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校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时间:2024-12-27 01:39: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成分日趋复杂化。本文在分析研究生总体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彻底摸清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采取深入学生了解思想现状、召开座谈会、组织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情感、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方❤面多存在心理问题,这为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研究 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我校研究生群体心理总体特点

1.生源成分方面的心理特点

我校研究生的年龄多在2ณ2―35岁之间,以80、90后为主,这其中有些是本科毕业生直接考入的,有些是本科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考入的,还有一部分是工作几年以后又考回学校深造的,极少数学生有较长的工作经历。生源学历层次各不相同,包括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和成人自考等各种学历的考生。从心理发展阶段来看,他们已经处于青年晚期或成年期,个性发展基本或已经成熟,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理想,喜欢交往、积极上进,接受新事物快,大胆探索人生真谛。但是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他们普遍社会阅历浅,缺少社会磨砺,经不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与冲突,遇到困难容易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心理更为脆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更大压力,属于“压力一族”,而且面临的是多重压力,诸如科研论文压力、就业压力、爱情婚姻压力、社会关系压力等,有人将这种归纳为“学位越高,心病越重”。

2.生活、社会交往方面的心理特点

研究生在刻苦攻读学位,完成学业的同时,必须面对家庭、婚姻和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不愿再依赖家庭的资助来满足自己在学习、交往、谈恋爱甚至是养家糊口的经济需要,经济压力很大。在学业方面,有各种学科门类和专业,每人均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加之在年龄、社会阅历、心理素质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他们的学习与科研活动以个体或小团体形式为主,人际交往机会较少,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不强。

3.社会期望值方面的心理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乃至研究生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时常进行经济条件的对比、婚恋关系的对比、专业的对比、导师水平的对比以及奖助学金的竞争等,加之研究生所承载的家庭、社会的高期望值,他们普遍觉得自己具有比别人高的学历,也就应该拥有比别人更好的未来,这一旦在现实中无法满足,他们在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就会进入失衡状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

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出研究生已受过高等教育,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认识误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陈旧观念。

2.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构建符合实际需要的心理健康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工作始终。通过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入学的时候就让他们正确认识学校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发展目标,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加强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充分发挥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 研究生在校期间,和指导教师相处时间最多,受导师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发挥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健康心理素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建立完善的专职队伍和保障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就目前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上来看,并不像对大学生那样的严格要求,很多时候忽略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高校还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的内容中,导致心理教育的“德育化”。此外,负责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教师也缺乏专业培训知识和技能,在德育教育上,没有正确的引导方式,制度不够完善,久而久之,使得研究生的心理教育严重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德育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丰富自身的心理教育知识,确保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和解决。

参考文献:

赵丽娜.浅析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J].台声,2006.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