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培育
"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创业文化 价值观 创业能力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历史不长,师资、设备、文化都比较薄弱。因此,如何根据院校特色建设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创业文化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建设以及创业文化的培育简单地谈几点看法。
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是指新建本科院校以创新、创造、创业为价值向度而着力打造的一种独有的高校校园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欲望,能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良好且富有感召力的精神环境氛围,引导广大学生自发自觉投身创业实践。当前,培育优良的校园创业文化是各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效益的本质体现,也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转换就业价值观的现实要求,显得非常必要。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建设以及培育不仅要与院校的内涵发展相互协调,而且要在更深层次上注重利用新建本科院校的资源,注重创业文化培育的一贯原则、注重创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战略融合、注重创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的内涵与外延、注重创业文化培育与院校办学定位的衔接。
一、 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的内涵
“建设大学创业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面对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应从多个方面培育大学创业文化。”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培育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应当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文化熏陶与文化引领,引申校园文化在创业教育中的文化作用力,积极发挥创业文化在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力;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鼓励学生不断开拓进取,理解院校创业教育的深层次内涵,完善创业文化在院校创业教育中的杠杆作用;再有,要规避学校文化对创业文化培育的刚性影响,打破制度文化的影响,灵活实施,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深入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并在体验中使学生培养正确的创业观,形成正确的文化引领作用力。
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培育的内涵既要遵循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战略、院校的核心能力、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更要结合院校的特点去展开。当然,在培育和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更要坚持创业文化培育的一贯原则,又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才能使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对学生的培养有实效性。
二、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原则
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培育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以求实现基础教育带动创业文化的深层次作用力发挥。
(一)突出价值取向,培育主题♒文化
创业文化内涵的主题则是价值取向,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基础是相对薄弱的。其校园文化、战略目标、办学定位都与院校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切的联系。因此,在建设与培育创业文化过程中,在深挖院校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与院校办学战略相互结合,实现院校主体与学生个体价值观念的协同、认可,只有如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才能凸显以院校文化为特点的主题文化。主题文化不仅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更要注重价值的协同与相互发展,在发展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业文化的主题文化培育,强化实践,通过文化的诱因与引领作用,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二)体现人本理念,内化和谐发展
在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突出学生自主思考的主体特性,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强调个体的情感融入及情感氛围特征,突出了专业“创意”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力图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建构性、目标指导性、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点,使学习过程呈现出探究定向、情境感染、问题定向♀、内在驱动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也朝着和谐发展、综合发展的方向前进,那么在校园创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中,不仅要抓住学生为主体这个“抓手”,而且要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其次是要注重学生为本的培养方向,最终实现专业与文化的结合,深入实践,内化和谐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三)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综合发展
优化文化环境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和培育创业文化方面,要把针对学生综合发展制定的制度文化,发展策略理解成为文化环境优化的一种手段,在实现文化环境优化的同时要切实将院校的战略目标,文化引领作用以及学生个体与院校的价值融入校园创业文化培育中。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培育既要传承高校的大学精神,还要勇于创新,通过社会实践,完善在创业文化建设和培育过程中各种资源活力的激发,以求得学生个体与院校的双向发展,最终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四)创新文化内涵,实现科学发展
“创业文化的内涵深刻反映了高校培育创业文化的价值取向——增强创业能力,激发创造活力,突显发展的主题、体现人本的理念、指引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培育途径等方面,高校培育创业文化的价值实现途径主要是打好思想基础、政策基础、社会基础三个基础。”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培育创业文化的进程中第一要完善创业文化的培育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影响与制度保证作用;第二要深化科学发展的主题,让创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更是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的品格;第三要注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在优化结构与课程的同时,要将文化引领这种作用力真正发挥到极致。 "
三、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培育的思考
综合上述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把创业教育融进课程设置,而且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把创业文化的培育当成院校©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笔者经过长期积累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培育要更加大胆地创新思路,解放思想,真正使创业文化能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处独特风景。
(一)内涵式发展创业文化模式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在一定层面上桎梏了高校的教学管理,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教学管理定位与传统的高校有差异以外,校园文化,师资资源以及院校的职业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因此,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同时,院校的创业文化模式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首先,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基础教育与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形成以能力体系为主的创业文化体系;其次,创业文化要求新,求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注重院校的特色,进行深入发展,要将扶持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业形成校园文化的一种主题文化;再有,创业文化要融入学生创业价值和创业幸福指数,使学生在受到创业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够自觉主动通过价值观认同以及创业幸福感参与到新建本院校的创业文化建设中。
(二)强化实践,注重实践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要结合高校所在地方经济开展创业文化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是地方创新体系的生力军,要立足地方,首要的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培育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结合。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的互动可以通过两个层面来实现:一是基础层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增加综合课程的比重,注重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课程的开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地方社会的联系,开门办学,为学生企业管理理论学习尤其是实践技能创造良好条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校外资源为背景,培养学生开创性个性等创业素养。在教学方式上应采用现场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强化实践教学。在师 ヅ资方面,学校邀请地方成功企业家做学校的兼职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创业指导,使优秀企业家、管理学者、高校教师、高校大学生等人士之间充分互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将管理理论与实务对接,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三)多元深化创业文化层次
新建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中,要把创业文化区别层次,利用创业教育的内涵,丰富创业教育的文化内涵,细化层次,在制度保证的同时,要注重创业文化硬件条件的建设,以及软性管理的落实。例如: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设立为高校的创业文化培育提供了长效发展的平台,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注重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进行课程优化以及对大学生缺乏必要的风险教育,往往导致高校的创业基金或者大学生银行的资金陷入不良循环的境地。笔者认为,创业文化建设要在层次体系上细分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正确利用,在行政审批、项目申请、资金利用等多个方面在层次上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要确保大学生创业基金的科学使用,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注重资金的正确使用,而且要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创业基金与创业贷款上进行区分,使大学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完善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以求实现创业文化培育对制度保证、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管理体系缺陷的弥补。在创业文化建设中,要将培育当成既定目标,同时要注重层次的相互协调,以确保创业文化建设与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制度管理,项目审批等过程中的作用立法会。
(四)优化创业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影响
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会凭空产生,在不具备创业客观环境的情况下,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就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岗位需要,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学生的创业意识就很难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唯书本、唯经验、唯权威等意识很强,害怕与众不同,这也是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很少自我创业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倡导其自主创业,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则会使学生认同创业,使其早日形成创业意识。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影响
创业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创意,它是创业的起点,也是保证创业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核心。传统的校园文化通常过于强化统
一、强化认同,在无形之中压抑了学生的想法,把整个集体带入了机械、呆板的氛围中,不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所以我们提倡建立多元、自由、共享的校园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巩固传统优秀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挖掘自身潜力,敢于展示创新与个性的一面,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长期持续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品质。
3.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
创业不是仅凭说说就能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的能力做支撑∞。大学生走创业之路同样需要具有相应的创业能力,而能力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行动来培养。学校举行的创业计划大赛、倡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高校需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校园文化氛围,来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2] 胡大敖.创业文化与高校教育[J].中国高新区,2003,
(4):13.
[3] 陈丽华,王前新.高校培育创业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20.
[4] 卢红学.高职院校创业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实现途径[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4.
[5] 张伟,孙晓燕.构筑高层次人力资源 创业文化环境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6,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