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4-12-26 12:48:1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那么,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才算一流呢?一流是通过比较而形成的一个群体概念,虽然比较模糊,但确有群体共性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对这些特征的把握有利于把握一流高职院校的概貌,揭示一流高职院校的本质。

特征是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即一流高职院校区别于非一流高职院校的、主要的征象或标志。由于一流指的是第一等的,与常说的卓越的、杰出的、位居前列的等意思基本相同,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事物高质量或高水平的概念。那么,一流高职院校就是在办学质量和水平上处于第一等的高职院校,其基本特征也就体现在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影响质量和水平的主要因素方面。

1一流高职院校的理念与制度特征

理念与制度虽然不是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或征象,却是影响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两大软因素,因为二者构成了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内环境,直接制约着其他办学要素的效用发挥,影响着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流的高职院校必然彰显出理念与制度上的软特征。

1)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对自身办学的理性认识、信念和追求,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办学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极大地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办学理念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伴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变化,其办学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由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不同,办学理念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以直接满足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主要使命的高职院校,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对市场逻辑的遵循和把握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而基于市场变迁迅速、人才培养周期长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滞后性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还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流的高职院校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从实践看,那些取得办学成功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理念都是适应时势需求的,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重要建校基础德新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学习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就根据国情提出了教学工厂的理念,这为后来南洋理工学院形成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提高,教学工厂已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南洋理工学院又将教学工厂升级为科研创新工作坊。

2)健全有效的制度。

有了理念做先导,但先进的理念往往在开始只为少数人所有并提出,如何使之变为全校的行动指南呢?这就依赖于教育制度的设计。与此同时,办学经费、实训设施、师资队伍等的投人,只有在良好的制度设计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铸就办学水平,因为教育制度不仅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教育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的摩擦、抑制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等,还可以通过制度提供激励机制,激发个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维护教育秩序而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耗散,所有这些对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教育制度处于缺失或者低效,或者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冲突和矛盾,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无从保障,因而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制度可以称之为左右教育效率的根本因素。显然,一流的高职院校必然有着健全有效的制度。在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围绕发展目标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校内形成了有序的管理和富于激励的机制,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发展势头看好;而一些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管理不规范甚至混乱,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内耗大,教职工缺乏工作和创新的热情,学校形成一种平稳而缓慢的发展状态,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2一流高职院校的投入特征

办学投人虽也不是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或征象,却是当今造就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前提,没有投人充足的办学经费和先进的实训条件,没有多元多能的师资队伍,就无法造就一流的高职院校。

1)充足的办学经费与先进的实训条件。

实践充分证明,高职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培养能跟上行业企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与先进的实训条件,这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物质อ基础。一项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很显然,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来源,才具有足以支持技能开发教学、教师培训和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这是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前提性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政府财力不足条件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举措,在经费投人上确立了低投人、高收费的筹措机制,导致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甚至仅靠学费维持,实训条件落后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学生缺乏足够的、紧跟时代需求的实践训练,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份对全国120余名高职院校领导的调查显示,74.7 %的校领导认为经费问题是我国高职院校最大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通过加大投人和深化改革,重点支持一批高职院校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院校在地方政府强大的财力支持下崭露头角,并初步确立了全国一流的或省内一流的地位。

2)多元多能的师资队伍。

教师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性也成为社会共识,一般被认为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一流大学的研究普遍认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支撑,要有一批名师、大师。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与传统大学不同,但无论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还是从事应用技术研发,亦或是直接服务于社会,要做到一流都依赖于强大的师资队伍。与一流大学相比,一流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上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多元和多能。所谓多元,即师资队伍在来源上要多元化,既可以是来自其他高校的教师或毕业生,更需要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实践能手,既要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也要有相当比例的兼职教师。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更灵活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应用性和职业性。据美国教育部1997年的调查统计,在两年制社区学院雇佣的教师中,兼职教学人员的比例为64.6%。所谓多能,指的是一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能力结构上的特征,除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研究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面向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其中,一些人在技术开发以及对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上凸显优势,成为专业大师,他引领专业的发展方向,是一流高职院校的品牌,是一所高职院校在国内外高职院校中地位高低的重要象征,是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3一流高职院校的产出特征

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充足的办学经费和先进的实训条件,加上多元多能师资队伍,再设计好一套健全有 ツ效的管理制度,硬投人与软环境相辅相成,在办学实践中就会逐步积淀出一流高职院校的产出特征。

1)一流的专业与课程。

专业与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和实施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一流高职院校必然有一流的专业与课程,这是一所高职院校是否为一流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有研究指出,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专业体系,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当代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对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这决定了专业而非学科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元素,决定了课程是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格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意味着专业与课程在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中具有核心地位。显然,没有一流的课程,就没有一流的专业,而没有一流的专业,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自然也就谈不上一流的高职院校。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初期,受精英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多沿袭老大专的传统,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型,专业和课程建设缺乏自身特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只能是末流。世纪之交,我国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才真正得到重视,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政策引导下,逐步加强了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强调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专业与课程建设才逐步彰显高职特色,打造一流的专业与课程才成为可能。

2)一流的毕业生就业。

由于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决定了来自社会的评价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而毕业生就业是集中反映社会评价的重要的、比较客观的指标。因此,人才培养的水平最终通过毕业生就业反映出来,一流的高职院校应该有一流的毕业生就业,这是高职院校之所以为一流的根本标志。《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所谓一流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与传统大学不同,因此不能采用传统大学的学术性标准。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度设计上将高职院校与传统大学按统一规范管理,在实践中造成高职院校沦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低层次、低水平教育机构,建设一流无疑是一种妄谈。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分类发展成为政策引导的趋势,高职教育在一系列管理、改革和发展规划中逐步强调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的路径,高职院校在招录生源上开始彰显自身特色,毕业生也在差异化就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一些院校在这方面的一流特征正越来越明显。

3)一流的应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

除了培养人才以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在经历长足发展之后,其他社会职能也会逐步凸显,从事应用科技开发和直接服务社会也越来越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职能,与培养人才一起,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三个主要方面。因此,除了一流的专业与课程、一流的毕业生就业以外,一流高职院校还具有一流的应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这是高职院校是否为一流的另外两个标志。长期以来,教育界不少人基于自身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对科研条件的一些认识,认为高职院校搞科研是不务正业,也难成气候。这种囿于现实的看法既是对经济社会需求的回避,又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的漠视,它既没有看到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性,又忽视了广大中小企业对应用科技开发的巨大需求,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因此,无论是强化服务社会的职能还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高职院校应该拥有一流的科研,只不过在科研的方向上,高职院校关注的不是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而是服务行业和区域,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工艺流程改造、产品开发和管理创新等应用科技开发需求。在教育部高职教育示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于德宏教授看来,职业院校搞科研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职业院校要做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蓄水池。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具有服务社会的距离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既可以强化社会职能,提高社会声誉,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及时、充分地把握社会需求动态,调整办学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因此,一流的社会服务对于成就一流的高职院校来说,意义也很重大。

4结语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看,一流高职院校呈现的特征会有所不同。以上从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着手,论述了一流高职院校的七大基本特征,其中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健全有效的制度是软特征,二者构成一所高职院校卓越发展的内环境,促使学校各办学要素充分发挥效能;充足的办学经费与先进的实训条件、多元多能的师资队伍是一流高职院校在投人上的特征,二者是铸就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前提;一流的专业与课程、一流的毕业生就业、一流的应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是一流高职院校的产出性特征,是一所高职院校之所以为一流的主要标志。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