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时间:2025-01-13 13:40:4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即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抓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发展学生素养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如收集和整理材料、表达交流、分工合作、表演及应变等能力,同时也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接下来,笔者列举了一个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例子。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其中还穿插了一个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备课时,笔者就考虑到学生可能会侧重于实验观察,而忽视了另一个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其实,这两部分内容都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任何一部分。据此情况,笔者决定利用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这个活动,来巩固和深化这个教学重点。

在教学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后,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张硬纸板,它们分别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然后请七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每人随机抽取一张,并根据抽到的硬纸板来确定自己的角色。接下来,先由扮演细胞核的学生开始介绍:“在植物细胞中,我是核心人物,我控制着其他人,大家猜猜我是谁?”“细―胞―核!”此时,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由这个学生把代表细胞核的硬纸板贴到黑板上。接着,其他六位学生依次进行。当然,学生们在描述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够全面的地方,其他学生也可以举手补充,或者由笔者进行适当点评。

在活动过程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轮到扮演液泡的学生时,他一张口就说:“大家好,我是液泡……”“哈哈……”惹得在座的学生哄堂大笑,笔者也忍俊不禁,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汗,那位自称为“液泡”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只见他沉思片刻后,继续说:“既然我已经承认自己是液泡,现在请你们说一说我有什么功能。”其他学生的反应一下就热烈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他的问题。最后,这位学生还不忘补充一句:“你们不要忘了,植物细胞想喝水,还要靠我呢!”此时,笔者为他的随机应变和自信而震撼,全班也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巩固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充分利用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窍门

一方面,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在实验中发现的,而且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另一方面,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实验。

在生物学教学中积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基本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完“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实验,以加深学生Σ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如笔者设置了“探究柑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时间最长”这一问题,并先由学生讨论“哪些条件可能会影响柑橘的保存?”“怎样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等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柑橘在下列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保鲜效果:①室温,低温;②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③干燥,湿润。同时,笔者要求学生设计填写实验结果表格,最后通过比较各小组的观察£现象,总结得出柑橘保鲜的适宜条件,即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探究式实验设计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真正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主旨。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升华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½达到知识共享

合作学习是国际上最流行的教学策略之一。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记》就有“独学而无人,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具有差异性,所以他们的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不仅能使问题越辩越明晰,而且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包容意识,发扬学生之间对话的精神,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在教学《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等一类课程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收集有关烟酒、毒品对人体危害的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就“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在课堂上展开交流和讨论。当交流结束后,笔者会根据学生的成绩给予一一评价。此外,笔者还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利用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有关烟酒、毒品对人体健康危害为主题的手抄报,在校园内举办一个手抄报展。当展览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把制作的手抄报送给亲戚、朋友,让更多人了解烟酒和毒品的危害。这样的课堂教学,把书本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虽然课堂教学结束了,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并没有结束,学生不仅获得了保护自身健康的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

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而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把生物学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

学以致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如在学习了抗体知识之后,笔者设置了一道关于热门话题的问题:

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个甲型H1N1流感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这道题目的答案是D。

又如在学习抗体时,笔者联系了高科技对这一领域的促进,使知识得以运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不可预知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正兴趣,知道他们的困惑,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传道、授业、解惑。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像、影等多媒体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又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