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 小学数学
新课标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62-02
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性”作业,是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作业,有别于传统的纸质作业。实施“实践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下文笔者从“设计策略”角度阐述对“实践性”作业的探索与思考。
一、综合化策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一)课内外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编写“数学手抄报”,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作业,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自己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数学手抄报一般包含下面四类内容:
1.创意展示类――发表学生的一已之见、奇思妙想;留存稍纵即逝的灵感,让智慧的火花点亮更多的学习伙伴;让“做中学、学中做”的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2.学科辅导类――交流学习经验的平台。针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为同学释疑解难。
3.交流互动类――读编互动,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广泛传阅,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4.课外拓展类――开拓学生视野的数学之窗。数学幽默笑话、数学童话、数学谜语、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话等,展现数学的丰富性和独特韵味,趣味盎然。
(二)学科间融合
淡化学科界限,把数学与其他学科亲密融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综合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周记,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周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类:
学习感受类:记录学习收获,抒发学习情感。
生活数学类:记叙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用途及学生用数学的一些感悟。
思辨分析类:针对学生思维展开辨析,提升认知水平。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后,笔者拟定下面问题供学生在周记中进行辨析:
计算36+24=□,4位学生的做法分别如下:
请回答:4位同学是怎么想出答案的?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方法反思类:记述学ฌ习中的反思心得,突出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展示。
如☏“单元学习反思记录卡”:
数学周记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情感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主发展。
(三)校内外沟通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数学学习的渠道。
1.观察记录,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种蒜苗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活动要求:
①把蒜瓣串起来,泡在盘中。
②每两天观察一次蒜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③画一条线段,在线段上表示出蒜苗的变化情况。
说说你的收获:
①你种的蒜苗两周共长了多少厘米?
②估一估,蒜苗第三周、第四周大概有多长?在线段上做出标记,到时验证。
③你记录的结บ果和别的同学一样吗?你认为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④测量蒜苗高度时,怎样测量更准确?
⑤通过观察记录,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实际体验,在生活事件中掌握技能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后,笔者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一次超市购物活动。让学生经历选择物品、付钱、找钱的完整过程,在真实的体验中,掌握初步的购物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巩固数学知识。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撰写《生活中的可能性》调查报告的作业,对摸奖、有奖销售、买彩票等现象进行分析,得到“不贪小便宜”“理智消费”“爱心献公益”等结论。
二、层次化策略――让学生成为成功的实践者
人的能力有先天的差异,承认并尊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重要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层次化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发展自身的能力,让他成为成功的实践者。
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用“自助”式作业让学生学会选择。在中高年级的“自助”式作业中,笔者设计了“数学乐园”的学习卡。
这种作业既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又赋予学生人文关怀,学生乐于接受,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探索与实践的广阔天地。
三、多样化策略――拓宽学生的实践空间
实践性作业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一)“说”数学
把课堂上研讨过的数学问题说给家长听。如在学习《三角形》之后,让学生回家考家长:“一张长方形纸,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大多数家长的答案只有一个(3个、4个、5个这3种答案的其中一种)。然后,学生通过折纸、画图或语言解说等方式给家长说理。这样的作业能提高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理解图形之间变换的关系。
(二)“听”数学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每分钟口算做对8~10道题。有ฅ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仅凭课堂练习,他们的口算水平是达不到要求的。笔者设计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系列家庭实践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要求是:听算天天练。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每分钟听算6道题,如果全对可以获得奖励一次,如看少儿节目一次或奖五角星一颗等;第二层次每分钟听算8道题,如果全部做对可获得父母的奖励一次;第三层次要求每分钟听算10道题,全部做对可获得教师的奖励,如发一张“计算小能手”的优秀卡等。实践证明,听算训练能促进学生快速口算的能力,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很有帮助。
(三)“玩”数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把网络技术引进家庭作业的设计,如建立班级QQ群,教师♒设计与当日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数学游戏上传到群,学生可以在家上网参与,玩中学、学中玩,轻轻松松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想问题,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