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要助力“中国制造2025”
强大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迈进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根基。纵观全球,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
近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主要发达国家更是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制造业升级的国家战略和计ฒ划,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力图借此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应运而生。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虽然在高铁、装备制造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创新能力,但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相关核心技术的自主产权并不多,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制造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下推进自主创新,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各种公共政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税收政策,它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也成❣为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政策手段之一。
一套合意的税收支持政策,应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税收支持政策首先要能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面临诸多较高的风险。这种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投资和发展动力。因此,如何降低与化解风险,成为自主创新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般而言,降低与化解风险,一方面要靠企业自身通过技术手段和财务手段加以防范与化解;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采取税收等支持措施,♥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能力。
眼下,中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不足以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通过提取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增强企业抵御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
通过加速折旧等措施,加快技术创新投入资金的周转及回收,减少资金方面的风险;
通过费用和投资抵免等税收措施,增加企业的收入,减少企业利润方面的风۵险;
通过税收减免、费用扣除与抵免等税收措施,降低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减少技术创新活动费用与支出方面的风险。
另外,税收支持政策应以自主研发为重点激励方向。研发是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税收支持的取向应是在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时降低研发成本,而不是❣在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后增加企业的额外利润。
税收支持政策的制定,要紧紧围绕如何激励自主创新,针对整个创新链条的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统筹设计、制定和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
最后,税收支持政策应注重人才激励。创新活动依赖于人、财、物等诸要素的有效配置,而人的要素往往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具有创造型的研发人员、熟练技能的人员和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等都是推进自主创新的根本。
现行税收政策对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够,对创新人才的支持也不够。为此,有必要完善中国的税收支持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税收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