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企协同育人策略的实施作用,探索了其实施路径,以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和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酒店业是一个应用性和运营要求强大的行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后,不断的改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酒店人才持续呈现结构性短缺,尤其是高等教育背景、高质量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显著缺乏供应。通常,他们很难从服务人员中产生。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毕业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外语和理论水平都比较弱,难以在工ツ作中成长为优秀的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目前我国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疑与酒店公司的管理实践脱节。文化人才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适应能力,缺乏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为了解决酒店“供需ฃ失衡”的问题,普通高校应积极转变为应用型大学,走校企协同育人之路。
1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
1.1促进培养目标定位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通过设立试点的方式,发挥示范作用,引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要将职业教育当做是本科教育中的重点来抓。从《决定》出台之日起,许多高校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基于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由于普通高校的类型由“普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从“理论与研究”向“有能力设计,实践和管理”改变。技术、技巧、技能水平受到了重视。虽然酒店管理在许多大学中属于旅游类专业,但是它是一个高度应用的学科,它仍然与管理学科系统有关[1]。这一类人才,可以当做是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如部门主管、经理等),而不是常规大学教育中注重℃的学术人才,他们不同于接受过中高级职业教育培训的“技术人员”。他们更专注于基本的技能操作,既博学又专业。他们不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科学素质和人文的素质,也♚掌握着中高级酒店管理技术。
1.2实现专业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育人是学校和企业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合作,了解人才培养目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有效的方法。1)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酒店专业课程的内容管理符合了专业的酒店管理标准。“专业标准是基于职业分类,基于职业活动的内容(工作类型),是对从业者技能水平的规范要求。是雇主聘用和使用员工的基础。”这一规范性要求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这一点充分说明,并不能把学校当做是唯一的学生培养基地,而应与企业协调,根据专业标准和酒店管理岗位的质量要求选择专业课程,让课程知识更具相关性,更有运用价值,使人才培养规范和客观定位零距离对接[2]。2)校企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实现专业教学和管理过程。目前,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和酒店管理文凭相对集中,而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所欠缺。此外,在很多学校,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的教学设备,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要求,使教学的内容与工作内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学校和企业才能解决这种矛盾。通过企业参与,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练习,还可以实现“学与做”的融合,加深专业理解,提高实践技能,派技术人员到场教一些专业课程[3]。能够让学生接受到更高价值、具体并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知识,更加适应目前酒店对管理工作的定位,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去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2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1)来自学校和企业的专业人员应帮助进行课程的确定,结合市场实际状况,确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避免在纯粹的理论课程中混淆知识点,也避免对理论技术培训课程的偏重,要注重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践跟注重培训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侧重于培训学生的专业性和包容性。2)一方面,有必要提高实践课程(如综合实习,实验课,毕业论文等实践)比重。以往理论课程的百分比非常大,从而形成了酒店管理人才的理论水平高,而技术技能低。所以,有必要增加实践课程的百分比,以便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经历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应用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实践教学,这可以应用于某些强大的理论课程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如前台管理,房间管理,之类的课程内容,就能到实践培训基地进行实训,酒店派出资深技术管理人员,指导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强他们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汇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力量,建立互助互补的协作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符合当前社会和市场对高水平、高技术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凡茗.协同育人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机制探讨[J].林区教学,2018
:13-15.
[2]姚海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中的构建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
: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