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1)
审计差异是审计人员表达审计意见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何ฟ就审计差异进行调整,是审计实务中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审计差异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审计差异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一致的事项。
审计人员在完成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和特殊项目的审计后,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审计差异,审计项目经理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使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所载信息能够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一对审计差异内容的“初步确定并汇总”直至形成“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得以完成的。编表并不复杂,关键是要看审计差异应不应该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核算误差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误差,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每一项核算误差,☠又可把这些核算误差区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不建议调整的可能不调整,但不是一定不调;重分类误差是因企业未按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而引起的误差,例如,企业在应付账款项目反映的预付账款、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的预收账款等,重分类误差不管大小都要调整。因此,我们这里将重点讨论核算误差的调整。
二、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
对审计中发现的核算误差,如何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与未调整的不符事项,是正确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的关键。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性,换言之,注册会计师在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与未调整不符事项时,应当考虑核算误差的金额和性质两个因素:
第一次调整:情况一:对于单笔核算误差超过所涉及会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情况二:对于单笔核算误差低于所涉及会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但性质重要的,比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核算误差、影响收益趋势的核算误差、股本项目等不期望出现的核算误差,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第二次调整:对于单笔核算误差低于所涉及会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并且性质不重要的,一般应视为未调整不符事项,但当若干笔同类型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数超过会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应从中选取几笔转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过入调整分录汇总表,使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金额降至项目层重要性水平之下。
第三次调整:所有项目错报漏报的合计数与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相比较,如果超过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则应从中选取几笔转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过入调整分录汇总表,使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金额降至报表层重要性水平之下。
第四次调整:考虑前期未调整的、继续影响本期的错报漏报金额;如果和第三次调整后的合计数超过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继续调整,直至剩下的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金额低于报表层重要性水平。
第五次调整:考虑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影响,调整方法同上。
具体调整过程举例说明พ如下:
例如:分报表项目看,假设只考虑应收账款项目,其重要性水平为30万元,报表层重要性水平300万元;那么, 关于支出性经济合同审计办法的探讨
对企业会计报表造假行为的稽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