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调查分析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系统深刻的,当前的中小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少,学校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主要的原因有哪些,是指导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本人采用测量工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选取甘肃省张掖市和平凉市华亭县作为抽样地区,随机抽样,共四十八个班,发放2256份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压力过人,是造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最重要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81.2%的学生认为学习ห压力比较大;周一到周五早晨7:00以前起床的占到96.6%,晚上11点以后睡觉的,初中生达到52.7%,高中生达到91.1%;学生感觉有些困倦或很困倦的小学生达到47.4%,初中生达到77.6%,高中生达到85.3%;一半以上的初、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负担很重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作业量大,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过少,学ค习内容枯燥乏味,既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浪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是初三乃至高三学生的学校生活现状在城市里相当一部分家长周末都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诸如外语提高班、美术班、钢琴班、书法班、电脑班等等,在学校里学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中,课余时间又被这些额外学习任务挤压,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许多负担从而使不少学生产生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或不安、烦躁等症状,这不仅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会严重损伤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通过调查并统计分析发现高一年级学生生活事件因子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由结果显示,学习压力类、人际关系类生活事件是最重要的应激源,这也是学生焦虑行为的重要原因。
第二,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升学压力也导致了学生的焦虑行为,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许多学校的现实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行为仍然走应试教育的老路,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小考和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等大型考试,压的学校、教师、家长都围着考试转,更甚者考试形式由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转变为月考加周考、口测,为了激励学生考高分,每考必张板公布成绩,开大会小会表彰总结,学生一遇考试就十分紧张,学生中宁可缺考也不愿经历挫败的情况时有发生。
第三,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缓慢,个别地方信息闭塞,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不到位,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都陈旧,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育方式随⌘心所欲,无视学生的个性、独立性,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相当严重,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表现为心理上的压抑、抵抗意识、对立、多疑、孤僻、粗暴、野蛮,甚至出现心理恐惧或软弱、胆小怕事、心神不宁,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偏执行为。
第四,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育要面对的现实,学校教育仅仅用成绩、守纪等某些单一的标准把学生划分成好学生和坏学生,则压抑了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的可能性。
第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培训不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心理辅导能力缺失,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又由于社会分配不公教师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清苦,再加学校利益分配不当,教师心理不平衡,对自我充电缺乏信心,造成有教师队伍不稳定,全国教师平均工资在不同行业中仍然排名偏后,有些地方甚至拖欠教师的工资,甘肃省这几年来教师虽然工资收入有较大的变化,但仍然比其他行业、阶层要偏低,孔雀东南飞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尤其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差、生活环境差,教师的经济地位低下,社会地位必然低下,使他们的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必然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仅为完成学校评比制度,下达的教学任务而工作成为教师工作普遍性心理动力,不重视与学生之问的交流,不注重或不愿对学生失当行为进行校正,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跟老师的关系紧张,我们的调查中37.9%的学生认为自己Σ有问题不愿意或没有机会与教师交流,也是这一现象的佐证。许多教师面对经济大潮、面对生活的压力更是热衷于挣钱的门道,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这样的教师自然培养不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要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中;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培训;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消除压力,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