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物资的库存管理实践
摘要:铁路物资管理系统应随着业务模式的转变,发挥专业管理优势,采用科学库存管理手段,合理优化库存结构,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新型的保供管理模式。
关键词:库存结构;储备定量;盘活;预算管理;直购
1前言
近年来,铁路局物资系统以调整管理机构,优化职能设置为手段,使铁路物资管理工作逐步从以仓储管理为核心向以物资消耗为核心的业务模式转变。但随着机构的调整和职能的转化,结合部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基层站段的库存管理方面上存在诸多问题,甚至造成物资管理环节不闭环,管理全过程有漏项、缺项。随着全路高铁、客专建设的迅猛发展,针对新形势下各类高铁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管、用、修所带来的新变化与新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对运营物资采购供应及仓储配送管理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理顺管理关系,为铁路安全快捷运行提供坚实物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2铁路物资系统职能转变的管理背景
按照铁路总公司的改革思路,铁路局物资系统近年来进行了管理模式与机构的变革调整,首先优化机构调整职能,物资管理业务模式发生了转变,为进一步强化专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部分路局陆续撤销了物资供应段,改变了路局与站段关系,采购供应工作路局由间接管理变垂直管理,路局、站段各自在供应链上发挥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路局负责全局物资集中采购和供应管理工作,站段负责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将物资供应工作从物资段的采供工作中分离出来,以便更好地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提高专用物资的使用效率,强化了对站段物资管理工作的督导,实现了物资管理模式的统一,形成了路局-站段的扁平化垂直管理模式。2015年,按照铁路总公司物资工作会议精神,各路局陆续推行“两级采购、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路局物资部门对运营、建设、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全面覆盖,达到“管、采、供”相互分离,加大了物资管理覆盖面,将建设、非运输企业纳入了物资管理范畴,实现了运营、建设、非运输企业非经营性物资的归口管理,凸显专业管理优势,逐步实现了路局物资统一、集中管理。
3铁路物资系统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历改革调整后,铁路局物资系统机构优化调整初步完成,扁平化组织结构初步建立,为加强铁路物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全路物资系统物资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库存结构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合理优化库存结构,采用科学库存管理手段,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新型的保供管理模式,是物资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机构调整后,管理手段欠缺,物资专业管理职能有所弱化
ϟ路局物资系统机构的调整,能够进一步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扁平化的职能机构向生产一线贴近,管理的层级减少。但部分基层单位对物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物资专业管理职能弱化,物资管理部门不能发挥职能优势,专业化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路局层面上,路局-站段的扁平化垂直管理模式建立后,部分站段的物资管理工作机构未将物资管理职责良好承接,造成物资作业环节存在脱节现象,物资作业全过程结合部有空档。二是在基层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着单位制定的物资管理文件指导现场作业操作性差;物资管理结合部的关键卡控点管理措施不健全;计划与消耗无对应,库存与需求无对应,流程与结果无对应,过程控制基本虚设;三是基层站段的物资部门管理没有兼顾物资业务管理和仓库实物管理两项职能,发挥好材料管理“蓄水池”功能;未将材料消耗规律、物资需求计划有力结合,合理储备材料,不利于加快存货周转速度,提高存货资金的利用率;部分站段业务人员不懂物资消耗规律;单位内部物资信息不共享,存在一方面形成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又在进行新品采购等诸多问题。
3.2执行标准不到位,储备定额指标未起到调节库存作用
3.2.1执行标准不到位。从路局层面上对物资管理工作整体要求是机构设置科学,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实现归口,流程环环相扣,作业立标打样。但在实际工作运用中效率不高,执行标准不到位,制定的管理文件不细、不全,造成结合部互相扯皮,管理细则操作性较差,管理与作业形成“两张皮”,作业层降低物资管理标准,对已制订的模块化作业流程只停留于纸面,实际操作简化流程,不按作业要求和规范来办,站段材料部门成为现需现采部门,对材料消耗没有分析,需求计划频繁,收发作业频次高,工作质量不高,没有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作业,对进货周期及经济订购批量没有概念,库存未采取相应的卡控措施,车间班组“以领代储”现象时有发生。3.2.2物资储备定额未发挥相应作用。物资储备定额是衡量物资系统库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物资储备定额调整与核定工作滞后,各单位未系统开展物资消耗定额查定工作,对各自实际应该储备多少,库存多少合理掌握不透彻,而近几年高铁线路陆续投产使用,对各类设备消耗规律、如何合理储备研究不够,各站段物资部门物资管理职能还在建立健全中,材料管理人员对库存储备定额指标未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库存指标浮动较大,库存物资周转缓慢,周转率偏低,造成有些库存资金的不合理长期占用。以工务线上料为例,2016年期末库存占全路库存总额约27%,道岔及配件的的库存周转率仅为1.5。
3.3库存结构严重不合理,积压物资不断增多
物资库存结构分布不合理,不是以实际消耗需求为主。有些单位库存实物与实际运营生产所需物资不相匹配,实际上属于积压物资。部分专业系统专用料库存较多,而实际周转的常用物资却存在不存和少存的现象,库存储备方式欠缺,储备结构不合理。造成库存虚增不实,不真,不能反映单位真实的存货水平。截止2016年底,全路运营物资库存中机车车辆配件占比达到45%,线路设备及配件为28%,库存比例不合理,二八现象明显。从库存周转率上看,全路物资库存周转率平均为4.43,且各路局指标分化较大,其中动车组配件库存周转率仅为1.29,道岔及配件为1.50。库存总量基数大,库存指标差异显著,占用了大量直接资金,加重了铁路企业的成本负担。
3.4预算管理与物资采购成本支出存在缺口,造成库存虚大
物资采购预算是以财务成本支出预算为前提,物资采购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合理分配采购资金。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重在成本列支卡控,以成本列支为目的的材料消耗代替了正常的物资消耗,库存与消耗存在脱节现象,造成存货增加。采购预算总额存在缺口时,又影响运输生产急需物资资金的采购使用,没有真正起到通过计划提报,资金使用方向的审核来实现合理调配采购资金。需求计划的审核把关不严谨,未根据库存物资的消耗和需求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导致不合理的采购加大了库存资金占用。
❦4发挥专业管理优势,“调结构、去库存、强管理”的主要创新实践
2017~2018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攻坚之年,需要国有企业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效供给满足需要,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铁路总公司“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全过程覆盖”物资管理工作要求,铁路物资系统应该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力度,以全面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为主题,强化基础支撑,规范物资管理,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挖掘库存管理空间,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进一步补齐物资管理方面的短板,不断提高铁路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
4.1以“四标”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规范物资基础管理工作
以“四标”工作为抓手,以“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为主线,切实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立标阶段:以规范的物资管理制度要求,建立起路局与局属单位的物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有布置,有管理,有细则的态势,对过时的管理要求和办法及时进行修订,搭建起路局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新架构。学标阶段:明确学标内容,按照“干什么、管什么就学什么”的原则,进行全员、全过程的学标,从管理层、作业层学标,将路局、站段人员日常培训计划与业务提“素”工作相结合,针对物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的实际,加大培训频次、力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践“学标”的目的。对标阶段:做到有标可循,有标必循,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立标打样模块落实工作流程和要求。达标阶段:实行以路局为单位的物资系统定期管理达标平推考评工作,全面、全覆盖检查各单位物资管理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对各单位进行通报奖惩,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管理。不断夯实基层物资基础管理工作,提升站段材料部门的人员业务素质和物资专业化管理水平。
4.2按照各单位生产构成,实行物资储备定量下库,修订建立合理化的储备定额
进一步规范库½存管理,修订储备定额指导指标,有效盯控库存变动情况。要依据各生产单位需求,历年消耗和库存情况,在路局层面上重新修订明确物资指导储备定额,各基层单位依据核定的库存储备定额分劈下库,结合实际物资需求、物资的关键程度、进料的难易程度以及近几年物资实际消耗情况等因素划分物资储备方式,在认真分析原有库存储备结构的基础上,调整库存储备结构,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物资库存,进一步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全局库存管理水平。
4.3创新物资储存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重点物资集中库存保供模式
结合铁路各专业系统生产实际,打破目前各站段“各自为战,分别储备”的模式,逐步建立路局管内各系统“中心库”库存管理方式,实现重要配件集约化管理,统一储备、资源共享、集中精准配送。根据物资设备的关键程度,区分关键物资和一般物资,专用配件和通用物资,分别采用不同的测算方法来核定本单位的消耗量,确定储备方式和储备结构。对现有在库物资状态及消耗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确定需求量,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库存数量,保管方式,确保按需分类储备,为满足运输生产提供保障。
4.4加强与供应商横向沟通,推行代存代储模式
借鉴供应商管理库存理念,充分发挥供应商在物资保障方面的优势,利用供应商库存以及让供应商管理现场代储库存,实现库存物资的结构优化。充分利用供应商物资资源,对部分占用资金较大且尚不掌握消耗规律的物资不进行库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由供应商进行代储,根据需要适时采购;对于部分物资生产厂在局管内有储存设施的,与这些特定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将采购的物资由厂方在路局范围内建立的仓储设施进行储存、保养。既减少仓储成本,又确保供应。
4.5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物资周转率
针对基层站段物资部门不掌握、不监控物资库存实时情况,对家底不清楚现状,物资管理效率不高,专业管理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路局物资部门要运用科学管理手段,有效提高工作质量。4.5.1盘清家底,发挥集中调度调剂功能,体现专业管理优势。在路局物资部门指导下,各站段开展盘家底活动,由段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相配合进行清查,特别要对存放在各车间未消耗完的材料进行清点,由材料部门统一调配,同时建立段内集中调剂平台,减少各部门车间的物资设备库存量,提高物资使用效率,核减不必要的材料费用支出,为单位减轻资金使用压力。4.5.2对部分单位长期无动态物资进行写实清查,横向调剂。由站段技术部门对行车关键物资消耗进行写实,掌握关键物资的消耗状况,进一步规范材料支出要求。对部分清查出来的储存期较长,无动态而且长期占用库存资金的物资设备,首先由站段材料部门联合技术部门对库存物资的保存状态以及技术证件、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清点,鉴 ت定材料可用性,并由路局牵头协商进行跨单位调剂。
4.6建立物资调度调剂平台,实时监测库存动态和消耗规律,切实做到消耗与库存相匹配
4.6.1在路局范围内建立起物资调度调剂平台,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减轻成本负担,加快库存物资周转,有效杜绝积压报废物资的产生。通过全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各基层站段对物资收发作业基础信息进行录入及维护,路局物资部门人员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共享,抓取有效信息为库存分析做好数据支撑,指导布局库存合理结构,减少重复采购和重复储备。对库存积压物资做到及时、有效调度调剂,使库存储备管理逐步从站段“小库存”向路局甚至全路“集中库存、集中储备、统一调剂”转变,大大减少重复采购和重复储备,逐步实现“一高一降一减”,即提高物资周转率,有效降低积压及无动态物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库存物资的运营效益。4.6.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物资库存科学管理。要依托铁路现有的信息系统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加强物资库存管理中的作用。利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定期分析掌握库内长期闲置物资基础数据,建立先调剂后采购的自动卡控机制,变被动调剂为主动调剂,盘活库存闲置资产。同时要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物资储备定额管理,通过建立物资定额、实际库存和需求计划的3方联动,运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实现储备定额对物资设备库存的智能控制。
4.7积极探索物资设备全寿命周期法管理模式
物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就是以设备资产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统筹考虑设备资产的采购、运行、检修、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取得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和系统管理最优。在铁路系统,可运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对铁路行车尤其是高铁重要关键设备进行管理,促进物资设备科学合理使用,加强物资设备质量管理,实现物资管理与检修运用信息全面交互与共享的有效手段。目前,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全路基本建立,可探索运用射频技术(RF)、二维码技术,打通生产检修信息系统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将二维码技术等应用到配件质量跟踪管理,及时扫描二维码信息,读取和回填配件在临修、委托修、运用修及高级修等各级修程中的检修质量信息,形成配件完整的技术履历档案,及时记录和跟踪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各级检修环节的质量状态信息。掌握重要配件的使用流转过程,全面有效地实时监控配件状态,实现重要配件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管理的目标,为重要配件物资库存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4.8积极探索通用物资电商平台直购模式,有效降低通用物资库存
铁路行业体系庞大,分支机构众多,点多线长,需要的通用物资十分繁杂。借助国内知名企业电商平台,探索运用互联网+物资管理模式,对通用物资逐步实行电商直接采购、一站式配送。目前,京东已率先开展与铁路系统的合作,借助其成熟的全流程电子化采购模式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在充分整合供应链资源的基础上,将电商、物流、仓储、大数据分ฏ析等各个方面嵌入铁路物资管理网络,能够有效降低铁路采购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和仓储成本,全程电子化采购管理还能有效提升铁路物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助力铁路企业在物资官方面实现提质、将本、增效。
5结束语
加强库存管理仅仅从实物库存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借鉴供应链管理理念,通过优化从计划、采购、存储到闲置、报废等环节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夯实库存物资管理基础,运用多种手段,多措并举,实现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控制库存总量,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积压,不断提升铁路物资集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陈昌兰单位: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