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方程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占据这极为重要的地位,小学简易方程的学习与掌握对于衔接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方程解题的观念也应该从小学时起就成为学生们熟悉的一种数学思想,这对于他们今后能多角度思考问题、换思路解决问题有很大益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方程教学 优势 思维定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C-0086-02
方程,是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某种存在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多种形式,能有效简化解题步骤,使学生们更快速、彻底地理解问题。小学阶段方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简易方程,教学要求是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学会应用,能从生活情境到方程建模。
初中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需要以小学时期的简易方程为基础,但据大部分初中数学老师反映,多数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还是习惯以算术方法为主,不能灵活运用方程解题,造成解题方法单一、解题效率低。因此,方程思想,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正确的方法,夯实方程学习的基础,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
一、 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方程解题的优势欠缺
小学数学的学习重心都在于学生能快速利用加减乘除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方程概念的渗透到五年级才开始,简易方程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很简单、基础的应用题,学生往往用算术法能更快速地解题,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并不能清晰地显现出来,学生自然体会不到方程解题的优势。
(二)教师不重视方程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教学不属于重点,而简易方程那一章也没有太大难度,教师一般按照教材讲完,学生理解就过去了,但是到数学解题还有考试中,学生利用方程解题十分少见★。实践出真知,长期不运用最终导致学生完全忽略了这个解题方法,甚至概念也不再清晰,初中再学习方程时自然觉得吃力。另外,由于某些学生对新方法理解不够,用方程解题总有失误,老师便强制要求用算数法解题,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剥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想法,致使其在后来学习方程时,产生抗拒或是退缩的心理,学习效率低下。
(三)思维定型,不会灵活应用
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法,突然要学习一种新数学方法,比较陌生,往往接受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部分学生考虑过方程解题,但是缺乏信心,怕出错,说明平时方程的练习还是相对较少,概念的掌握也不是很牢靠。
二、 提高小学数学方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从学生心理出发,转变观念
小学方程教学的一大难点,就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方程解题为一种方法,并且能够经常应用这种方法解题。新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因为旧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解题的需要,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新知识往往掌握的效果比较好。因此,老师在教学前要从学生的这种心理出发,借助四年级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以需要逆向思维为主的题目作为方程思想的切入点,这时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用方程解题时,并不需要逆向思维,只用未知数代替,很快就能列出等量关系式。
比如,我以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切入:张叔叔每天可以制作300个零件,他每小时制作的零件个数是不变的,他上午做了2个小时,下午做了4个小时,问:张叔叔每个小时制作多少个零件?学生理解方程概念后可以列出2x+4x=300的方程,解出x的值;当然,用2+4=6,300÷6=50的算术方法也能很快解出来。但把问题变一变:张叔叔上午做工2小时,每小时比李叔叔少做10个,下午做工4个ช小时,每小时比李叔叔多做10个,张叔叔一天总共做了260个零件,问:李叔叔每小时做多少零件?这时,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就有些难度了,学生要逆向思考很多问题,而用方程解题时,假设李叔叔每小时制作a个零件,很快就能根据条件列出2(a-10)+4(a+10)=260,解出a=40。
这样,方程的优势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用方程设未知数的方法可以顺着条件很快解出答案。学生也懂得再遇到此类题目时,不是绕弯子去列算式,而能学会以方程快速解题。♂
(二)适当练习,增加运用次数
۵小学生不敢运用方程解题归根结底是平时练习太少,在这个章节针对的练习并不能与教材吻合,进行一定的拓展与延伸,学生的习题多而重复,不够“精”,学生做题做不到点子上。这就要求老师考前精心备课,广泛地搜集资料,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老师也应该对学生用方程解题严格要求,强化他们方程解题的观念,锻炼他们一题多解的思考能力。必要时,可以将学生分组,一组用算术法解题,一组用方程解题,并要求他们各自说说自己方法的优势,以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方程解题的好处。
(三)创设有趣情境,导入新知识
情境的创设对于提高学生上课的参与度非常重要,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有助于课堂导入,使学生们在接受新知识时更容易、更快速。比如在学习方程初期,我可以从方程的“等式”入手,用“天平”形象地表示。我在上课时先向学生介绍天平及各砝码的重量,然后用“”“=”表示天平倾斜的情况,我通过增减砝码让学生列出不等式或是等式,渐渐地在右边放上100的砝码,左边放上25,问还需要多少,让学生列出25+?=100,慢慢导入方程的概念。
小学阶段的方程教学虽说不是重、难点,但教师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解题的意义和优势教师在教学时都要有所渗透。教师要从学生解方程时存在的问题入手,积极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通.数学课程标准解读[N].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裕建.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用方程法解决问题[J].中小学数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