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是端正教育思想, 牢固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摆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即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服务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一教育思想的确立是学生自学能力得以落实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 关键的是要把培养学生自己能力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去, 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觉知识的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首要环节, 也是学生获得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 预习 编人课例, 使预习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 并编写了富有启发性的预习题, 足以见℉得预习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为使预习达到目的, 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其次ด是明确预习要求。如一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读读音, 记记形, 组组词。
自己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顺。
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随着年级的增高, 预习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对预习要加以指导,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实现迁移, 最终形成自学能力。例如: 预习一篇课文, 我教给学生采用五步预习法:
初读课文, 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子。
、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再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 试着回答课后的作业题或老师设计的思考压。
质疑问难, 把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为教师的精讲提供依据。教学生五步预习的方法并让其在平时的预习实践中反复运用, 久而久之, 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了。
二、充分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给学生自我表现机遇。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墓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检侧, 又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良机。要使讨论有实效, 除了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外, 教师讨论题设计是否精当, 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形响讨论的质量, 教学的效率, 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我认为高质t 的讨论题一定是有层次的, 是紧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的。例如: 指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文《 山泉流过的地方》, 我围绕单元训练的重点, 从课文题目人手, 由浅人深地设计了四个讨论题: 山泉流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在山泉流过的地方发生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在山泉流过的地方, 姑娘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文为什么以 山泉流过的地方 为题? 这四个讨论题既是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人物感情的重点问题, 又是引导学生读懂这篇课文的一条思路, 学生循着这条思路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在充分经历讨论这一学习过程中, 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在讲解中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的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挤占了学生自学、训练的时间, 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当前, 小语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摒弃烦琐的分析, 讲究精讲。梢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教学方法为手段, 对课文内容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精讲讲什么? 我认为就是要讲规律性的语文知识, 讲可以迁移, 可以概括ฝ类比、举一反三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是跟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符合儿童的语言 最近发展区 的, 是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如以段的教学为例, 在小语课文中, 有很多课文各段的写法是相似的, 我只讲一段, 其他` 部分引导学生自学, 力求体现 携其腕 扶其肩 放其行 的自学能力培养过程, 促使其自学能力的形成。
一课的教学就是如此。我重点讲解第一段, 借助板书, 教学生学习。教第二段时, 我就要学生按板书的思路默读课文, 理解内容, 体会感情。然后集中力量解决与第一段不同的疑难地方。到了第三段则完全让学生自学。教师这样的精讲, 教给学生的是普遍性, 规律性的知识, 是学生自学的方法, 学生通过进一步实践, 就能升华为一种自学的能力。
总之, 在小语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 以上所述只是其中之一、二, 随着小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将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方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