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产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机制下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产生原因、发展状态、影响效果三个方面出发,对大学生边缘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边缘化特征进行了归因分析,揭示了边缘化的产生及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ツ
关键词:大学生;边缘化群体;对策探讨;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问题也随之凸显,有过被排挤、孤立的经历,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主要表现为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目标来审视,都要求全社会对大学生边缘化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生边缘化问题并探索解决对策,对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概念界定
“边缘化”(Marginality)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于20年代提出,是指在种族或文化团体中的成员,由于通婚或移民,使得成员关系模糊不清,不能被任何一个种族或文化团体接受
[1]。在最初的概念中,边缘化与核心相对立,是指群体中无法融入主流群体而被排斥在核心之外的那部分成员。然而,随着问题的深入研究,边缘化的概念正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目前大部分学者将大学生中的边缘化群体问题与弱势群体、问题学生等概念等同起来,他们将以经济因素或道德因素作为衡量的标准,认为被边缘化的大学生就是在能力上有所不足,或者是思想道德缺失的学生。
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产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指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教育价值观念、信念、行为等方面与主流群体存在差异性,部分学生在教育生存方式上难以实现教育参与的一体化,并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经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与主流学生群体具有较大区别,使得他们趋向边缘或者远离教育主流中心,逐渐形成了边缘化的学生群体。
大学生中的边缘化群体不能简单的与上述概念划等号,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特定情况下,大学生弱势群体与问题学生可以看作是边缘化的高发人群,但是边缘化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并非单指某一群体;二是从边缘化的成因来看,造成大学生边缘化的成因较为复杂,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道德方面的因素,更多情况下是多种综合因素交互造成,不能一概而论。
二、大学生边缘化的类别分析
边缘化现象在产生的原因、发展表现及影响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征,通过类别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认识。
(一) 按产生原因可分为竞争型边缘化与非竞争型边缘化
竞争型边缘化是指在合理竞争中发生的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发生原因较为简单,主要是由大学生在学习或社会实践过程中,由正常竞争而导致的优胜劣汰。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这种竞争不仅合理存在而且难以避免。比如两个学生,一个勤奋学习,其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很强,因此被提拔为班级干部;而另一个整天不思进取,考试挂科,连毕业证都拿不了。在这里后者显然是被边缘化了,然而这又是合理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只要“竞争的规则或程序是合法合理的,由此产生的社会流动也就具有合理性和公正性” [2]。合理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此类被边缘化的大学生群体,并不能简单的淘汰了之,而应通过多种途径使其认识自身不足,并帮助其走出边缘化危机。
相对于竞争型边缘化,非竞争型边缘化则更需要引起高校及社会的重点关注。它并非由合理竞争的结果造成,有的甚至不是在合理竞争环境下发生的,而是在合理竞争开始之前就将这部分学生群体排除在外了。虽然非竞争型边缘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因素、个体生理因素、地域因素等,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造成。部分制度在设定之初就存在问题,使得组织成员在竞争未开始前就丧失了获得同等资源的权利,在各方面中处于弱势和被边缘化的地位。比如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尖子学生”和“问题学生”通常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处于中间阶层学生的思想动态却往往被忽视,这部分中间阶层的学生容易产生自身被边缘化的印象,并逐步发展成“问题学生”。在非竞争环境下,这显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需要引起学校与社会的更多关注。
(二) 按边缘化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初次边缘化与再次边缘化
从发展过程上看,边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边缘化的加剧,因此,按照边缘化的发展阶段,可以将边缘化分为初次边缘化与再次边缘化。
初次边缘化,是大学生群体在初始状态下发生的被边缘化现象。该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既包括由于合理竞争而被淘汰的部分学生群体,也包括在非竞争环境下被排斥在外的学生群体。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边缘化初期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对这部分群体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回归中心地位。例如考试挂科的学生,虽然是竞争机制中的失利者,但学校也应做好帮扶措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入手,防止进入再次边缘化。
再次边缘化,指的是大学生群体多次被边缘化,进而被推向非主流群体的过程。在初次失利之后,由于缺乏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这部分群体不断被排斥在主流群体之外,无法脱离边缘化危机。如果说竞争型边缘化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再次边缘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高等教育需要竞争,只有通过不断竞争才能够使主体找差补缺、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其效率。然而高等教育也同样需要公平,在初次竞争彰显效率的基础之上,需要通过各种制度保障初次竞争失利被边缘化群体的切身利益,盲目竞争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与教育之根本目相悖。
(三) 按边缘化的影响结果分为可逆边缘化与不可逆边缘化
边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就学生个体而言,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群体之外,造成的心理伤害难以估量;对于组织群体而言,边缘化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得组织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加剧,在不断量变的过程中随时有质变的可能,一旦发生质变,将严重影响整个组织群体的安全与稳定。按照边缘化的影响结果,可以将其分为可逆边缘化与不可逆边缘化。
可逆边缘化,主要指边缘化已对部分大学生群体造成了消极影响, ☺然而这种影响可通过边缘化主体或是客体的干预进行化解,其结果是可撤销的。如前文提到的初次边缘化就属于可逆边缘化的范畴,部分再次边缘化也属于可逆范畴。需强调的是,边缘化所造成的消极结果绝非偶发事件,而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根据量变质变理论,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主体进行主动干预,防止消极因子累积叠加,不仅可以消除影响,还可以帮助干预主体重新审视并加以调整,使边缘化群体重新回归到主流群体中去。
不可逆边缘化,相对于可逆边缘化而言,是指被边缘化的大学生群体经过多次边缘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已无法消除。绝大多数不可逆边缘化都是由再次边缘化造成的,由于消极因子的不断累加,使边缘化结果逆反成为不可能,量变转化为质变之后,被边缘化群体所受到的损失将无法挽回,消极影响甚至可能由边缘化群体向外部群体衍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例如大学生地域歧视问题,被边缘化大学生逐渐产生自卑及不满情绪,当累积到一定量后,个别地域歧视案例可能衍生为群体事件,引发地域之间的对抗情绪。因此边缘化问题一定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将边缘化控制在可逆转的范围内并加以矫正,一旦发展成为不可逆边缘化,任何干预措施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消除部分影响,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深远且无法挽回的。
(四) 按边缘化的发生动机可分为主观边缘化与客观边缘化
客观边缘化,是指发生动机由客观存在的因素造成,可以通过纠正制度障碍,调整竞争机制等方式进行干预,逐渐消除不良因素。主观边缘化,是指由于认识主体的观念发生偏差,不断产生被边缘化的印象,促使被边缘化主体不断偏离主流群体和主流价值观。主观边缘化也分为两类,个体主观边缘化和组织群体主观边缘化。个体主观边缘化,是指虽然外界环境及客观条件都是相对公平、公正的,然而由于被边缘化主体自身认识存在问题,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差异性,使每个人对问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使得被边缘化主体逐渐走向自我放逐的道路。如自卑敏感的同学总是怀疑自己受到了组织或他人的排挤。组织群体主观边缘化主要指组织群体中的主观因素存在偏差,由于受到狭隘价值观的影响,使得组织内部所形成文化环境及舆论氛围存在着偏差,被边缘化主体无法在组织内部寻找到存在感和尊严,严重干扰了被边缘化主体的生存和生活空间。
三、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边缘化现象的多样性分类,边缘化的成因也具有多样性,多数情况下是几种因素交互造成的,按照边缘化的发生环境可分为外部及内部原因两个方面:
(一) 边缘化产生的外部原因分析
边缘化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由社会竞争与制度障碍造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竞争是市场化的有效手段,合理的竞争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反之,不合理的竞争将加剧两极分化。可以说,社会竞争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高校还是个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够不断适应市场要求,从而提升综合能力。有竞争必然就会有优胜劣汰,这既是市场的法则也是自然的法则。在竞争中失利的那部分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个人利益的损失,成为边缘化的高发人群。因此,在现阶段条件下,由于社会竞争的需要,边缘化问题也就成为了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
在制度障碍方面,组织在制度设定之初,一般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在科学的论证分析之后制定出保障组织成员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和规定。然而任何一项科学的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否则不仅无法保障组织的健康发展,还有可能造成组织成员的利益受损,造成不合理竞争。在不合理竞争条件下,制度障碍使被边缘化的大学生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与机会,有的一开始就被排除在竞争机制之外,失去了竞争的机会;有的在竞争开始时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丧失了竞争的先机;有的在竞争结束后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与资源。制度本应是组织成员的利益保障,然而制度障碍却成为了不合理竞争以及再次边缘化的推手,加剧了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形成。虽然无法避免边缘化现象,但是通过对处于竞争劣势的大学生群体予以帮助,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边缘化群体范围。高校和社会应严禁不合理竞争,并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充分尊重合理竞争的结果,又对因竞争失利的学生群体利益予以保障,充分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
(二) 边缘化产生的内部原因透视
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作用,不同学生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在同一风险面前,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尽管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同样的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但由于个体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大学生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的差异[3]。在同样的边缘化危机面前,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逆境和挫折,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大学生会将危机转化为挑战和动力,走出边缘化困境;悲观消极,只知听天由命的大学生往往缺乏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最终沦为边缘化群体。可以说,在大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感知与理解客观事物时的倾向性不同。这些不同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中边缘化群体的产生和发展。
四、解决边缘化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对大学生边缘化现象的分类考察,边缘化所带来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压力也可以是动力。一方面由于边缘化会引起上述所提到的负面影响,剥夺了被边缘化群体的部分权利,造成了大学生个体的异化,更甚者会引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颠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大学生边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促使全社会对边缘化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使之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基于上述考虑,在对大学生边缘化问题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解决大学生边缘化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 加强个体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学生自助模式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大学生群体在面临边缘化危机时的表现及处理方式也就各不相同,边缘化结果也呈现出多样性。从个体角度来看,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健全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反之亦然。高校应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和应该受到尊重的个体,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价值,都有发展的潜能[4], 通过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等,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及服务。在学校多方位的指导下,大学生应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树立自信心,在不断开发的潜能中提高环境适应性能力,加强边缘化的免疫能力,建立大学生边缘化的第一道防线。其中,大学生自助意识的激发及环境的适应性是关键。学生自助模式,首先需要大学生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知和肯定,既不能人云亦云,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骄傲自大。面对边缘化,学生个体需要在理性分析问题同时,准确判断问题及原因,定位准确且客观,找差补缺,从而激发自助意识,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考察的是大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及诉求。在学生自助模式中,学校应起到指导和督促的作用,确保自助模式的正常有序运行。
(二) 建立预警及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致使被边缘化大学生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与机会,制度的不合理性极易导致被边缘化大学生心理失衡,甚至出现行为失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极大。因此,完善的制度ย对预防和矫正大学生边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预警及反馈机制,是完善制度建设的重要措施。建立预警及反馈机制,最重要的是多方配合。通过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维一体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迅速而准确的掌握被边缘化学生信息,有助于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通过对高发人群的信息监督,有助于高校在边缘化危机未发生、或者是发生之初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风险范围。通过多样化的案例分析,高校和社会可以重新审视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时发现障碍性因素并予以矫正。同时,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预警及反馈机制的建立,起到了信息双向沟通的作用,促进了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非竞争型边缘化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组织成员的利益最大化。
(三)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
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公平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下,每位学生个体都应获得相同的教育条件及权利,而不因个体的差异性而被排斥于主流之外导致权利的被剥夺。这里个体的差异性主要是由经济、地位、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造成的。高校所营造的教育环境应体现兼容并包的特点,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求同存异,在充分尊重和关爱一切学生包括处于弱势境地学生的基础上, 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适合的资源, 增加对他们的正式或非正式支持, 在资源提供和能力培养方面给予较多的倾斜[5]。营造和谐公平谐的校园环境,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关注被边缘化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学会用科学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及课外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倡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理念,在最大范围内让不同层次及水平的学生们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们搭建互相认识和沟通的桥梁,积极营造出公平和谐的教育氛围。
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存在,是当前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客观问题,也是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的存在,既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消除边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大学生边缘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边缘化个体社会认同感的重塑,为重新回归主流提供了可能。对高校组织而言,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成效;另一方面为其提供了重新ง审视的视角,促使其不断改进加强制度建设,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始终,从而彰显出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参考文献:
[2] 李强.边缘化与社会公正[J].天津社会科学,2011
(1):63-65.
[3] 叶育旺,郑永廷.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风险特点及个体差异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
(11):158-160.
[4] 何毅,胡伟国.弱势群体大学生的自助与他助:基于其特征社会学考察的分析[J].高等教育农业,2007
(4):79-81.
[5] 洪波.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文关怀与救助的理论依据及路径选择[J].探索,2009
(6):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