚书,为三品大官。其侄女长孙氏到了及笄年龄,提亲者络绎不绝。长孙炽对弟弟长孙晟说:窦氏这样睿智的人,培养出来的儿子一定神奇,应该想办法结为婚姻。长孙晟很赞同哥哥的话,就托人给自家女儿长孙无忌和还是弱冠之年的李世民说亲,定下了这门婚姻。长孙家族主要看中的,是李世民母亲窦氏的家风。他们深知人才与家风的密切关系。这样看重家风的眼光和见识,即使在1500年后的今天,也是不同凡响的。

大定元年(581年),此窦家女已13岁,出落得楚楚动人,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可就在此年,掌握北周朝廷实权的隋王杨坚,威逼静帝“逊位”,他自己称帝,建立隋朝。窦氏听舅舅家族噩耗后,眼泪喷涌而出,一头扑到床上痛哭,发狠道:“只恨我不是男儿身,不能拯救舅舅家。”他父亲窦毅赶快来捂她的嘴,低声劝告说:不要乱说,这是会被族灭的啊。这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悲愤之中提起毛笔在纸上抒发自己内心感怀:“国亡心亦碎,无暇选夫君。誓言复北周,巾帼胜须眉!”

有如此聪慧知书达理而又深明大义的女儿,窦毅自是十分喜爱,对妻子说:“女儿才貌如此,绝对不可随便许人,委屈了她。一定要找一位配得上的女婿才行。”

二、相夫教子孝慈理家

一家有女千家求。为了给到了该谈婚论嫁年龄的女儿尽快选择到如意郎君,窦家则在门口的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来个比武招亲。让贵族公子前来求婚者,先试本领,给两只箭,只要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可以允诺婚姻。前后来了几十位,一概没有“中目”。李渊最后参加角逐射箭,连发两发,竟“中各一目”。不仅窦毅大悦,看中了李渊;且窦氏也喜滋滋地将红绣球抛给了他。

窦氏嫁给李渊后,主要居住在长安京畿之地武功县西南的渭河北岸旧宅。其时,李渊任隋岐州刺史。西谚云“好女人是所好学校”,委实不虚。窦氏婚后,不仅因以孝闻,还让丈夫李渊在家庭这所学校成长毕业。

且说李渊家族,“世居陇右”,即如今天水一带。其为魏晋时期西凉国(今甘肃河西走廊酒泉一代)创始人李嵩(351―417年)的七代孙。李渊七岁时,承袭死去父亲唐国公爵位。隋时,因是独孤皇后姐姐的儿子,即文帝杨坚的外甥,“特见亲重”,为禁卫军官,补千牛备身。“千牛”,乃刀名,喻其锋利,可宰千牛。皇帝升殿,执掌御刀弓箭,侍立左右。李渊后外放任京畿之地岐州刺℉史,州府设在武功。

初婚后,窦氏和李渊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用她的温婉体贴,让在各地辗转为官的李渊,感受到了家庭幸福。有一首民歌,据说是窦氏在家门前观漆水入渭河景致所吟唱:“漆水清,渭水明,两水汇流亮如晶。左岸槐,右岸柳,渭河漂行船几艘。相公那知吾家美,只有居住才明白。”可见,其时住所虽简陋,但这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很知足,不仅给一直因在三品以下官位辗转无法提升而郁闷的李渊,增添了安全感,且给新婚生活以无限的乐趣。

李渊的母亲,因丈夫李去世很早,平素性情严峻。病危时,她的几位儿媳因怕伺候不周到遭谴责,以各种借口躲避。唯有窦氏对婆母“昼夜扶侍,不脱衣履者,动淹旬月”。百善孝为先。窦氏,百般委屈自己孝顺婆婆,不仅赢得了丈夫李渊的敬重,且在李府上下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和声誉,让童年时代的世民,留下难以泯灭的记忆。他见母亲尽心ツ服侍奶奶,对母亲越发敬重,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报答母亲。

窦氏还以其超常的才华,让丈夫李渊为之佩服,并有了依赖感。一日,李渊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夫人叙述,隋炀帝嫌他脸上皱纹多说他是阿婆脸,窦氏听后反倒乐呵呵地说,“阿婆好呀!阿婆就是堂主的意思,夫君不是唐国公吗?那不就是说你是唐主吗,有啥难受得,应当高兴才是。”善解人意的窦氏一句幽默的话语,说得李渊眉开眼笑,抚平了丈夫淡淡的忧伤。 史载,李渊喜爱骏马,曾蓄养不少。“遇事多谋”的窦氏劝他:“皇帝(指隋炀帝)好鹰爱马,这你是知道的,你马养得这样好,曷不上献?独留己用,别人奏报,皇帝知道了,容易怪罪,你要慎重地考虑。”李渊舍不得上献,后果真因此获谴。李渊经过反思,多次搜寻鹰犬以进,不久擢位将军。李渊后来对儿子李世民说:“我要听你妈的话,早就当上这个官了”。母亲窦氏之远见卓识的政治智慧,让儿子李世民十分佩服。

三、母育悉心成就美德

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三》记载:世民“始自襁褓,视瞻举措,有异于常”。其4岁时,因一相士夸他有“龙凤之姿,天目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遂为他取名“世民”。从小世民就极受父母宠爱,“每将随从,不离左右”;尤其母亲对他,“於诸子中,爱视最笃”。

李世民后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与幼时受母亲家风谨严,悉心教育息息相关。在那个战乱年代,李世民虽说生于达官贵人之家,但生活同样艰苦。《册府元龟》卷一七二引世民的话说:“朕幼遭隋乱,栉风沐雨,饥不遑食。”他从懂事起,就记得母亲是怎样把他放在树荫下,自己冒着烈日的暴晒,在别人收获过的农田里一个一个拣拾麦穗养活他的情景;母亲怎样带他去舅家,抱他坐在巨石上玩耍;在他多次患病时候,母亲衣不解带、夜以继日护理着他。战乱危险,母亲带他逃难,最远甚至跑到了约200里路外的长安,在荒僻的崖洞里躲藏起来。《纲鉴易知录》卷四十四引御史马周的话说:“陛下少居民间,知民疾苦。”世民自己对此也不避讳,不止一次地说:“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

李世民不仅在辞章和书法上的童子功,皆赖于其母在昏暗的“唐王洞”里教授,母亲还要求儿子李世民熟读兵书,做到倒背如流。她有着将儿子培ก养成文武双全的帝王之才复兴家业的梦想,给体格健壮的儿子所锻造的箭簇,不仅比一般人所用的大一倍,且要求“射洞门阙”,足见要求之高。

且说在各地辗转为官的李渊归来休假时,将几个儿子叫来考察,当时年不满16岁的李世民,大胆同父亲谈论兵策,谈论时事,让李渊对这⚥个儿子格外器重。《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他之“幼聪睿”,来自母亲悉心呵护教育;他之玄鉴深远,得益于知大理母亲家风;他之临机果断,更是因母亲言传身教;他之雍容大度,还是受到他母亲耳濡目染的结果;他之匡定家国志向,是明大势母亲引导教育缘故。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虽自幼聪睿,可能见识也还不错,但是做起事情来,或瞻前顾后缺乏临机果断;或鸡肠小肚,缺乏大度雍容;或陷入小人宦官包围中狗苟蝇营。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毁于家风不谨严之故。

李世民在母亲窦氏悉心教育下,自然成大器。这正如李世民后来自述的:“朕爰自幼年,夙秉庭训,岂徒学闻诗礼,因令匡定家国。”

四、以孝治国抚民以仁

大业九年(613年),李渊任卫尉少卿,到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为隋炀帝进攻高丽督运军粮。李世民随其母窦氏,经洛阳,到涿郡。不幸,当年五月,窦氏在涿郡去世,终年45岁。在母亲临终时,年仅14岁的李世民十分孝顺,“自母寝疾,朝夕侍侧,不能衣冠。所进汤药,必先尝之。及殁,哀伤过度而消瘦;杖而能起……”。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曾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李世民登基后,曾回庆善宫重游故地,哽咽着对侍臣说:“朕生于此地,现在与母后永别了,母亲的养育大恩我竟无法报答……”说罢,便失声痛哭,伤心欲绝。他身体力行提倡孝道,感于“儿生之日乃母难之时”,他从来不为自己过生日。

最为可叹的,深谙“顺者为孝”的一代英主,十分看重以孝治国。对于尽孝道的典型,或由朝廷给以褒奖和宣扬,或由地方官府表彰,或由地方举荐,上奏朝廷,授官、赐物、旌表其门闾、蠲免其赋役,甚至载入史册,传之后世。两《唐书》中都专门有《孝友传》,罗列姓名或详见于篇者,即为对尽孝道者最高的褒奖。

李世民还将对母亲的思念转化为治国的动力,把孝心发扬光大为善心和爱心,大行德政,抚民以仁。李世民首先顺应大势,使饱受离乱之苦骚动难安的百姓万民很快安定下来。他派遣使者巡视关内,拿出官银金宝赎饥民所卖子女,送还其父母;还派使者跋涉千里,以物赎回因战乱而流落在今蒙古国杭爱山的百姓;至于死者,则为之掩埋枯骨,并予以祭奠。开仓救济贫民,为未婚贫民出彩礼成家。对那些“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逃户初还,家无粮储者”,让当地政府给以救济。并“遣大使,分行四方”,督促检查落实。对灾情较重的地方老百姓,则“倾竭仓廪,普加赈恤”。让州县官想方设法帮助没有配偶的平民男女成家,释放宫女3千人任其婚配嫁人,还鼓励寡妇再嫁。此举对安抚民心,壮大人口,颇有成效。据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全国著籍户数增加到380多万,人口约增加5百万。

其次,保证耕者有其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李世民大力推行均田,奖励垦荒。实行以庸代役的租庸调制,尽量减少征发徭役,以保✉证“不夺农时”;朝廷多次明令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土地向大户集中。他甚至不止一次下令将废弃皇家苑囿,分给当地百姓耕种。积极鼓励贫民从土地狭少的乡迁往土地宽裕乡,奖励拓殖垦荒。很重视屯田,并州、朔州、代州等地都有大面积的屯田,保证了边境地区的军粮供应。还修复和新建了水利工程。到李世民执政的最后一年,天下太平,马牛布野,达到“公私富给”。

第三,立法力求宽简,力求做到“安人宁国”。他说:“国家法令,唯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格式既多,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立法不仅应当由繁而简,而且应当去重而轻,即“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他特别强调,法律制定之后,不可“数变”, 朝令夕改。李世民临去世那一年,史载“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真正实现了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李世民649年病逝后,其谥号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就特别有一“孝”字。观其一生品德,本质上是以孝为先的善。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