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我国会计中的主要计量模式,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涌现,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单一会计计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会计主体相关利益各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显得更能迎合市场的需要。
一、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历史成本的做法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如果发生物价变动,资产的市价低于原账面价值,则期末需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则;若市价高于原账面价值,则不需做任何会计处理。当市价远远高于原账面价值时,资产的账面价值根本就不能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紧密结合其实际市场价值,它要求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其带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金融、投资性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取得初始资产的成本通常非常低,后来由于土地、资源的局限性,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能比较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特点
相比历史成本强调的是某一时点状态,公允价值更加注重动态过程。随着时间流动,市场的经济ฝ状况发生变化,公允价值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每个时点上的公允价值都不同。
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历史成本注重已经发生的事项,一旦入账一般情况不做调整,只有在对取得成本和收入进行跨期配比时才进行估计。而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就必须对账面价值调整并在表内反映、表外披露。
第二,公允价值站在市场角度用公平成交价进行计量,其形成并不一定要通过真实交易,也可以是虚拟出来的。只要存在公平交易的客观市场环境,公允价值就是最可能达成交易的价格。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유的,必须存在确实的交易才能凭有关证据进行会计记录。
(三)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
公允价值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广泛使用的有三种形式:
(1)某项交易存在的活跃市场时,由于市场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根据所有掌握的信息对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之后所达成的共识,因此市场价格能够代表公允价值;
(2)在市场上不存在该项交易但存在类似交易的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可参照类似交易的市场价格予以确定;
(3)在市场上既不存在该项交易的活跃市场,也不存在类似交易的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可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予以估计确定。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点
1.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性、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能直接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并保持随行随市,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有用性。能合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2.有利于企业资本的保全。在现行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对于企业回购是十分不利的。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管何时耗费,均按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核算,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成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
3.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对资产的计量是站在现在的时间角度上,通过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上寻找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价格来确定现有资产的价值。这样做的好处是资产的价值可以随时反映出资产的价格,可以提供给决策者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有助于管理者据此来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4.公允价值具有国际通用性。近年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在加速,一国的经济要发展,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这将促使我国的会计标准在主要方面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便于外国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运用恰能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这一潮流。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弊端
1.可操作性差,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持。公允价值的使用是建立在市场上存在同类资产或者类似资产而且该市场存在活跃市场的基础上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活跃市场并不处处可见。所以,公允价值在真实的会计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
2.人为因素易导致信息可靠性差。与历史成本的客观性相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着很多人为因素,特别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通常采用将来现金流折现的方法来估计其价值,而折现率的选择及未来现金流的预测都需要主观的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因此,用公允价值确定出来的信息不一定可靠。
3.公允价值成为了资本市场助涨杀跌的工具。由于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时过于敏感,很多时候成为了资本市场助涨工具,在市场过热的情况下,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此时,如果投资者过于信赖公允价值,则往往会因为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收益,有时候会得不偿失,使之成为了资本市场助涨杀跌的工具。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现实运用
(一)公允价值的运用应该具备的条件
1.资产或负债要存在活跃市场或相似市场,这是公允价值运用的外部条件。这里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
2.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脱离,即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允价值运用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只要存在未实现收益(损失)就有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这是公允价值自身的要求。
(二)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广泛运用公允价值,以充分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国准则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主要是考虑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市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固然重要,但应当以可靠性为前提,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就有可能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准则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公允价值运用的趋势展望
1.期权会计的发展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只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全面反映期权价值的动态信息来与未来经济利益相联系。在期权会计核算中采用公允价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预测性。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实物资本维护的理论
在物价上涨的经济条件下,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耗费的生产能力,在价值补偿中收回的金额将不足以维持企业的再生产。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耗费的生产能力是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即使此时物价上涨,生产能力的耗费也会在销售中得到补偿,企业得以维持正常生产,实物资本从而得到维护。
3.为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中,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进行计量的,即判断一项销售是否计入收入,首先要看其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报酬是否转移,是否保留对商品的继续管理权或控制权,经济利益是否能可靠计量。但成本费用的发生则是按历史成本来计量的。二者计量属性不一致,使得会计的相关性、一致性等原则被削弱了,因此,为了能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4.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在现代财务报表中,重点已由利润表转向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已经成为第一报表。因为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控制未来的经济利益,负债是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所以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提供依据。长期资产计量引入减值损失、划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都是说明资产至上即未来至人的原理。只有采用公允价值方式进行计量,才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现实状况。
5.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满足不同利益团体的财务需求
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交易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为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期权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ღ量,能够全面反映期权价值的动态信息和未来经济损失。
6.企业特殊业务核算为体现其客观、公正的需求也要求采用
如《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非货币性交易有时也能涉及到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另外,随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智力资本、高科技含量在新高科技产业开发中应用越广,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因此,只有采用公允价值才能反映其现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