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对行政成本审计监督的探讨
一、加强对行政成本审计监督的意义
首先,加强行政成本审计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需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就要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严重铺张浪费 问题 ,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落实温总理的这一要求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但审计机关作为专业综合监督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加强行政成本审计就是要在财政、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从行政支出的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果角度去衡量行政机关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合规性、效益性,从中揭示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在行政管理中有无滥用职权、盲目决策、乱支乱花,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出现铺张浪费,甚至贪赃枉法等问题,并从制度、政策、管理等源头上 分析 原因,提出解决行政成本高位运行问题的 方法 建议,从而推进“节约型政府”的建设。
其次,加强行政成本审计是“民本审计观”的重要体现。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任何行政行为都要为人民负责。这就决定了审计机关伸张的是民声,维护的是民权。当前行政成本过快增长已严重挤占了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公共财政,不少地方政府已向老百姓欠了许多债,如新 农村 建设苦盼资金支持,财政性 教育 经费至今仍没有达到4%的目标,不少孩子仍在破旧危教室里上课,“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没有如期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相对于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只是杯水车薪。对此,人民群众要求政府部门降低行政成本的呼声也很高。因此,审计机关顺应民意,加强对行政成本的审计监督,使其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降下来,这是其履行审计职责,实行“民本审计”的必然要求。
再次,加强对行政成本审计可以拓宽绩效审计的思✈路和领域。一直以来,审计关注的都是被审计单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处罚。这种审计思路和方法与当时 经济 社会发展相适应。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民主 政治 的发展,绩效审计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经济学角度讲,效益与成本是密切相关的,降低各种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成本的有效性,必然会提高效益。同时,行政成本的过度增长,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 研究 绩效审计的方法,寻找提高财政资金支出效益的途径时,开展对行政成本的审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从 目前 全国绩效审计情况看,大都只围绕专项资金、建设投资项目等开展,很少涉及行政成本。所以,把行政成本作为绩效审计的一个重点,不失为是一个新的思路和领域。开展行政成本绩效审计,是要抓住与行政成本有关的人财物进行监督,综合评价其经济性、效益性,最终将审计结果转化为财政管理成果,从而遏制行政成本的过度膨胀。
二、加强对行政成本审计监督的主要途径
1、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加强对财政预算的审计监督。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要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这两个关键环节抓起。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融资源配置、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财政平衡、增收节支、财政评价、财政监督等工作 内容 一体的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行政成本的高低,直接 影ϟ响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好坏。因此,审计行政成本必须从预算编制和执行入手,通过审计 分析 年初预算安排行政管理费支出占整个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看其是否合理;审计分析行政管理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增长率是否协调;审计分析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福利ต支出占整个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看行政管理人员编制核定是否 科学 ,是否符合精简高效原则;审计分析全部政府性资金是否纳入预算管理,看大笔财政资金是否存在体外循环和随意支配;审✯计分析政府采购程度,是否达到节省支出的目的;审计分析部门支出是否严格按预算、按规定,看有无损失浪费现象。只有从财政预算的绩效审计入手,才真正抓住降低行政成本的“牛鼻子”。
2、强化专项审计,严控职务消费。在整个行政成本中,职务消费所占的比重很大,且损失浪费严重,是纳税人和 社会 公众最关注、最痛恨、最希望压缩的行政成本。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行政成本时,除了关注人员、福利津贴、办公设施等构成的行政成本以外,应着重审查公务接待、公车配用、公费考察、会议培训等职务消费构成的行政成本。可每年安排一二个单项,也可一年综合安排多项进行行政成本的专项审计调查,揭示存在的 问题 、分析 研究 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以实现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之目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单位职务消费的多少、行政成本的高低关键在领导干部。因此,开展行政成本审计,还要与领导干部 经济 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把行政成本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效益—成本”分析,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领导干部任期的政绩、应负的责任。同时,通过行政成本分析评价,还可强化领导干部行政成本意识,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政绩观,从而自觉去降低行政成本。
3、推行审计结果公告,把行政成本置于阳光之下。近几年行政成本之所以不断增长,其原因很多,行政成本不公开透明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单位一年花了多少招待费、小车费、会议考察费等,只有部分人知道,财务、政务公开也往往只在本单位公开,广大的人民群众并不知情,缺少外部监督。一些审计机关以往对个别涉及行政成本的项目也有审计,但往往也只对部门内部下文,内部处理,对控制降低行政成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就必须实行审计结果公告,这是监督审计结果执行的有效途径。审计的目的是监督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法规,有效控制行政成本。但现实中被审计单位对落实审计决定存在表面应付,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使审计效果大打折扣。实行审计结果公告,把行政成本置于阳光之下,可以将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利用社会舆论传播范围广、反映速度快、影响震动大的特点,把行政成本高的问题“曝光”,利用社会压力迫使有关单位领导重视整改行政成本高的问题,并将整改结果向社会反馈,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从而达到降低行政成本之目的。
4、转化行政成本审计成果,推动制度创新。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中缺少一套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增长的法规和制度,或者有制度,但在现行体制下得不到有效执行,起不到严格控制行政成本的作用。因此,审计机关对行政成本进行审计监督,不仅要揭示行政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要认真解剖分析原因,从制度、机制上寻求解决问题的 方法 。当前,要通过审计着力推动公费招待、公车配用、公费考察以及会议培训费用、干部福利津贴补贴等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后,审计机关还要不懈努力,积极推动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以及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政府职能改革,这是一条降低行政成本的根本途径。