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实证分析
【摘 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讲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加强与企业的文化对接,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企业。采用随机访谈的形式,对4个企业进行了随机调查,对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存在的不足和积极的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校企双方顺利实现企业文化对接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文化对接;实证分析
0.引言
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正是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根本的是要做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如何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的毕业生,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深度对接,融入行业文化。那么,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在对接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实际的效果又如何呢?通过随机访谈的方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4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既有令人兴奋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高유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对最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企业越来越注重高职毕业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岗位责任意识。学生仅仅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到企业工作后并不一定得心应手,不能令企业满意。究其原因,恐怕与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短视教育”有关,即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 忽视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将高等职业教育仅仅看成是“就业教育”或“饭碗教育”[1]。实践证明,高职院校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具有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从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更重视与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等“硬件”方面的合作。但在文化对接 ツ等“软件”方面的合作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文化对接尚未引起学校和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理论界在文化对接等“软件”方面的研究匮乏,能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更少。
通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来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2]。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实践
2.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积极方面
调研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中所做的具体工作例如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方面和内涵建设方面给予了肯定。
2.1.1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能处处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如在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张贴职业化气息的宣传材料;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以及教学设备;以企业名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等;把教学环境模拟成工厂模式,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将学院校训显示在学院大门入口处,深入每个师生心中。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涉及:招生方式、教学方式、实习方式和教师构成等方面。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即安排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企业生产现场顶岗实习,既培养了学生的企业精神和实际能力,又锻炼了教师队伍。采用“校企联合―定向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招生模式,企业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培养学生,灌输企业文化内涵。
2.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存在的不足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
(1)高职院校校园缺乏企业文化氛围。虽然高职院校在教室里张贴着著名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以企业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把教学环境模拟成工厂模式,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但是调研的企业认为这些还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仅仅是企业文化中最肤浅的部分。
(2)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未充分体现职业性。调研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仅仅侧重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时间是在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由重视理论向重视技能转变不够。
3.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对接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对接应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以保证文化对接的实效性。高职院校要引进企业文化,改ร革教育内容和方式,采用全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企业也要发挥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3.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
高职院校可在教学楼走廊展示成功校友的创业事迹;在教室里悬挂企业家经典言论的条幅;学校开展在职培训,让学生了解优秀公司概况、发展历程、公司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等;可以邀请合作企业、行业或业内知名人士、杰出企业家、成名校友的来学校讲座。
企业可通过设立高职学生专项奖学金、助学金的形式,帮助一些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这部分学生的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优良职业素质往往是企业最需要的,将来便是企业的宝贵人才。
3.2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
高职院校应借鉴吸收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内容。实现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重点推出教学科研领军人才;加大实用型、特色型、个性化教材的编写力度,充分吸收企业元素,实现教材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3]。可在学校进行企业化管理,引进企业的登记制度、请假制度、安全制度、操作规范制度,让学生尽早接触并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3.3在校园教学文化建设上
高职院校可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借以培养“双师型”队伍;又可邀请企业技术骨干、管理干部来校讲课,参与教学和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对接。企业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在学校开办各类讲座,为高职院校带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从而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科]
【参考文献】
[3]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2013(17):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