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山区河道生态建设与治理的实践探索
【摘 要】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河道的生态建设与治理,已成为改变农村周围环境的一大举措。山区河道与平原河道不同,山区河道纵坡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冲刷能力强、水位变化大,河道生态建设与治理的难度更大。
【关键词】山区河道;生态建设;工程治理
1 山区河道存在的问题
(1)以前河道建 ヅ设过程中,考虑安全因素较多,忽略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虑,从而对河道产生很大的影响。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不断的增加,现有竹林开垦施肥,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许多河道周边的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河道水质养份增多,水体污染,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破坏。
(3)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河两岸农田改种经济作物数量增加,以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对现有河道的防洪要求更高。原有河道的防洪标准和河道沿线的生态环境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山区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路
对山区河道进行生态建设治理,是确保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明确工作重点,在确保河道安全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河道的建设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综合整治。
2.1 转变山区河道治理的生态理念
长期以来在山区河道的治理中注重其护岸的结构安全,河道沿线的干部群众对土地的要求高,土地与河道争地,导致在河道治理中其设计被人工化和渠道化,使河道的形式单一,多采用硬质护岸结构,一些弯曲的河段被取直,破坏了原有河道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许多生物丧失了生存的条件,使河道中原有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而且由于污水和垃圾对河水造成一定的污染,使河道内的水质变差,河道失去了生态功能,人们都会远离河道。在山区河道治理中,必须使乡村干部和当地群众转变观念,适当退地还河,同时要改变在沿河种植草皮、苗木进行绿化就是生态的错误思想,要从保护和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入手,恢复山区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
2.▼2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近年来,安吉县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污水处理率达92%,城乡所有工业园区均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强制关停32家无法处理污水的企业。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推广测土配方、秸秆还田、使用有机肥,清洁农业生产技术覆盖率达90%。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2.3 分河段制定河道建设和治理方案
山区河道两侧为农田或村庄,在治理过程中须考虑当地群众的实际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保证基本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以生态、实用、经济为主,选择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和护岸结构。
2.4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治理山区河道
山区河道比降大、水流急、冲刷严重,河道两岸需要采取必要的材料进行防护。近年来,安吉县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关停了一大批产石场,石块等护岸材料短缺。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应用混凝土生态♒球、生态砌块、宾格网、三维土工网等新技术新材料,以解决护砌材料紧缺的问题。
3 山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技术措施
安吉县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在鄣吴溪、五鹤溪、景溪等山区河道建设和治理中,采用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和护岸结构对河道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2)在河道两侧以农田为主的河段,采用挡墙基础与护坡相结合的复式结构⌘,在近年整治的河段中,采用荣勋挡墙、生态袋、生态混泥土砌块、格宾网灌块石挡墙、生态混凝土球等通透材料。
(3)在河道两岸以村庄为主河段,采用大河卵石或块石等材料修复原有护岸,基础以浆砌和混凝土为主,确保护岸基础的稳固,上部采用宾格网和浆砌块石等材料。
4 鄣吴溪河道生态建设实例
4.1 工程概况
4.2 工程设计
(1)对于河道坡降不大的河段,采用坡脚漂石固脚和坡面植物措施保护的复式断面,植物采用喜树、龙爪槐、杜英、垂柳、紫荆、水竹、狗牙根等。局部地段为满足抗冲要求,在坡后新建浆砌块石挡墙。距挡墙顶1。.0m~1.5m位置设置沿河亲水平台和步道。
(2)对于现状已建有砌石护坡,但因砌石护坡年代较长,景观效果较差的河段,设计在现有护坡面上重新覆土后种植植物,同时在现有的护坡面开洞新建树池,坡脚采用漂石固脚。
(4)为满足群众休闲、生活需要并与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在每条河道上村庄附近布置河道生态景观示范带,示范带一般由亲水平台、沿河步道、花坛、娱乐设施、绿化及相应的文化设施等组成。沿河建设长台阶,便于群众下河亲水,步道平面采用卵石或人行道板铺装。
4.3 工程效果
水利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对鄣吴溪河道进行集中治理,使得河道岸坡抗御洪水的能力增强,河道内水流自然,河道岸坡和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河道经过综合整治后,水生动植物增多,水环境有所改善,水质也明显变好;山区河道通过治理和生态修复,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美化了河道环境。
5 结语
山区河道生态建设和治理是一项长远发展的过程,在具体的河道工程建设中要结合河道实际情况和当地发展需要,对河道进行全面综合的治理才能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山区河道在生态建设和治理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河道的自然特性,减少裁弯取直,降低流速;在护岸材料选择时,应考虑抗冲刷能力强,整体性好,易透水的材料,给水生生物是人非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岸坡植物应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土地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2]罗帷.杭嘉湖平原河道生态建设理论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