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程颖仁学的生态意蕴
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就要对理性自然观进行反思,进而还要重构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达成这一目的,我们不妨返向倡导天人和谐的儒家人文主义传统,从中找寻出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为此,笔者不揣谫陋,拟从现代语境对程颢仁学所具有的 ☻生态意蕴略加剖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天人本一的生态宇宙观
程颢的仁学阐述了天人本一的生态宇宙观,发现了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彰显了人身上的天赋的仁心、仁性,提出了识仁的修养工夫,最后勾勒了浑然与物同体的仁者境界。这一仁学思想展现了丰富的生态意蕴,也值得今人仔细品味。天人本一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万物的相互依存和一体互通,是程颢仁学的思想框架。万物一体之仁凸显了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同时,人类的仁心和仁性,也可以被诠释为关爱自然万物和实现生态理想的能力和主动意识。此外,仁者境界亦可被解释为天人一体、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
二、万物的内在价值与人在宇宙中的分位
在程颢看来,仁是人伦道德的价值来源。他说:仁者,全体;四者,四支。仁,体也。义,宜也 ツ。礼,别也。智,知也。信,实也。如此一来,仁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变成了足以担当价值依据和宇宙根基双重功能的本体之仁。仁可以从多个向度进行解释:从核心理念而言,仁是关爱;从范围上来讲,仁涵盖包括人类和自然万物在内的世间万物。所以,关爱自然万物是仁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通过气化流行,仁体实现为天地乃至万事万物之上的仁德。在天道上,仁德体现为促使万物生化日新的生生之德;在人道上,仁德展现为爱人之心和爱物之情;在自然万物上,仁德表现为它们的特性。
三、可持续发展是仁德的实现过程
宇宙是充满盎然生机生意的、具有合目的性的有机整体系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宇宙的生机勃勃。在宋代,理学家亦是如此。例如,触目窗前的茵茵绿草,周敦颐体悟出万物的生意。通过观看驴的嘶鸣,张载感受到了驴的生命的勃勃生机。与周张二人相似,程颢也喜欢观察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盎然生机生意。二程弟子谢显道记载说:周茂叔窗前草不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子厚观驴鸣,亦须如此。
四、天人一体、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及其实现手段
作为程颢仁学的重要内容,仁者境界也可以被诠释为天人一体、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为了描绘这一理想,程颖将《中庸》中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与孟子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相结合,说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此一段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会得时,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在这一理想中,人与人是快乐和谐的,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体✌无隔的,自然万物之间也呈现各得其位、各成其性、各得其乐、繁荣共生的美好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玄关显秘论》对真一之气的描述对于我们理解先天一气有重要的意义。真一之气也就是先天一气,它是无限的能量之海,是造化之根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浩荡无涯,不可测量。实际上,它不是任何的有限之物,无法给予命名,任何概念都不足以陈述它的真实存在,从其真实存在的一面说,它就是道,说它是道也是不得已而强名之。若如此,此道并¿非思维或观察的对象,我们无法在某个地方找到它,凡我们所知所感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必定不是道。道不在远处,道不是与人的生命相对待的客体,我们越是寻觅它就越是找不到它的踪迹。恰恰是在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消失的无中,没有主体之我,也没有客体之它,道的境域在无中自然地呈现出来,这自然开显的道境也就是我们超越性的先天本心。自主体性的语言表述之即是本心,就客体性的语言表述之即是道,而道超越主观จ与客观,道是超越性的本原,真正的超越性必定是不二的,若有二即有对待,即非超越也,故即心是道。即心是道的心当然不是后天造作之有心,有心则有物,有心物对待则非道之境域;只有无心之心,才没有主客对待,才是与道相融的本心。故修道即修心,若心有分别有妄想,则在天地阴阳之局限中;只有无心之境,才能恢复先天之心,人于超越性的道境而不受天地阴阳之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