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背后的历史
极度困难下的第一个概算
1949年,史诗般的英雄年代,充满希望的黄金年代,然而也是极度困难的年代。
建国之初,财政问题最为突出,财政赤字是造成当时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1949年全国共支出567亿斤小米,几乎等于当年财政收入的两倍!新中国的第一个概算,就是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出台的。
针对财政困难,毛泽东说:“我们的财政情况是有困难的,我们必须向人民说明我们的困难所在ฟ,不要隐瞒这种困难。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向人民说明,我们确实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既然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的事业就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第一个预算平衡的年头
1950年,是新中国经济建设进程中扭转乾坤的一年。上半年ร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下半年调整工商业和税收。陈云在回顾1950年财经工作时说:“只有两个重点,一是统一,二是调整……6月以前是统一,6月以后是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
辉煌“一五”中的预算情况
1953年的预算,大量增加基本建设投资,甚至把上年度的结余列入国家预算,结果1月就出现赤字,到7月,赤字累计近11亿元,并连带影响到银行信贷紧张。8月,中央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增收节支,方使预算趋向稳定。
这个不大不小的教训,使得当时的财经工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经济建设起步时期,在银行信贷资金依赖财政存款的情况下,维持预算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1953年9月,副总理邓小平兼任财政部长,他提出了著名的“六条方针”:预算归口管理;支出包干使用;自留预备费,结余不上交;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动用总预备费要经中央批准;加强财政监察。“六条方针”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稳固、可靠的基础上,保护国家总预备费不受冲击。毛泽东也指示:“增产,节约、多留后备力量,是巩固国家预算的三道防线”。
由于贯彻六条方针, 1954年预算执行结余16.0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日子最好过的一年。
面对急躁冒进情绪,周恩来和陈云及时提出要“反冒进”,紧急压缩基建规模。当时陈云针对冒进倾向,提出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而“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反冒进”减轻了财政的压力,并使得1957年的国家预算保持了平衡。然而遗憾的是,“反冒进”在1957年和1958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严厉批判。
大跃进导致假结合、真赤字1958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以“以钢为纲”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同时在农村大刮“共产凤”,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掀起各种“大办”运动,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瞎指挥、浮夸风盛极一时。1956年提出的坚持综合平衡被说成是右倾保守,国家财受了严重挫折。
“大跃进”期间,预算收支形势似乎很好。当时的统计, 1958年到1960年,3年合计财政结余3.75亿元,然而,大量的虚假财政收人是无价值的废品和没用的物资;而一些通过信贷渠道由商业和工业部问支付的资金其实是财政支出,大量的资金浪费和损失也要财政来解决,财政结余是虚假的。
国务院后来对“大跃进”期间虚假的预算收支数字作了调整,结果是: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至1961年,连续4年财政赤ว字,赤字总额180.35亿元!国家财政元气大伤。
调整时期不准打赤字从1961年下半年开始,中央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继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后,周恩来和陈云又一再强调综合平衡的重要性。在调整期间,国家财政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增收节支,消灭财政赤字,维持预算平衡。
在调整时期,中央加强了财权、财力的集中,并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实行预算“上下一本账”。
各级财政预算的安排,必须根据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一律不准打赤字预算。
为了消灭赤字,回笼货币,国家采取了冻结存款。出售高价商品、敞开供应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出售高价商品的利润,是专户存入银行,并没有作为收入列入预算。陈云当时认为,这部分收入不是经常收入,财政部不要花这个钱,你把这个钱花了,岂不又变成了购买力。所以,当1963年这部分高价收入减少乃至没有的时候,未给预算平衡造成任何紧张。
1967、1968两年,国家居然没有正式的预,决算报告,可想而知当时的财经秩序混乱到何等程度!虽然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在文革中几次努力整顿财政金融工作,但每次都是刚有起色,就被“左”的政治运动打压了下去。
十年动乱期间,预算管理体制几乎一年一变。一会儿收入全部上交中央,支出全由中央供给;一会儿“收支挂钧。总额分成”;一会儿又是“定收定支,收支包干”。预算体制变来变去,其实都是为了应急,是为了在政治动乱和生产混乱的窘境下勉强维持过日子。
改革开放初期力求平衡
然而, 1978年经济建设又犯了盲目铺摊子的老毛病。尤为严重的是, 1978年财政收入中水份很大,大约有100亿元的虚收。当年下半年为了鼓励各地增收,突破财政收入1000亿元大关,决定超收数额全部留给地方。于是有些地区为了实现增收,开虚作假,寅吃卯粮,结果财政收入虽然大大突破了1000亿元,可是却给以后年度的预算平衡留下了世大的隐患,1979年世额的财政赤字与此不无关系。
经济发展,财力壮大从1985年至今,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大大加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财政整体实力也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壮大。1997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收达到865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6倍,年均增长11.3%。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1997年,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8.8%,年均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财政的保障能力大大增强。
♡收入增长虽快,却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跟不上支出增长的速度。“两个比重”偏低,国家财力明显不足。1997年,全国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8.9%。这种收入分配格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入不敷出。到1997年,中央财政赤字已经由1979年的98亿°元扩大为558亿元,增长了4.7倍。国家可支配和运用的财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一些基层政府多年来甚至无法保证正常发放工资和必要的办公经费。在改革时期,财政赤字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过大的赤字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财政风险,如何摆脱财政困境,仍是摆在财政部问乃至所有国家经济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1998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出台了增发特别国债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支出等刺激经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额攀升到900多亿元。 由于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步入相对过剩的时期,今天的赤字与以往缺乏物质保证的赤字有很大的不同。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是许多国家在经济紧缩时期经常采用的办法。1998年我国的赤字和累计国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和10%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3%和60%的警戒线。但由于我国潜在的赤字较大,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也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是短期性的,从中长期看,必须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适度从紧,并逐步缩小赤字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