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能力

时间:2025-01-13 11:47: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不仅要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巩固中得到深化、拓展,而且要立足大语文的观点,放眼长远,教给复习方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能力 ヅ。原因有三:

一、由复习的反刍式学习规律决定

复习是人类认知规律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学习,贵在温故而知新。在复习中,学生必须将六年来学得的语文知识和读写技能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求得思路的拓展,得到认识的飞跃。这一切都要求学生能掌握复习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语言文字及其学习方法自我感悟,内化吸收。

二、由毕业的终结性学习要求决定

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双基”掌握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或多或少有些疏漏和薄弱之处。毕业不仅是时间的完结,更是学业的达标。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对照语文学习总目标,以六年来的学习为一个阶段,针对自身的弱点,作一些记忆和理解的个别努力,弥补缺漏。这仅靠语文教师控制下的整齐划一的集体复习是难以奏效的。

三、由语文的开放性学习特点决定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周围处处有语言充耳,时时有文字入目。自然而然地,学生可获得许多“活”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因而,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光靠课本和课堂,而是带有浓厚的面向生活的开放色彩。小学语文知识系统是汉语言规范的语言文字体系的一个缩影。按照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获得呈螺旋往复上升趋势的规律,学生六年来的语文学习,算是学完了第一个“回合”。毕业之际,学生若能集六年语文所学,领会语文学习方法,并在今后自觉地将习得的ล知识、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学得的语言文字知识才能显出无穷的生命力。学生才能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复习能力呢?

第一,要培养学生自我复习意识

£与新授学习相比,语文毕业复习面广量大,往往显得枯燥。复习效益的高低,较明显地受非智力因素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的任务,可引起人的注意、需要、动机和意志的产生。面对六年级的学习,小学生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毕业的滋味,产生了特殊的“毕业心境”。这段时期,学生会比以往懂事,学习会比以往自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毕业心境”,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意识。操作中,不能就复习谈复习,而要从小学生易于接受具体、形象的东西这一认知特点和汉语言、方块字的特点两方面考虑,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在语言文字方面,在学到了许多知识的同时,也遗忘了一些知识,如汉语拼音的一些拼写规则记不清了,一些形近字被混淆了,一ช些应用文的格式出现张冠李戴了……我们可从学生的遗忘现象入手,以生疏、遗忘等切身感受,引导学✿生领会“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学习经验,懂得“学而时习之”,不断回忆、品味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复习不但可防止遗忘,还可从语言文字材料中获取新的感受。把复习的必要性渗透到复习全过程,学生才会渐渐产生复习的内驱力。

第二,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复习目标

复习什么?怎样复习?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该如何达到这些目标?这些问题在复习前学生都必须心中有数。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为避免学生自我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可给学生制定一份《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目标》(以下简称《目标》)。此《目标》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紧扣教材,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线编排,把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陈述出来,作为学生自我复习、自我检测、自我达标的蓝图。

第三,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

对知识的整理,实质是对前期学习的一种回顾、总结,是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串成“知识链”,完善自己的认知系统。整理知识,也是进行语汇积累的基本功之一。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中对知识的整理,可以《目标》为依据,立足第十二册教材,覆盖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1.语文基础知识的整理可采用列举法。将《目标》中的知识点扩展延伸,能穷尽的则一一列举;不可穷尽的,则列举数例,用作提示。如“拼音”这个条目下有3个知识点:①巩固23个声母(包括Y、W),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②能默写小写字母、大写字母,会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③能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其中①②两个知识点可一一写出来,③列举几例即可。

2.平时所学的读写方法的整理宜利用归纳法进行概括综合,形成学法序列。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为例,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加以总结:看标题,扣住文眼;读全文,找准中心句;多揣摩,分析段落关系;有人物,细察语言行动。在这样归纳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在比较中训练,在训练中巩固所学方法。

再如作文复习时,也可将作文的方法进行整理,为便于记忆,也可归纳为几句话:细心审题明要求,分清体裁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料,真实新颖又典型;安排材料编提纲,重点突出分详略;打好腹稿速起草,反复修改誊写好。

3.相似或相关的知识可采用分析比较法。教师可指导学生瞻前顾后,将所学知识作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分析,在鉴别中认识特点,领悟规律。例如表扬稿、留言条、通知这三种应用文的复习,可从名称、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方面加以比较,找出异同,着力于应用文格式的认识、巩固。

知识的整理不必一气呵成,可按复习的进度或学生的基础,边训练,边整理。在整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测,或发挥小组间的相互测试功能,针对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取长补短。

第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毕业复习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就得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所谓综合训练,不仅仅是将平时多种题型的练习合并在一段一篇中训练就可以了,更多的应该是在小学六年来的语言理解、语汇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感训练。语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才是学生语言文字素质的真正提高,也才是语文毕业复习追求的目标。

复习中,我们紧扣教材,对一些课文略加“改装”,就可把它当作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范例。以《粜米》一课为例,把它当作新课教,主要用于落实第三单元“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如果把它当作复习课教,就可以将“注意文章的细节”、“观察要细致”、“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抓住要点,考虑周到”以及五年级的“前后照应”等训练项目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训练。就拿《粜米》首尾两节来说吧:

1.解词,不可满足于单纯说出词义,而要在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品出语感。例如:“横七竖八”不能仅解作“杂乱无章”,而要以“杂乱无章”想象出船多船挤的景象。“嚷嚷”,不但要知道这是“吵闹”之意,还要依据其后的破折号,知道“嚷嚷”的具体内容: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持斛子的浅和满;更要弄清楚谁说“好”,谁说“浅”,谁说“坏”,谁说“满”,从中感受奸商的刻薄和农民的愤怒不满。“钞票”,学生虽容易理解,但还要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理解当时这“或多或少的一叠”纸币会如何贬值。

2.析句,要紧扣一系列细节描写:“船身压得很低”、“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菜叶和垃圾再也不见了”。通过对文章首尾这一系列相互照应的细节描写的对比赏析,深刻感受旧社会农民遭受的剥削。

3.品味,可在凝重、深沉的朗读中,体会农民丰收后“摇船”、“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万盛米行的廒间”的无奈,以及拿着“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的失望,从而进一步体会叶圣陶寓于字里行间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小语教材的入选篇目,都是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范例,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都含有丰富的语言营养。教师指导学生借鉴范例的模式,举一反三,将平时的单项训练有机融合起来,对所学课文进行自我“改装”的综合训练,反复咀嚼、品味,对丰富语感大有裨益。从阅读上讲,可提高“一边读一边想”的思维能力;从写作上讲,可积累词语,学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这种综合运用经过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形成习惯,学生才会在语言文字素质增强的过程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得到思维的发展,为进入初中第二个“回合”的学习奠定基础。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