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供给”

时间:2024-11-13 11:23:2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作为一种面向市场和企业的高等职业教育,MBA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针对MBA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育质量,并就MBA教育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供给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MBA教育;社会需求;供给改革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出路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结晶。供给侧改革并非单单针对经济制造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理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回应时代新要求,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MBA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市场和企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国内还没有看到这方面深入分析的文献。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MBA教育自创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1月,全国累计MBA招生40万人,已有25万人获得了MBA学位。MBA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MBA教育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被教育界和社会所诟病。

1.人才培育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MBA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但由于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办学机制,缺乏科学有效地评价和评估体系,加之深受普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使得MBA培养目标不能真实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预期,而这种反差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2.课程设置无特色,培养方式传统单一。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仍然以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式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践教学和实战能力训练,知与行相分离。这种培养方式上的供需矛盾,是我国MBA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被教育界、企业界议论的比较多的问题之一。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我国绝大多数MBA教师属于是在传统灌输教学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院派,没有实践经验。就MBA教育来说,依靠理论和说教是不可能培养出应用人才的。MBA学员大多来自企业,对教师教条刻板、单向度地进行供给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无效供给.

4.社会对MBA的认可度有所下降,甚至出现负评价。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前面3个问题导致的。我国MBA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商业管理人才需求拉动下设立的,最初社会对MBA的期望值较高。在需求侧驱动下,经过粗放型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张。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供给与需求是辨证统一的,是侧重供给还是侧重需求,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研判把握。从当前我国MBฉA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供给端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供给端发力推动MBA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既有紧迫性,也有针对性。

  二、培养模式有效供给

1.找准服务定位。我国的MBA教育设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如果走不出自己的路子,仍千篇一律地模仿是很难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办学与品质是MBA教育生存的基本法则。只有办学有特色,教育质量高,才能使MBA教育长盛不衰。例如,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需要的MBA人才,显然与东部地区不同,西部没有东部上海等发达地区那样迫切需要外向型的人才,更多需要的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人才。西部的MBA教育应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培养人才;我国大多数MBA培养院校应面向区域经济,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2.课程设置精准供给.纯粹经济领域内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命意,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密集度,针对市场的口味补强生产短板。在通常情况下,市场口味总是偏好于内容丰富且富有创意的产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精神性的产品。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下决心压缩过剩产能,增加新型行业产能,从专业管理、组织行为、职业精神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设计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管理与领导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比重方面,提炼压缩理论课、公共课,增加管理实务课、实践课,从而做到知识供给侧与知识消费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定制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以选修课程的方式,自主选择课程,做到课程教学精准服务.

3.情景教学有效供给.①情景仿真教学。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不联系实践就没有生命力。要实践就必须引入实践情景。为此,可以构建MBA商务仿真平台,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建设场景化教学场所,把社会搬进校园,结合教学软件,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虚拟的高度仿真的商务运行环境,使学生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融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体,在体验中完成由理论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并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竞争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②案例分析式教学。案例教学通过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至今课堂上大量充斥着国外案例。这些国外案例不完全适合中国的本土文化,它除了对国内个别名校具有一些借鉴意义外,对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来说,基本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因此,基于国情省情和现有的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博采国内外之众长,开发和使用原创案例,包括一些中小企业案例,进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案例教学。③企业家进课堂。设立企业家讲坛,邀请企业界中高层管理者,带着问题、带着故事、带着企业的场景,与MBA学员面对面交流,让学员分享、咨询、互ถ动地体验管理问题的破解,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经验。

4.师资优质供给.优秀的师资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做学术导师,也要做管理工程师,为教师创造条件参与企业管理咨询,鼓励并支持教师获取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证书二是引入双导师制度。为每位MBA学员配备2位指导教师,一位是校内导师,另一位是校外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形式之一。三是建立教学团队,引入竞争机制。做到每一门课程都有教学团队的支持和3位以上教师主讲,教师竞争上岗,由学生做出选择,以确保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对MBA教育供给改革的几点思考ว

我国MBA教育如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模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MBA教育模式,截至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企业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与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商学院相比,无论在培养模式还是在培养质量上,都存在不小差距。事实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MBA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有在市场竞争中,MBA教育才能真正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因此,我国的MBA教育供给侧改革,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体制改革。MBA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发展必然要产业化。但自MBA项目引入我国以来,其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普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没有真正体现出其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特征和内在价值。因此,进一步的改革,必须率先打破体制上的束缚,重新构建适合MBA教育发展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进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MBA教ϟ育产业化的力度。如果我国的MBA教育管理体制不从根本上改革,仍然依靠政府来管理,依靠政府来审查,这只能使MBA教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像任何一个产业一样,教育质量也要通过竞争和淘汰才能提高,只有在竞争中,学校才有培养高水平MBA教育,建设一流商学院的驱动力。

三是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办学,企业也可单独举办MBA项目,实现办学的多元化,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沃顿商学院,就是美国企业家约瑟夫沃顿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的。

参考文献:

[1]陈志祥.我国MBA教育与发展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26-27.

[2]丁斌,罗秋慧.国内外MBA教育发展回顾及趋势分析[J].中外管理,2011,(2):32-35.

[3]宋伟,周海滨、陈传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MBA教育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3,(2):45-50.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