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视角下解读茶道与商道

时间:2025-01-13 05:42: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茶道、商道、人道在历史的长期积淀之♛下融入了人们的理念和行为之中, 在茶道的沁心意境和氛围之中, 可以使人感受到茶为饮品中之上品的享受, 正所谓茶茗久服, 令人有力、悦志。, 在淡黄色的茶汤之中, 其中的滋味令人久久地回味, 弥久历新。在充分感知深邃悠远的茶道的意境之中, 品茗者可以充分而深切地领会茶的独特韵味, 并紧紧抓住传统茶文化与商业的契合点和链接点, 将茶道、商道、文道充分交融, 从企业和工商管理的角度, 展示和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意念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工商管理; 茶文化; 茶道; 商道;

商场如战场, 暗影浮动, 令人心惊, 然而, 其变动不居的表象也内蕴不变的本质规律性, 也即人们所说的商道, 透过事物表象的浮泛可以窥见其中积淀的规律性, 在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趋时求变的创新精神、和兴共荣的团队精神的支撑之下, 商道与中国传统茶道显示出不谋而合之处,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具体表现为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内容, 在历史的演变之中逐渐形成了茶人、茶农、茶商等, 在对茶叶的品茗和啜饮之中可以感受和体会到内蕴的商道、人道精神和文化内容。

1 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人与茶商

中国传统茶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是生产茶叶的国度, 自然不乏栽培、种植、制作加工、推广、营销茶叶的人才, 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农、茶人、茶商, 茶农依托地域之优势种植和培育茶叶, 以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原始、生态的茶文化之花, 并赋予茶叶以灵动的形象、亮丽的身姿、古朴的生命和不屈的精神。茶商作为茶叶流通、营销的中间载体, 使茶叶更具有了一种开放性的精神和特性, 在茶商的推动和促进之下, 茶叶的往返流动传递出开放的信息和味道, 与商道充分整合和链接, 形成了有浓郁茶文化特色的晋商、徽商等。茶人则以深邃悠远的茶文化为依托, 揭示和流露出对茶叶的崇高品性、雅洁意趣的追求和欣赏之意, 提炼和归纳茶文化的深刻哲理和思想文化内涵。

2 茶道、商道、人道

茶道、商道、人道都内蕴和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的精髓和意旨, 具有内在文化根脉的一致性特征。三者皆有道字, 可以理解和诠释为追求一种客观自然的规律, 也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2.1 茶道

茶道内蕴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和内核ม, 是贯穿于选茶、饮茶、茶艺等过程的一种固定流程和规律性, 其精神与中华民族文明一脉相承, 由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可知, 中国是最早栽植和培育茶叶的国度,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的扉页之中可以嗅到茶的清香, 并在历史的演进历程中不断向全球传播, 成为东方赐予西方最好的礼物、伟大的慰藉品.在汉字的茶字结构中, 人在草木间的结构流露出茶道的自然联系, 体现出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可以看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而统一的状态, 有陶冶人们的情操、助人身心康乐的雅致之趣, 更有君子之交, 清茶一杯的茶德之意。

茶道有三重境界, 是由外而内的升华, 由物质和精神的穿透。具体来说, 主要是指: (1) 饮茶之道的第一层境界。这主要是指茶的文化艺术内容, 通过茶艺授道的方式, 使人们感受和体味茶道的深刻人文内涵和境界。 (2) 饮茶修道的第二层境界。这是由茶的自然文化层面上升到精神修为层面, 在与茶结缘的品茗之中, 可以体悟到禅茶一体的人生本味。人的一生均包含有无限的禅意, 茶叶亦然,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 也要历经原生态未发酵、半发酵、全发酵的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内在的特性和种类, 从中也可以体会到饮茶修道的禅意境界。 (3) 饮茶即道的第三层境界。这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由物质到精神再到最高的道的境界, 也可以说是穿透灵魂的境界, 在品茗品味品人生的茶道品茗之中, 通过拿起、放下的不同泡茶姿态, 可以体悟其中深刻内蕴的浮、沉、举、放的人生哲理, 品茗者在浮、沉、举、放之中领悟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茶, 非茶, 人生也的至高境界。

从人们日常品茗饮茶的生活来看, 也可以从极其简单而通俗的话语进行体悟, 即:须知茶道之本, 不过是烧水、点茶, 并在品茗之中感受到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茶道精髓, 要应时饮茶, 顺天而为, 这样才能更好地入道修行.可以在春天生发的季节品茗红茶;夏天干燥的季节品茗绿茶;秋天收获的季节品茗乌龙茶;冬藏养护的季节品茗普洱茶, 使人生饮茶与天体运行、地球四时八节相契合。

2.2 商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 商场如战场,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和立足, 还要依循商道, 不能单纯比拼装备水平等硬实力, 还要比拼企业的软实力, 要体味商道中柔能克刚的道理。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身特有文化和企业精神, 使之成为企业所有成员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认同, 成为企业内部的共识, 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身心力, 充分挖掘和开发人的潜能, 具体来说包括:企业创新动力、企业自律自信风气、职场氛围、团队合作精神、行为准则等。从企业外部来看, 商道还要看企业的社会形象如何打造, 要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社会知名度, 还要以商道为理念和依循, 精心营造企业的营销哲学、经营理念, 形成品牌影响力, 培育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2.3 人道

人道是人类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以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为出发点, 关注人的生命与健康, 尊重人的人格与尊严, 要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侧重于对人的本质、使命、价值及个人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思想研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语境之下, 追求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 茶中有人, 商中见人, 才能更好地闻道、识道、得道。

3 工商管理角度下的茶道与商道

现代工商管理是法制化的管理, 正所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然而, 在工商企业自身运行的过程中, 如果单纯依赖于法制化的因素, 而排斥非法制化的因素, 则会使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受到较大的压抑, 无法实现工商企业管理最大利益的实现。为此, 要在工商管理中讲究茶道与商道, 不仅要讲究法治, 还要讲求人治, 要意识到工商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创造和实现的, 如果离开了茶道和商道, 则会使工商管理陷入僵化之境、呆板之姿。所谓发乎情, 止于礼义, 是儒家思想的倡导和主旨, 在茶道和商道依循和秉承的理念, 只有使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合理合法, 实现情与法的互补、情与理的互动, 才能更好地实现工商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1 龙井茶中的工商管理与茶道

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其独特的香高、味醇、形美、耐泡特质享誉中外, 显现出王者之势, 强调和注重精英品牌建设, 依循和秉承工商管理的科学理念, 打造龙井茶的精英品牌, 注重龙井茶业的战略管理、人际沟通、营销等精英素质, 以不可比拟的优势传递其内蕴的商道之意。

3.2 铁观音茶的工商管理与茶道

铁观音茶以厚重、形美为特征, 以浓郁持久、沁人心脾的茶香而令人心醉,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营销铁观音茶, 如果单纯依赖安溪之山郁嵯峨的自然地理优势, 就想占据竞争激烈的茶业市场, 显然是不可行的。为此, 要看到铁观音茶中内蕴的工商管理和茶道理念, 重视铁观音茶的市场营销和推广, 要使之具有先进、科学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技巧, 做好铁观音茶的市场营销定位及商务谈判工作, 突显铁观音茶内蕴的历史、文化、哲理内涵, 从而更好地提升客户对于铁观音茶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在中国知名的晋商之中, 就深谙工商管理之中的茶道精髓, 将茶道与商道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自古以来, 茶道行程万里, 要打入市场, 抢占商机, 就须要深谙商道, 明晰商道、茶道与人道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所谓仁者, 人群相处之大道也, 正是茶道营销和推广的重要理念。

3.3 普洱茶中的工商管理与茶道

闻名遐迩的普洱茶有其特殊的保健功效, 为人们所称道和享誉, 在普洱茶的独特色泽和口感之中, 可以体味普洱茶中的以人为本的本性和特质, 显示出与工商管理的人本管理理念的契合性。在商道与茶道相通的关联之中, 可以看到人本和谐的理念和思想要旨, 使人们联想到茶道与商道共有的人员配置、科学规划、素质提升等内容, 感受到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商道本质。

☤3.4 毛尖茶中的工商管理与茶道

毛尖茶是极其精致的茶叶品牌, 以其冲泡时妙不可言的意趣和雅致之态居高立意, 令品茗者感受到其神清气爽之姿、品味醇香之色, 显示出毛尖茶独特的、观之怡情的心态和理念, 而这正与工商旅游管理内容相链接和契合, 实现了茶道与商道的充分、完美的融合, 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 刺激了人们的感官享受, 令人有遍历名胜之姿的冲动和心情。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中国传统茶文化内蕴古朴厚重的文化内涵, 集聚中国儒家、道家、释家三家的哲理智慧和思想, 绽放出极其耀眼的光华, 通过对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道精髓的体悟和感知, 可以领会到茶道的雅致、古朴、高洁之要义, 在充分体悟茶道的过程中, 可以将其与工商管理理念充分融合和渗透, 实现茶道、商道、人道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现云。从张库商道的阶段划分浅析万里茶道的兴衰[J].新丝路 (下旬) , 2016 (9) :152+149.

[2]吴瑞林。茶道商道人道[J].江苏政协, 2014 (5) :16-21.

[3]朱波。潮商商道如茶道[J].潮商, 2011 (3) :39.

[4]赵磊。茶道中品味商道[N].北方经济时报, 2008-07-25 (003) .

[5]朱红军。茶道之中品商道--工商管理类专业探幽[J].招生考试通讯 (高考版) , 2007 (11) :24-25.

[6]李顾。由茶道向人道与商道的延伸[J].茶世界, 2007 (8) :44-4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