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2024-12-26 14:46:3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在我国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需要借助心理学理论的指导进行进一步探索发展。设计出科学、合理而高效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称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以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学生特点,探究合理有效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习心理 中学数学 教学策略

1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的中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1.1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教学实践的目标

中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客观认知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心理学理论的合理使用能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心理状况,从而辅助“因材施教”的数学教学理念的应用实施。另外,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进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师教学经验的提升以及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在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学教师能够从更多方面、更高层次进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对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提供了更多思路,并为后人获取教研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但由于教学的局限性和某些主观因素的存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导致中学数学教学难以取得更深层前次的突破。如果教师在熟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对于总结真正有效的教学经验、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新课改理论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1.3有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教与学”的整体,因而在中学数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结合不同教师的心理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两者特点的、更易被接受❧实施的教学策略。合理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更好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更轻松达♪到教学效果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而针对不同心里对象提出合理教学策略是实现中学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2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2.1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出发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受其主观的认知能力、情感因素和学习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心理因素形成了他们学习心理规律,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中,要注意以学习心理为基准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意志和学习兴趣的发展阶段,性格特点存在明显的协调差异,不同学生的条理性、顺序性和结构性思维能力也不尽相同,这是由初中学生心理特质决定的,即在自身差异性和对学习的叛逆性的同时还具有强烈的获取认可心理及自我实现心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初中学生已达到形式运算的认知水平,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其逻辑往往缺乏条理性,过于相信直觉经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难以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他们克服思维方面的惰性心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掘数学魅力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具有不同表现,探讨教学策略时要注意分析后进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如自卑、厌学、倦怠等学习心理。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规律的掌握决定着其在教学活动中能起的作用限度。

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将学习看作实现个体潜能的过程,并在本质上契合《数学课程课标》,既有利于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又能实现学生潜能的开发。按照人本主义的学习心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潜能的激发有机结合,从而在学习目的、学习目标、策略改进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实现新课标要求。

在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中学数学本身的规律认知。与小学数学的直观、分散不同,初中数学知识系统更具逻辑性,知识点之间具有较密切的衔接和联系,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为整体的学习打好基础,从而掌握学习主动性,扫除学习心理障碍,产生学习的动力。

2.2整体化的数学教学理念增强课程改革成效

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初中数学的学习规律和当前出现的主要教学问题,为了实现《数学课程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目标,就需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整体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增强课程改革效果。

首先,教学中要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价值进行尊重和肯定,关注每位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可以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传授知识并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ช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样不容忽视。在数学课程中,数学思想是课程灵魂,在学生具有基本数学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中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差别,认识数学思想演绎性的特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全面缜密的思维习惯。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类比归纳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准,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尽量照顾到所有同学的能力水平,以学生为本,进行与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相适应的定位,争取激发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另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由单向灌输向多向交流转变。教师和学生同样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于学生探索数学的奥妙起到激励作用,让学生体会共同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评价过程要从单纯的量化转变为质与量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处于不同的水平线,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同步,潜能激发的水平也不同,因而考察的结果只能反映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分数等量化指标并不能作为评判学生潜能的唯一标准,应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学习态度评价其获得的成绩,注重数学学科的规律。 2.3调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还应当掌握能够调适的教学策略。按照人本主义学习心理调适教学策略具有科学合理性。

首先,可以根据心理驱动原理,进行多元化的心理激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倾向,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心理激励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要给对学习持有消极心理的学生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意志。

其次,创设自我实现的情境,鼓励开放性的探究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争取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因而在学生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开放的问题探究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所在,使问题在学生能力水平范围内,为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再次,重视学生潜能的外显,采取应用性的实践策略。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性的实践策略可从两种渠道开展,一种是利用可操作性的数学实践,即增加教学中的户外观察、测量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种是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实践,即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给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

最后,要注意培养学习习惯,采用构建式的认知策略。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认知结构的不稳定,在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人本主义的学习心理强调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在开发潜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状态并开发个人潜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新时代学生具有更鲜明的个性特征,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因材施教”的目标,保证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需要采取新的教学策略。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的中学数学策略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帮助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2]吴义祥.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J].池州师专学报,2013年03期.

[3]欧亚鸣.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建模思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吴义祥.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J].池州师专学报,2014年03期.

[5]刘浅探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2(10).

[6]赵雄辉.数学教育改革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