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12-26 13:49: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我国改革开放攻坚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订单式”人才模式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实践,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

【关键词】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功能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其中以就业为导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培养贴近生产管理一线的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职能。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适应企业需要的知识结构,是其成功的基础;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其成功的保障;着眼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学适应企业需求,是其成功的生命力。

一、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核心就是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形成一种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订单培养”针对性。学校在企业确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让企业参与人才规格的确定。ถ一方面,可以使学校培养学生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避免了盲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其企业文化,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训练的场地,增强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实用性”。第二,专业设置市场性。实施“订单式”教育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培养规模,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企业和市场紧缺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同时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等工作,保证了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第三,课程设置规范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首先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专业建设与经济需求相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贴近、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贴近的“三贴近”原则,以企业的用人需求规范课程设置,才能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我国高职教育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 高职教育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全面扩招,每年毕业的高职高专人数急剧上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和发展,解决不了学生就业问题,高职高专就没有发展的后劲,甚至不能够生存下去。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普通高校扩招直接冲击了高职高专生的就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问题。与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有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很抢手,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院校紧密联系相关企业,按照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证明,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普通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订单教育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产、学、研结合的最佳形式和实现途径,将理论上的判断转换成实施层面上的操作。因此,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难题,普通高校有必要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

2.1对学校而言,“订单培养”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定位。实行“订单培养”,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改变专业口径的错位、盲从,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使学生学到真本事、真技能。

2.2对企业而言,“订单培养”有助于企业缔造稳定的骨干队伍。通过“订单培养” 得到的人才,熟悉本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 Ü为企业的基层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2.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为社会创造价值。“录用就业”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成为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3.1订单教育符合合作方各自的利益,有助于实现双赢互补

构成订单教育三个基本要素: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学校追求办学质量和效益最优化,学生追求成才和就业便捷化,而这三方面都可以在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中得到统一和实现。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信息、设备,甚至资金,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操作指导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利用学习环境、教学资源、科研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职工培训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或是与企业一起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这样合作双方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样就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双赢和多赢局面。

3.2订单教育是提高就业率的“绿色通道”

订单教育的实施打通了最快捷、最具集成效应的就业“新干线”,提升了就业的效率和质量:一是它实现了学生的超前就业,学生一入学就成了订单企业的准员工,不必为三年以后的就业而焦虑;二是它实现了“打包”就业和群体就业;三是订单教育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预订毕业生,企业必须根据订单协议接纳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特别高。

3.3我国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订单式”培养成为可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各种企业、实体不断发展壮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因素越来越重要。根据近年来的技工荒,高级技工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影响大多数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内部因素之一。为了及早进行人才储备和定向培养,避免人才选择的盲目性,一些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倾向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人才收益。

3.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适应“订单式”培养的需要

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也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在客观上已经能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应的高技能人才。对于学校,只有实现工学结合,才会更多、更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使企业需求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对应,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态势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变化的社会人.只有与企业紧密合作,学校才能端正办学思想,找到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明确教改思路、内容和方法,才能把提高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减少结构性失业的发生,学校才能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研究并推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此类人才培养模式己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办学特色,呈现出勃勃生机。

3.5我国高职院校就业压力的出现使得高职院校乐于接受“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高职教育要想办得有生机,办得让人民满意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应该将职业教育办成就业教育,形成职业定向性。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教育,使办学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因此,“订单培养”能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总之, 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学校的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将人才培养事业引伸为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事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院校利用企业这一优质实践性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也有利于企业利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了办学、用人和就业三方面的问题,是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帮助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方式。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