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特点之我见

时间:2024-12-27 05:37: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雕塑以它特有的语言,生动而形象地记述着历史,补充着文字所无法言说的内涵,本文就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详细论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它有五个方面的独特的特征:实用性、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体系等。

关键词:实ณ用性;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思想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雕塑艺术历史和拥有极其丰富的、光辉灿烂的雕塑遗产的国家,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使用材质上都有着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且充满了写意传神的特点,所以称中国古代雕塑乃中国艺术的精华所在。下面仅就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不揣浅陋,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实用性特点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历代工匠们运用自己卓越的才能,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雕刻在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上,即将工艺品的使用价值和艺术性高度而又和谐的结合在一起,웃使其既是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具有独特造型的艺术品。所以,在中国古代雕塑源于传统器物,并在审美上延续着器物审美的血脉。

从出土和传世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铁器及漆器等器物来看,它们都是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器物,同时又具有雕塑的造型美,在历代雕塑品中都占有着重要地位。

在我国古代社会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的影响下,重礼教、尊鬼神,所以,艺术重心就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逐渐形成了传统,影响深远。[1]如象形器皿、器皿盖、把手等使用性部件雕刻成动物的形状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葬用品,如规模之大、艺术之精的秦汉雕塑之最――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些雕塑的实用性很强,所以也有并非是纯粹的雕塑品一说。还有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宗教造像也一样,最具代表性的佛教造像如云冈石窟之“昙曜五窟”。[2]

由于我国有着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产生了艺术的特殊性。中国传统雕塑所具有浓郁的实用性,非常符合中国人对器物的审美心理和内在的民族个性。所以我们需要借用相关审美观念从这一特定的角度去看待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而准确的把握传统雕塑的审美要求之精髓。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特点

所谓的装饰性,即塑造形象时不是面面俱到地表现局部体面关系复杂性,而是把握大的整体效果,略去一些细节,同时进行夸张概括变形处理,审美以“整体之美为美,整体之真为真”。如麦积山石窟中北魏造像崇尚南方文化的影响,其衣纹处理、形象布局、塑像中具有装饰性的线条刻画,整体显现出飘逸清秀的造型意趣。

西方宗教神像注重写实,中国佛像与之不同的是,它不仅带有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的神秘,但同时又包含了一种蔼人的亲切。

中国古代雕塑品的装饰性虽然不同于生活真实,但是却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3]比如中国石刻中,经过夸张变形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西方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4]

中国古代雕塑不追求体积与空间的真实性,关注于对气势、神韵的整体把握,通过对装饰衣纹线条的节奏感与韵律美等元素的经营,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特点

所谓雕塑的绘画性就是将体面雕塑和绘画手段相结合,个别局部用绘画表现。

中国古代自从产生了彩陶✉,雕塑和绘画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由于中国古代的绘画和雕塑不分家,从而导致了雕塑和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

在中国古代,雕塑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一开始低于其它兄弟艺术门类,这主要与雕塑家的工匠身份有关。因为在古代中国一向是官本位的社会,雕塑创作不像书画艺术有官吏、文人的参与。

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以及帝王开始参与了绘画创作,他们是国ภ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的凌驾在雕塑之上。而且他们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使雕塑具备了明显的绘画性。[5]

中国古代雕塑品的绘画性主要表现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韵律,而不是雕塑的体面空间和块面。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历代相传,至今民间匠师在进行雕塑等的创作中仍大都是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当然,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

♂正是因为中国绘画重线条的表现力影响到中国雕塑的风格。那种以体积为主要表现手段,并辅之以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促使中国传统雕塑在世界雕塑中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中国传统雕塑至汉末魏晋开始就打下了绘画性的烙印。找寻传统雕塑的审美本源,就要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立足于中国传统审美的根本。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性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品的意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度的追求“神韵”,追求精神层面的灵与肉的“统一”。

西方绘画强调再现自然,注重外在形体的精确研究,强调比例的均衡,结构的准确,中国的古代雕塑强调内在精神的表现,以气韵生动为第一。[6]雕塑家往往根据自己观察体验的印象为依据和根本,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经过主观的加工美化,形成别具风格的艺术形象。因而,经过雕塑家再加工的这些形象和客观对象是有偏差的,它不是客观对象的复制和再现,而是一种再创作和创造。

中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注重写意、写神、写心,强调灵性、意趣、一种气韵,创造手法不拘泥于事物本来的面貌,适当的夸张变形,但又不完全脱离现实,这是一种情与理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在造型艺术上的体现。[7]

中国画作画不画光影,色彩也只画固有色,造型和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重要的都是放在物象的“神韵”上。所以,如果按照西方的解剖透视色彩等来欣赏品位中国画便是一无是处。

然而,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乃是同胞兄弟,在漫长的几千年的文化史里它们互相补充,紧密结合。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沉淀形成了以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的发达与持久装饰。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