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时间:2024-11-15 18:03: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近年来, 企业 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国内外公司相继曝出的 会计 舞弊丑闻使人们开始质疑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公信力度及其存在的价值。审计人员也面临着空前的风险压力,正确评价审计风险,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审计事业的 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在审计发展的早期,审计的重心是资产负债表,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此时的审计 方法 是详细审计。随着股权投资方式在企业中得到广泛 应用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点也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和公允,因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风险、样本取舍、误差范围乃至误差率的估计都有相当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改变抽样审计的随意性,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从审计模型发展的过程看,审计风险认为是由于从事审计业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可供选择和运用,同时加上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决定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该意见也是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 法律 依据。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因此,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审计风险的内涵本质、成因和特征,才能积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一、审计风险成因 分析

企业审计风险,是对企业审计所承担的有关责任,即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审计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而检查风险是由审计主体行为本身所造成的,因而可以由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它与审计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程序、证据、方法等要素密切相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影响 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被审单位内控管理存在漏洞在实际工作中,受外部环境及企业本身 经济 业务的复杂性、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以及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等,形成企业的控制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内ฬ部控制测试成为抽样审计的重点 内容 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以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能将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从而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 目前 ,审计一般采取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如存货审计,往往只对存货的品种数量进行抽样,而忽视对存货的计价方法、质量、现行价格、所有权等方面进行审核,因而可能使审计人员对存货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误判。

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如何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目前的取证 问题 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证据要素不全、过程不清、引用法规不当;二是重基本证据轻辅助证据;三是忽视签证前审计证据的内部审核和签证后对签证意见的分析,特别是签证意见,被审单位或明确地表示异议,或含糊其辞,如“基本符合”、“确有差错”等,审计人员对此若不留意,不及时改正即会造成风险;四是审计资源利用不恰当,如直接运用企业的自我陈述,未加以仔细地判断、分析、复核,便将其作为本次审计的证据。

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风险的发生。目前,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是财经类人员,缺乏营销、工程、法律等多面专业型人员。同时,审计人员对各种业务系统的了解有限,容易出现信息盲从心理,存在“假信息”真审计的风险。外部环境的变换性、复杂性以及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对审计人员提出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以现存的知识结构无法起到风险管理所要求的作用。

二、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 审计中风险的形成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因此,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可以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个较低的范围内。

面对审计风险应采取 分析 性对策一是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预测审计风险,收集和整理审计风险资料,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案,评估审计风险,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审计风险大,且审计自身又无法有效控制时,可对该单位不审或拒绝发表意见;或待其完整建账后,再开展审计工作。三是对审计结论的表达要谨慎、详细、清楚地说明实际审计的范围和事项,并只对此负责;避免使用绝对化的表述,如对抽审的一些事项,有限定地发表意见,不作无限定地全面评价。四是分清风险产生的原因,如涉及其他部门或人,与有关部门联系,通报情况,对其做出的被审计处理和评价依据的某种决策、规定,要求其承担部分责任,从而将风险责任转移给有关部门和个人承担。五是提高审计机关权威性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地抗拒来自审计工作外部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减少行政和 社会 关系的干预,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控制风险诱发的因素,保证审计的公正性,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承受力,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主动性对策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注重案例分析和 理论 研究 ,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不断 总结 提高;不断 学习 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 方法 ,如审计抽样技术、内控测试技术、工作底稿编制和审计报告撰写技术等。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使审计行为符合准则的要求;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实施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办法进行全面量化和细化,进一步予以完善,使其具备 科学 性、可操作性;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如设立发现案件线索奖、审计项目优秀奖和精品℃奖等ฉ,对于有过错行为,应追究其责任。

规避审计风险应采取技术性对策审计业务存在技术技巧,对于每个项目的审计应在查深查透上下功夫,做到事实查深, 问题 查透,定性准确,责任落实;对于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做到“四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对于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实质,立足揭示反映宏观问题,促进规范管理,以体现审计的服务职能。同时,审计文书撰写是审计行为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审计成果,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是审计与被审计由对立的争论达到相对统一的沟通,是达到客观公正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需要采取与被审计单位对话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事态的背景、动机、环境因素,阐明审计观点,更深☯入、更充分地交换意见,使矛盾冲突得到化解。因此,审计文书必须认真推敲,措辞达意。此外,项目方案、工作底稿、调查方法等共同构成审计质量的技术要素,也是项目管理不可忽视的 内容 ,对审计人员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

在审计理论中,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将防范风险的关口前移,使风险点逐步减少,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活动健康、有序、持续 发展 ,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