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警惕“林则徐式防御”
2014年出差途中特意去参观了虎门的沙角炮台。在我们的教育记忆里,这✡个地方撕开了中国近代战争的序幕。虽经有关部门保护,历经百余年的炮台仍显得锈迹斑驳,和远处海面纷忙往来的货轮,岸上林林总总的高楼相映,似乎显得越来越安静甚至有些局促。在我们的记忆中,当年林则徐心存天下,铮铮铁骨,最终成了昏君庸臣的替罪羊。我们有趣地发现,当年的清廷面对英吉利的利舰,犹如今天的大公司面对借助新技术和新资本崛起的新公司,而大公司内部并不乏林则徐这样的有识之士。但是,仅靠林则徐,对抗不了英吉利。
在历史研究中发现,林则徐当时之所以被选中作为禁烟和治理海防的重臣,是因为其有一个动作是当时很多权臣和政府机构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持续搜集英国的大量情报,这个动作在当时傲慢的官♒宦世界里面是极为难得的。
据记载,林则徐至少有四名翻译,对英国的地理位置、人口、舰队、贸易立国政策,包括英国的政治体制,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且采集成册,他甚至研究了孟加拉、新加坡等地重要的贸易信息及鸦片价格,可以说是清廷对英国了解第一人。可是问题来了,为何从头到尾,直到英军开始大规模进攻之前,林则徐从来没有给当时的清廷政府发出过任何真正的高级别战争警报?
在他一系列的文件里面,都最多定义为“边衅”和武装走私。这个问题不在情报本身,而在他分析情况的思维价值观,在他的思维逻辑里,有着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英国身居偏远,而人口、经济,包括军队数量这些数字和清朝对比的弱势让林大人觉得英国政府绝不会开战,他显然对英军的陆地作战能力是毫无判断的,认为最多也就是海上小范围对抗。这个思维逻辑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去看是合乎情理的。林则徐显然没有获得一个重要的情报,或者说在原有的思维方式下林则徐也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判断,就是英政府对于清廷的外交战略,已经从简单น的贸易诉求变成了要用炮舰政策最快地撕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历史如同一个滚动的轮轴,不断滚动,又不断重复。在今天颠覆式创新此起彼伏➳的大商业时代,这样的假设逻辑陷阱不停地重现。在一个大公司里,我们拥有的情报可能会比林则徐更多,但是现代人中天资禀赋和用功程度超过林则徐的并不多,而具有林则徐同样“弱远者不会向天朝开战”逻辑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这样的逻辑在今天小公司不断意欲颠覆大公司的时代是个致命陷阱,正如《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所讲,颠覆性创新往往产生在边界地带,而这些来自边界地带的“边衅”是大公司越来越需要重视的。正如凯文・凯利此前所预言的可穿戴设备、跟踪设备、电子货币、网真等技术已经开始出现,虽然还在边缘时代,大公司要充分重视。
所以大公司面对这样的挑衅,仅仅靠内部的林则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群人,和“英夷”的思维方式一致,最好把战场也摆在海上,这样才有可能重新设计战场,夺回战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