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重现灵性与俊美
【摘 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入境悟情,感知美;含英咀华,品析美;真情诵读,体悟美。阐述教师如何让阅读重现她本来的灵性与俊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实践
目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是教育界激烈探讨的话题,新课改和应试教育仍明里暗中地不断博弈。新课改倡导着语文阅读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文因素的ฌ挖掘,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可奈何花落去”,受传承因素、理念与实践不可逾越的冲突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仍难易旧辙。面对容量陡增的阅读要求,师生疲于应付,学生阅读技能匮乏,阅读指标难以落到实处。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功能,但现实中有的变成了应试的奴仆,变成了家长、老师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变成了冷酷的驯化和空洞的教条……失却活力和魅力的阅读使得语文课堂人气不足。如何让阅读重现她本☿来的灵性与俊美?
一、入境悟情,感知美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形式,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学生的审美感知指向于审美对象的美,让学生在感知中思索,入境悟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1.欣赏图画ย展示美
电教媒体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古今建筑、风土人情等。同时因为色彩鲜艳,生动逼真,又使它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教师可抓住图文相似之处,以图导文,图文合一,启发、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琢磨画面的“境中之情,境外之音”,细细品味文字,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如我在教《爬天都峰》中的一句:“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学生对天都峰的“高”、“从天上挂下来”,缺乏形象的了解,就不能深刻地体会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这时,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去感受路的窄,感受路的高,学生很快就总结出这句是写路险。因为图中周围的景及路的描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美的画面使人赏心悦目。
2.聆听音乐营造美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借助音乐语言,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可以起到渲染意境的作用。从而,促动学生伴随着悠扬或激昂乐曲,捕捉课文中传送的美的信息,丰富想象与联想的审美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
课堂上灵活地运用音乐营造和谐的氛围,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师生都可能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则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了丰富的知识,及感情的熏陶。美的音乐,美的旋律,美的享受,学生浸润在美的氛围中。
3.凭借语言渲染美
于漪老师讲到他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教师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
当学生们看到五壮士跳崖的那一瞬间,说:“虽然五壮士跳下了万丈悬崖,但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听到这里,学生们彻底被课文中的情感氛围所包围。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随着对五壮士的无比崇敬而升腾。
三、真情诵读,体悟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读文章就要把文章的神读出来,以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ท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只有真情实感才是美的,才能打动人心,否则便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学生年龄小,文章中许多情感体悟不到,或读不到位。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一系列的动作,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世界:“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一开始学生的朗读浮于字面,不能入情。我引导学生:“此时,阮恒心理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阮恒,你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揣摩阮恒复杂的内心世界,进入角色,情真意切。这段文字越读声音越重,激动的语调把学生带入害怕、紧张的情景之中,让他们感受到阮恒把朋友看到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读得感人真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张相轮,钱振勤.《教学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盛新凤.《以两极融通之和 求雅俗共赏之美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