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全面深化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实现全面小康至关重要而且任务艰巨、紧迫,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新常态背景下,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需从经济发展、精准ษ扶贫、美丽乡村和基层政权建设来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来推动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
【关键词】新常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引领农村基层发展新常态,切实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打造成推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党在农村政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广大新农村建设需适应、引领以下新常态:
1 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大农村也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把农村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抓好农村土地改革,牢记土地姓公、牢守耕地红线、牢保农民权益,处理好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配、流转,审慎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抓生产▼,坚持什么赚钱种什么,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依托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农业领域电子商务,推动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需求导向”转变;坚持农村深化改革,大力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围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改革,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好,发展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宣传致富政策,转变致富观念、提升致富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加快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抓住我市城镇化建设试点这个契机,发挥好新型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城镇化带动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等传统思想的桎梏,积极实现农村城镇化。总之,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村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核心,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
2 精准扶贫新常态
精准扶贫是开展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应把握好这些原则: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发展是实现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但发展是为了村民的发展,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村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面结合,合力攻坚。要把低保户、贫困户作为扶贫的主战场,要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好“一对一”帮扶规划,努力解决贫困群众的困难问题;因村制宜,协调推进。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一定要立足驻村实际,突出优势、特色,将精准扶贫与我市“一二四”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精准扶贫与农民增ซ收、农村发展相结合,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引领。李克强总理讲:“改革会带来巨大红利,开放会释放巨大活力。”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形成新的扶贫工作机制,同时加强村与村之间的沟通交流,把别的村的经验加以吸收、借鉴、再创造,形成能够推动本村的好点子。
为此,在精准扶贫时,应着力扎实推进这些工作:科学合理的鉴定扶贫对象。在自愿申请、初步选择、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的基础上,进行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公示,以防优亲厚友、办事不公、弄虚作假等行为,杜绝“穷人帽子富人戴”现象。确保扶贫扶到实处、扶到成效;着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要加快对重点水源的工程建设、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推进村村通公路工程、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确实解决村民出行问题。要加大对农村农网改造升级力度,确保户户通电、户户有电;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着力点。广泛开展农村广播웃“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网络“村级有”等工程,减少因“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开展以“文化村寨”为载体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实现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加大对农村低保、五保、重点优扶对象、残疾人等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开展生态扶贫搬迁。坚持村民自愿、贫困户优先原则,坚持农户自愿、梯度搬迁、房屋自建为主,适度集中搬迁、统建为辅的方针,实现生态搬迁户有所居、乐所居。
3 美丽乡村新常态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按照“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要求,把农村打造成为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为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应遵循: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营造具有具有山水田园风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的自然景观,保持农村纯真质朴的风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高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坚持科学规划。请规划专家结合本村实际进行指导,制定科学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做到村庄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同时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绿化美化村庄。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开展村庄绿化。加大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禽畜污染,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整治;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农村居住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员的,我们要充分尊重民族特色、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着力保护具有民族特征的建筑、弘扬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并使之产业化、经济化。同时,开展道德讲坛活动,积极评选“最美家庭”、“最善良老人”、“最孝顺儿媳”、“最具公益心致富带头人”等,让群众实现自我教育。
4 基层政权新常态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力量,是农ว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党全部工作的战斗力基础,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因此驻村工作人员要帮助村两委负责人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常态下,积极开展如下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党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农村“第一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好党员发展,要将德才兼备、村民信服、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有为村民吸纳到党的队伍当中,成为农村发展的后备干部;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提高党员的党章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发挥“第一书记”“火车头”带头示范作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总之,驻村工作人员在驻村工作中要时刻牢记新常态,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真帮实促、真抓实干,把所在驻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提速发展、同步小康、后发赶超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2]何忠洲.中国特色的“挂职”[J].中国新闻周刊,2006(32).
[3]谢耀南.干部驻村的公共管理学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