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

时间:2025-01-13 06:41: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推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师生沟通不足、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课堂练习作为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优化性设计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记忆,进而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练习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3-02

前言:练习课堂是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和重点知识有良好掌握的基础之上,以针对性训练为方法的课堂形式。科学合理的练习题目和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并及时发现自己理解不够深入或存在问题的知识,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环节的现状,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一、当前数学课堂练习环节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渐渐变得活跃,互动性课堂渐渐形成,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方式解决问题。但是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的培养,在一堂数学课中只进行了一个公式或原则的推论,留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的时间较少,另外部分教师在前半堂课的教学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耐心为学生讲解他们存在疑问的知识点,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后半段还是沿袭传统的练习方式,完全按照教材思路让学生练习,轻视了学生技能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

课堂练习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缺乏。课堂练习的最终目标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将教材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是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安排的练习环节存在机械僵化的问题,浅显低效的练习仍然存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削弱,主体意识淡薄,不利于高校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果的策略分析

1.联系生活情景组织练习¡

数学知识来源于对自然和生活规律的总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大部分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的特征,学生对于固定僵化的知识往往缺乏好奇心,只会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记忆,缺乏自主思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景巧妙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问题时要注重将数学原理蕴藏于生活情境当中,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寻求答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现实性价值而不仅仅是一门需要应付考试的学科。

2.提升课堂练习的趣味性

激发兴趣是引领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具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优点,在日常教学及课下交流中观察学生的兴趣点,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设计练习问题时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致力于练习形式、内容、要求的创新,摒弃僵化呆板的重复式练习,努力创设新鲜生动的练习形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踊跃参加;根据具体知识设计适当的问题形式,判断题、改错题、实践操作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达到良好的课堂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提升能力。

3. 由浅入深地组织练习

课堂练习要以具体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为依据,首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思路做基本训练,从教材的练习题中选出和例题形式相似的问题,基本练习所占的时间要适当缩减,将练习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解决学生疑问和提升能力上。另外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尤其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困惑的知识点教师要进行着重讲解和分析,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耐心讲解和点拨,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练习环节:(1)基本训练:一长方体的长度为3m,横截面积为35cm2,求该长方体的体积为多少?(2)综合训练:一长方体的长度为3m,横截面为边长4cm的正方形,求该长方∞体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如果1cm3的长方体钢条重量为6.8g,那么这段钢条的重量为多少千克?(3)提升练习:将一块棱长为0.5m的正方体铁块分解成横截面为8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铁块,运用方程求出分解后的铁块长度是多少?在上述由浅入深的训练中,学生通过基本练习、综合分析以及拓展提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不同数学基础和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练习题,每位学生都能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 ✍

4.练习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开放性

要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就不能过分依赖记忆性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指示性的命令,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开放型数学问题具体是指结论不明确的问题,这一类问题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能够有效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统计相关的知识以后,可以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欢的物品、同学的家庭住址等)亲自对某类事物进行统计并制作成相应的数据统计表ツ。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解决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问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2014.02.

[2]尹雪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3]秦陈,虎平.练习设计要体现教学新理念――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J].考试周刊,2009.01.

[4]鲍永莲.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分析 [J].新课程(上) ,2016.03.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